偏頭痛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容易受到外在刺激因素而引起頭痛、如飲食、天氣變化、睡眠不足等,同時也易有遺傳性,主要與某些神經元或神經節的過度敏感化有關。神經科醫師杜宜憲提醒偏頭痛患者在治療上需配合3大重點,正確方法預防及治療,才能有效改善、找回健康生活。
45歲的張小姐,國高中時期起就開始頻繁頭痛,多年來一直苦不堪言,詢問家人才發現媽媽在年輕時也有類似症狀,每天頭痛起來就像脈搏用力跳動,甚至還會反胃嘔吐,需掛急診打止吐針,在生理期前更容易發作,嚴重時還痛到必須請假或推辭聚餐。多年以來雖嘗試過多種止痛藥,劑量越吃越重,結果反而讓頭痛更嚴重。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杜宜憲表示,張小姐是屬於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的頭痛,即定義為1個月中有15天在頭痛,且已經持續3個月以上。他指出,女性在20~24歲是發病高峰期,男性則是15~19歲,且女性比男性多。
為什麼會有偏頭痛?杜宜憲說明,偏頭痛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容易受到外在刺激因素而引起頭痛,比如飲食、天氣變化、飢餓、睡眠不足、酒精、生理期等;此外,偏頭痛也容易有遺傳性,但家人間的嚴重程度可能會不同。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指出,當頭部血液灌流量下降到一個程度之後,緊接著便是血管擴張的時期,此時期易導致血液中許多「發炎因子」與「疼痛因子」被釋放出來,進一步刺激疼痛纖維,而誘發患者的偏頭痛症狀:
他說,雖然偏頭痛的致病機轉尚未完全清楚,但主要與某些神經元或神經節的過度敏感化(Hypersensitivation)有關,推測可能是人體內末梢神經系統中,感覺神經接受器與疼痛神經纖維被過度敏感化,因此對於向中樞傳遞的感覺訊號反應過度,引起發炎反應及誘發疼痛。
陳柔賢表示,在偏頭痛的治療上,常見用於醫美的肉毒桿菌素,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因肉毒桿菌素可以經由皮下或肌肉注射,阻斷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素」(Acetylcholine)的傳遞,可使肌肉無力而達到控制肌肉痙攣的效果,臨床上也用於治療眼肌痙攣症與斜頸症等。
因此當肉毒桿菌作用於一些細小的神經纖維時,會阻斷某些末梢神經的感覺訊息向中樞神經傳遞,可用於抑制許多被過度敏感化的神經元或神經節,不會進一步誘發一系列生理反應,也就可避免偏頭痛的發生。此外,肉毒桿菌對於阻斷神經傳遞的模式,可以持續約3~6個月之久,也就可能對某些病患提供持續性的療效,最多可達半年。
杜宜憲補充,偏頭痛患者在治療上需配合3大重點:
他解釋,發作不頻繁的病人以非藥物療法為主,再輔以運動習慣培養跟調整睡眠作息,當偏頭痛發作時,再使用專用止痛藥來治療偶發頭痛;若是頭痛頻繁又影響生活品質的病人,建議可服用預防頭痛的藥物,通常數週後即有明顯改善。
不過杜宜憲強調,止痛藥必須要小心使用,否則會變成偏頭痛的幫兇,甚至需要住院來戒除藥癮,務必要透過正確方法來預防及治療頭痛,才能真正一免頭痛之苦,重新找回自在輕鬆的生活品質。
(原文標題:痛到受不了!偏頭痛竟因你的●●太敏感?神經科醫的3個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