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1.11.05 | 4908次觀看

「我知道我會進好萊塢」從菜英文高職生,做到好萊塢視覺總監,林冠宏:不要怕丟臉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21.11.05
4908次觀看

你知道 《蜘蛛人》《尖叫旅社4》《我是傳奇》 等20多部好萊塢電影的視覺開發是出自台灣人嗎?從國中念放牛班、被老師潑冷水說不適合走美術,到如今作品被全世界觀眾所知,對學習的熱情與堅持,改寫了林冠宏的人生,而這股動力也會支持著他,不斷在虛擬世界中繼續超越自己。

文/陳建銘 圖/林冠宏提供、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由Cheers授權轉載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1. 不要被現況限制。人生永遠沒有預備好的時候,看到機會就抓住,全力以赴。
  2. 觀察先於行動,先懂得看出門道,再動手實作。
  3. 在乎細節,勤做筆記,對所學所思都留下紀錄。

來自台灣、任職於美國Sony Pictures Imageworks的視覺開發技術總監林冠宏,至今做過26部好萊塢電影,其中《蜘蛛人:新宇宙》還獲得201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

從一介英文不通的私立高職生,到至今赴美闖蕩20多年,林冠宏曾製作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包括超級英雄系列的5部《蜘蛛人》和《綠光戰警》,還有口碑良好的喜劇動畫電影《尖叫旅社》第4集續集《尖叫旅社:變形怪獸》。

過去林冠宏曾被復興美工的老師潑冷水,認為他不適合走美術,但一路走來,他主動抓住學習機會,最終實力獲得美國公司肯定,主動幫他申請 EB1(美國傑出人才簽證)。

「人生沒有失敗的。不要怕被潑冷水,想做的事,都要去做。」

他如何圓夢?簡單說,就是「不要怕丟臉,為了喜歡的事學習,一定能生存下來,」他說。

回首如今能實現20歲時的夢想,林冠宏認為,關鍵在早早釐清自己的志願。「我很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10多歲就希望走影像、當藝術家,」他說。

把興趣當成學問,自學攝影,是他打開這趟驚奇之旅的第一把鑰匙。

▲《蜘蛛人:新宇宙》劇照,林冠宏負責設計都市場景與室內的燈光。2019年該片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

抓住機會,學習不設限

「我公立高中沒考上,覺得畫畫好玩就念了高職,學校有開基礎攝影,發現我對攝影的興趣比畫圖大。」林冠宏說,進入復興美工後,他一頭栽入光與影的世界。「我剛接觸底片時,發現很貴,乾脆買了電影用的底片自己剪。」林冠宏把房間改造成暗房,沖洗藥水難聞,好在爸媽雖然念他:「整個家臭氣衝天!」卻從未阻止。

整整3年,林冠宏都在攝影中摸索。直到高職畢業、退伍時看了電影《侏羅紀公園》非常喜歡,姊姊就送了一卷《侏羅紀公園》電影錄影帶當作生日禮物,自那時起,林冠宏萌發了到好萊塢做電影的大夢。

當他問起別人怎麼做電影,這一行怎麼進?換來的都是嘲笑:私立高職生也想去好萊塢?然而家人卻成為支持他的力量,因為媽媽說,「那就先學好英文吧。你英文都考不及格,要怎麼去呢?」於是他做了改變人生最勇敢的一次決定:準備去美國。

看到機會就全力以赴,不受現況拘束,是他拓展專業學習之路的第二把鑰匙。

20歲那年,林冠宏到美國康州的暑期語言學校進修英文,課間前往紐約旅行,在地鐵看到曾兩度獲選為全美頂尖藝術創作研究所前10名的「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New York)招生海報。心裡想著:「這就是我要的,我要申請!」

當下,林冠宏帶著快譯通前往學校所在的下城區23街,透過翻譯機一字一句向校方詢問清楚的入學需求,請家人將他的照片作品寄到美國。校方非常欣賞他的作品集,鼓勵他念攝影,因此順利入學。原先看似傻勁的嘗試,卻讓林冠宏闖出一條生機無限的活路。

林冠宏的勇氣讓他抓住機會,然而語言不通、過去美術專業不被肯定的經驗,都是他在路上的難題。他坦言:「我的英文、美術都是在美國學的。」

比起模仿,觀察力更重要

在校期間,林冠宏如饑似渴的學習,專業課上要求交一件作業,他就交兩件,而且每一科都拿到A+。「學校老師都很喜歡我!」他說。

學著學著,他逐漸發現,自己想保留攝影上自由創作的空間。因此,林冠宏轉到同屬視覺設計的電視電影後製製作科系,既滿足自己喜歡視覺藝術的興趣,也離夢想更進一步。林冠宏連暑假也在修課,決心以此專業立足。

發生911事件的2001年,大三的他在紐約實習,美國因恐攻經濟陷入停滯一整年,臨近畢業時,照理說工作更難找,卻有紐約廣告公司因為看到他在校展覽的動畫作品,開出聘書。「我拿到第一份工作時,就知道我遲早會進到好萊塢,」林冠宏眉眼瞇了起來,笑得很開心。

這時候的林冠宏,比起剛去美國時,已進入不同的層次。

當初的攝影功力,雖因個人風格獲得美國教授讚賞,但經歷過理論與課堂的訓練,再回到自己拍照與觀看日常的角度,林冠宏對學習的體會又完全不同了。「我要先學會『怎麼看』,而不是先做。“How to see”這件事是我在美國學的。」

在後製領域,林冠宏學會如何透過「看」,在虛擬世界裡再現真實。「我在美國學到怎麼看建築,好比說中正紀念堂、龍山寺的特點,都是不對稱建築,中式傳統建築在設計時會同中求異,」他說。

林冠宏觀察到,台灣廟宇前的石獅與麒麟的動作與姿態都不一致,這是他從小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卻是到這個階段才注意到其中的細節。

林冠宏不認同「學匠式」的學習,表面上的模仿,只是機械化地重複「做」,他認為真正的學會,應該是「看」出門道後才動手。觀察力的建立,是創造力的基礎。

好比說他近期製作《尖叫旅社:變形怪獸》中的叢林場景,因為該片是虛擬打造的世界,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為了符合電影調性,他沒有生搬硬套真實叢林與湖水的質地,而是調成更鮮豔的色調;水也不透明,改為鮮藍色,使視覺效果可愛討喜。

▲《尖叫旅社:變形怪獸》劇照,左邊是吸血鬼岳父德古拉、右邊是人類強尼,因意外分別變身成人類與大怪獸的樣子,背景叢林為林冠宏設計。

勤做筆記,系統化思考

如同林冠宏的職稱是“Look Development Technical Director”(視覺開發技術總監),這工作像是魔法師,必須看懂現實中的各種元素,變成虛擬世界的結構,創造符合設定的燈光、材質與氣氛,令動畫電影中的角色與場景在電腦裡「無中生有」。

回頭看,把所學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一直是林冠宏學習時很重要的習慣,這個習慣陪著他到美國,而所有紀錄也都變成工作時的資產。

像是高職3年,他為了琢磨曝光、光圈與快門間的關係,每拍一卷底片都做筆記,累積下來厚厚一疊。

「因為我自己分裝底片,拍了幾百卷,一定要記錄才能了解底片特性。我每一卷都標註曝光時間、光圈、快門,並寫在筆記本上,寫到出國後才沒再寫,」林冠宏說。不寫的原因,不是底片空了或沒有時間,而是他已經養成「看就知道」的眼力,腦內已經存有一張測光表。

從小他就喜歡看雲、看雨、看天氣,一樣會拿出紙筆記錄太陽的光影何時出現、何時落下。到了美國,他養成看日出的習慣,每天5點起床、去海邊跑步順便看日出,週末常常爬加州的高山,還瘦了超過40公斤。「每到一個地方看太陽,光線從哪裡出來、落在哪裡,我都會手寫筆記,」林冠宏說。正是他在乎細節,即使是興趣依然深度鑽研,最後與工作相輔相成。

回首林冠宏闖蕩好萊塢的歷程,一路抓著機會,讓他不只在現實逐日追光;在虛擬世界,他也能施展光影的魔法,將年輕時的夢一筆一畫塗抹為現實。從一個高中都沒考上的小子,到如今作品被全世界觀眾所知,對學習的熱情與堅持,改寫了林冠宏的人生。而這股動力也會支持著他,不斷在虛擬世界中繼續超越自己。

(原文標題:被嘲笑「高職生也想去好萊塢」?林冠宏:不要怕丟臉,想做的事都要去做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台灣最大工作人交流平台,協助新世代透過學習、成長,實踐熱情工作與快樂生活。是對年輕人最具正向影響力的媒體,創造企業與人才間的對話,克服學用落差,推動世代互助與典範傳承。在人生每個重要時刻,給予工作者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