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團隊裡不求上進的員工?借鏡Honda汽車「鯰魚效應」把死水變活水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22.07.04
22159次觀看

「鯰魚效應」來自於漁夫發現捕撈的沙丁魚容易死亡,為了確保能活到上岸,漁夫把天敵鯰魚放入魚群中,有了危機意識,沙丁魚存活率因此大大提升。這招也常被引用到組織管理上,當業績停滯、部屬懶散時,不妨放幾條鯰魚,為團隊引進能力強的新血,激發員工鬥志。

文/陳建銘 由Cheers授權轉載

什麼是「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當企業漸趨穩定,意味著員工已經熟悉執掌業務,工作態度不免放鬆,久而久之,組織內就會充斥安逸氣氛。這時若主管策略性的對外引進優秀人才、秀異份子,讓原有團隊產生危機感,就會大幅提升團隊戰鬥力。

這正是所謂的「鯰魚效應」。在管理學上,是指「在一個停滯不前的組織或產業中,刻意引入具威脅性的競爭對手,藉以刺激原有成員積極奮發」。這個觀念也經常被引用在人力資源管理,用以強調公司人力流動的重要性。

鯰魚效應源起於漁業。在挪威,活沙丁魚口感鮮美,賣價比冷凍後的沙丁魚高出許多,然而漁夫從外海回到港口,難以保證沙丁魚存活。就有漁夫發現,若在沙丁魚槽中放進鯰魚,返航時,沙丁魚存活率大大提升。

原來,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而且鯰魚在陌生環境中,會不斷遊動自衛。當沙丁魚群發現天敵,自然緊張逃竄,產生了危機意識,也讓牠們活動得愈快、愈能存活。在日本北海道,捕撈鰻魚時,也運用放置天敵狗魚的做法,保證鰻魚上岸後,依然活蹦亂跳。

這就是「鯰魚效應」的由來,透過「競爭」與「危機」,激發職場員工的鬥志。同理,藉由引進新制度、技術、設備或管理觀念,例如調整業績獎賞或晉升制度,也能達到激勵效果。

鯰魚效應:台灣金融業、日本本田如何運用

至於在企業管理面,如何運用鯰魚效應刺激員工創新?

2018年,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比喻,政府開放兩家「純網銀」,主要目的是希望產生「鯰魚效應」,導引沙丁魚「傳統銀行」也能跟進金融創新。因為傳統銀行沒有充分感受到金融科技(Fin-Tech)的威脅,資源配置用於金融創新的部分稍嫌薄弱。

目前國內已經有樂天銀行、連線銀行(LINE Bank)、將來銀行取得執照,而國內金融業者或主動、或被動,也紛紛加快數位轉型腳步,如玉山銀行、國泰銀行都在內部規劃「數位創新」部門,希冀從文化、策略、人員、組織,全面邁向金融數位轉型。

企業實例中,則有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公司值得借鏡。

本田公司創辦人本田宗一郎發現企業多由3種類型員工組成:一是促進企業成長的幹才,占2成;二是苦幹實幹的人才,占6成;三是不知進取的蠢材,占2成。如何使前兩種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業精神,第三種人又能減少?

本田宗一決定引入「鯰魚」,打破本田公司維持現狀的沉悶氣氛。他挖角時任松和工業銷售部副經理、年僅35歲的武太郎加入。武太郎豐富的市場經驗、學識,以及驚人的毅力和工作熱情,讓既有團隊的工作熱情被大幅挑動起來。而銷售部門又是業務火車頭,其他部門受此激勵,紛紛進行原先少有的變革。

之後,本田公司每年都從外部「中途聘用」一群年約30歲左右的生力軍。即使是董事會中,亦會引入一級的「大鯰魚」。這使得本田企業不只在日本、亞洲,還在歐美獲得市場份額的長足進展。

除了挖角,如何在企業內找鯰魚型人才?

至於企業要如何培養「鯰魚型人才」?除了挖角,還有什麼方法?

鯰魚型人才具備下列特質:具有強烈工作熱情、改變的企圖心、敢做決定並勇於承擔責任、以及善於解決問題。透過訂定有效的績效管理制度、內部團隊良性競爭,也能有 效地拔擢並培養。

鯰魚效應的原理,就是令壓力成為動力。有效的績效管理能為員工的薪資調整、升遷提供準確、客觀的依據。績效管理帶來人員流動,才能使組織漸漸僵化的死水攪動成一池活水。

或者善用競賽機制,分組互相競爭,有意識地製造良性衝突,大方提供內部獎勵,員工就能保持活力。

過多鯰魚人才不見得是好事

企業營運看重鯰魚型人才,亦要當心鯰魚效應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人生職場不可不知的24個金律》解釋鯰魚效應時,指出其優點是具有激勵作用,令一潭死水宛如挖開溝渠導入活水,運用在管理策略上,能夠提振組織上進與創新。

但缺點卻是,若過早或引入過多鯰魚,可能打擊團隊的積極性。當團隊整體狀態還很好的時候,鯰魚的存在反而格格不入,會導致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降低,認為公司對自己失去信任,出現負面情緒,引發離職或團隊動盪。

若引進鯰魚數量過多,刺激過度,可能導致員工不擇手段贏得競爭,反而失去團隊間的共識與互信。

唯有「適度」與「適時」,鯰魚效應才能發揮最佳效果,當中的拿捏,就有賴高階管理者的智慧。

(原文標題:鯰魚效應是什麼?鯰魚效應如何提高員工生產力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台灣最大工作人交流平台,協助新世代透過學習、成長,實踐熱情工作與快樂生活。是對年輕人最具正向影響力的媒體,創造企業與人才間的對話,克服學用落差,推動世代互助與典範傳承。在人生每個重要時刻,給予工作者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