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長

2021.03.12 | 4426次觀看

臨時發言超卡詞?Youtuber啾啾鞋:看似即興的侃侃而談,都是經過無數練習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應該多多少少都有在公開場合說話的機會,開會、簡報、上台演講或尾牙主持,「表達」可以說是攸關生涯發展的必備能力。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開會時被問到意見,突然腦筋一片空白;在社交場合和不太熟的人聊天,覺得沒話題好尷尬,不管是答非所問或吞吞吐吐,最後總是換來一股懊悔。

我知道對許多人來說「講不出東西」真的很困擾,因為你不是「沒有想法」,而是「說不出來」!

從接收到吸收,再從吸收到產出

很多人都看過說話技術、簡報技巧之類的書籍,但學了一堆技巧,真正遇到實戰時卻無法有效發揮。有沒有想過,會讓對方覺得你說話的內容太膚淺、不夠吸引人,甚至懷疑你是個沒有想法的人,其實不一定是技術面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思考不夠深入。

這個時代,我們可能隨時隨地都在「接收」資訊,但是有可能根本沒有好好「吸收」,整個過程中只是囫圇吞棗地接受;又或者是「接收」了、而且也「吸收」了,對這些資訊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沒有試著用言語或文字產出,所以無法確認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

練習表達,也是確認自己到底懂不懂、以及自己的觀點究竟是什麼,練習說清楚的過程,也是幫助自己歸納、建立觀點的好方法。如果針對一個觀念或事件,可以很順暢、很有自信地說出來,才代表你真的理解,而且有自己的觀點。

多想一個問題─每天都可以做的思考鍛鍊

我們常在媒體上看到「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工作即將被取代」,或者「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一般人看了可能只會覺得:「喔,這樣啊。」這種反應代表你只是看到資訊,但其實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進一步的想法。

要鍛鍊深度思考力,你應該想想:「然後呢?」,並且試著「多問一個問題」。例如你可以問:「人工智慧現在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哪些人類工作最有可能被機器取代?」、「超高齡社會的定義是什麼?」、「台灣的長照制度做了哪些準備?」多問一個問題,就表示你多想了一下,對這個議題有更深入的思考。

我曾經介紹過《零秒反應力》這本書,作者提到只要一支筆和一張A4紙,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鍛鍊思考力。例如,我發現相較於YouTube 頻道,追蹤我Instagram 的人以女性偏多,而且年齡層比較輕。這時候,我就可以在紙上寫下延伸問題:「Instagram 的用戶以年輕女性居多,但實際數據為何?」、「要不要調整發佈的內容,更能引起共鳴?」、「這群人比較偏好直播的形式,我要不要試試看?」

這個練習的重點在於廣泛地發想,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想到什麼就寫下來,盡量在一分鐘之內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鍛鍊思考的能力,為自己的談話內容鋪下一張網。

如果你明天要在會議上報告,也可以先列下討論的事項,以及別人可能會問哪些問題。當別人問起時,你就會有「哈!我就知道你會問這個」的心理優勢,因為你已經想過相關問題,也就能回答得更有底氣。

累積你的話題資料庫,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剛開始拍片時,我也覺得腦袋裡有很多很棒的主題,但開始寫腳本或錄影時,又說不出什麼重點。後來我發現,講不出內容、或說出一堆廢話是必經的過程,只要大量練習就有機會改善。

只要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練習環境,即使說一堆廢話也沒關係,像我知道拍完可以剪輯,只要一堆廢話裡有幾句重點,剪出來就可以了,久了之後我就知道哪些是廢話、哪些時候需要適時的空白。

我也很喜歡利用騎車、開車的時間, 隨意想一個主題練習即席論述。不需要太過正式,想像你和朋友聊天的感覺,例如介紹一部你最近看過的電影,聊聊你最喜歡的場景;或者針對最近的時事,說說你的看法。在自言自語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練習將自己吸收到的資訊,整理成順暢的內容。

這樣的練習,在我接受採訪或演講時就會派上用場,例如很多時候我會遇到類似的提問,第一次回答時有點卡卡的,第二次就順很多,第三次又說得更流暢。於是我發現,累積「話題資料庫」是非常重要的。別人會覺得啾啾鞋的口條很好,其實是因為我大多事先練習過了,早就想過這個話題可以怎麼說。

就算你平常不需要公開演說,一定也有必須和陌生人交談的時候,例如你需要開發業務,或者和第一次合作的對象見面,甚至只是和鄰居閒聊,這些人際相處都需要類似的話題資料庫。而且練習久了,你會發現生活中最常聊的不外乎工作、時事、影劇、休閒娛樂,從這些方向下手,先準備好幾個話題,慢慢累積屬於你的話題資料庫。當累積到一定的題材時,你會發現別人問的你已經練習過了,就能有信心地從容開口!

引人入勝的說話,也需要好好設計

除了累積話題資料庫,你也可以練習把自己說話的樣子錄下來,大多數的人都會發現自己說話卡卡的、很多冗詞贅字,就算一股腦地把想法表達出來,卻無法吸引人。如果你需要闡述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或者用某些論點去說服別人,這時候該怎麼辦?我的經驗是,除了整理出自己的觀點,也要站在聽者的角度設計說話的方式。

例如我的影片中,有許多是只有理工宅才知道的專業知識,一般人可能根本完全沒有概念,要怎麼樣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讓大家理解背後龐大的資訊量呢?例如我曾經做過一個「為什麼洗澡時總愛胡思亂想?」的影片,在開啟討論時,我先使用提問法,詢問大家洗澡時會不會特別喜歡想東想西?有沒有在洗澡時突然靈光一閃的經驗?這樣的提問是透過大家熟悉的經驗,用大眾有共鳴的點,慢慢引導他們進入知識框架。

接著,我再說出:「神經科學家也對這個奇特的現象感到好奇,甚至有統計指出,七二%的人曾在洗澡時想出好點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專有名詞或艱澀理論出現,但這時候觀眾看到「神經科學家」就有心理準備,知道接下來可能有理論介紹,即將進入深度知識的範疇。同時我也丟給觀眾一個統計數據,還不需要解釋太多,但讓他知道這是有科學基礎的。

接下來,我再提到科學家提出的原因,第一是分泌多巴胺,第二是習慣性動作,第三是預設模式網絡。這時候專有名詞出現了,但因為前面已經有心理準備,觀眾就不會覺得害怕或抗拒。接著,我先用比喻的方式,很口語地說明預設模式網絡就像電腦的待機模式,在我們放鬆的情況下就會進入這樣的模式;但同時也指出預設模式網絡和待機模式的差異在於,我們的大腦在預設模式網絡的狀態,其實比認真工作時更活躍,也就更容易聯想到其他事情,產生靈光一閃的頓悟。

這種循序漸進的鋪陳,是我摸索出來,讓觀眾看得最舒服的方式之一。當然,要輸出之前,需要先有輸入,對資訊有充分的掌握和消化,才能口語化地表達。不用羨慕別人辯才無礙,其實很少人天生就能滔滔不絕,多數人都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

我認為比起說話技巧,鍛鍊思考能力才是關鍵,想法有料最重要,不然學一堆花俏的技巧也是枉然。從現在開始,每天花一些時間練習,有一天你一定也能對答如流,隨時都能自信開口!

啾啾鞋

節錄自:商周出版《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 / 啾啾鞋 著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