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生成式AI已經成為許多人工作小助手,幫忙摘錄會議重點、寫作產文等,但文字精準度仍常被詬病。為什麼用同樣的Gen AI工具,別人的ChatGPT比較聽話、聰明?以往3天要寫一篇萬字文章的《電腦玩物》站長,在AIGC幫助下可以縮短倒三小時產出,而且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本文他將分享自己與ChatGPT協作關鍵以及下prompts指令訣竅。
文/李佳樺 由Cheers授權轉載
「我很習慣腦袋裡隨時有3件需要創意思考的事情在運作,」身兼城邦出版社編輯主管,與撰寫各種提升數位生產力文章的部落客—電腦玩物站長黃鐘毅(Esor)表示,「腦袋炸裂」是他的日常。
攤開黃鐘毅的待辦事項,部落格副業的任務包含平均3天就要更新一篇萬字上下的文章,製作電子報、經營YouTube、寫臉書貼文;正職編輯的工作內容則要跟作者開會、撰寫宣傳企劃、製作行銷素材,同時家中還有需要花時間陪伴的國小孩子,不禁令人好奇黃鐘毅如何能有足夠的腦力與時間應付?
要在時間內完成所有任務,黃鐘毅沒有分身,靠的是ChatGPT同事的協助。
例如許多工作者都深受所苦的冗長會議,黃鐘毅靠ChatGPT減少開會次數。出版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與作者對焦書籍主題、大綱,這是耗時的腦力激盪會議,往往無法快速得到結論,為改善此情形,黃鐘毅會將過往的討論記錄輸入ChatGPT,同時提供作者原始資料,例如過去課程大綱、部落格內容等,再請ChatGPT生成書籍大綱。
「作者嚇了一跳,」黃鐘毅笑說,因為作者話語才剛落下,他就把ChatGPT生成的完整章節建議傳給對方,當下就可以依此討論書籍方向,沒有AI的幫助,僅憑一次性的對焦會議,往往很難進入到大綱的討論。
除了提升會議效率,「寫作」是其副業,他駕馭生成式AI的能力之高,讓ChatGPT生成的文章,僅需微幅修改就可以上架,令不少文字工作者咋舌。應用ChatGPT之後,黃鐘毅現在寫一篇一萬字左右的文章,可從兩、三天大幅縮短到3小時內。
為什麼用同樣的生成式AI工具,黃鐘毅的ChatGPT就比較精準、聽話?他分享自己與ChatGPT協作的關鍵。
黃鐘毅強調,生成式AI不是無中生有的魔法,而是依據資料進行文字接龍,ChatGPT模型掌握了網路上大部分的資訊,但99.9%的資料都不符合需求,要讓ChatGPT產出的文章貼合需求,關鍵在於給的資料有多精準。
黃鐘毅可說是一個「流程管理控」、「記錄控」,在他的部落格裡充滿了實驗各種做計畫、寫筆記的架構,讓黃鐘毅有大量結構清楚的數據可以運用,這些累積了十幾年的筆記就是他可以超越別人的護城河。
例如當他要撰寫一篇主題為「克服拖延」的文章,他的第一步就是從筆記庫中選出與主題相關的筆記,匯入ChatGPT中,並給予清楚的步驟指令:
「你是一個克服拖延的心理學專家,我想寫一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克服拖延,且從感性的心理層面出發的文章,請你一步步分析,針對我上傳的檔案,一段一段的把文件中的重點條列出來。」
有原生的資料,ChatGPT就能生成大綱、發揮它最在行的「排列組合」長才,寫成符合主題的文章草稿。
「使用AI就像主管帶人,你要給下屬參考範例、你的工作方法跟目標,」黃鐘毅提醒,準確的下指示,才能得到預期的產出,工作者可以從今天開始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步驟,打造屬於自己的數據庫,先懂自己的工作,才能把AI用對。
有了初稿,直接複製貼上雖堪用,但可能缺乏犀利的觀點與立論的深度,黃鐘毅建議工作者閱讀完AI生成文章後,至少再與ChatGPT進行三輪對話,提升文章的品質。
例如他要寫一篇教讀者「如何寫目標筆記」的文章,ChatGPT提供寫目標筆記的步驟架構後,黃鐘毅會不斷探問細節,例如:「我們知道要拆解目標,但不確定自己拆解的小目標是否恰當?」另一個技巧是自己提供論點,問ChatGPT有沒有漏洞、如何改善?
在一問一答下,原本混亂的大腦,就能夠理出一個線頭,往下深入地思考,讓文章更具可看性。
未來黃鐘毅更希望AI可以自動依據主題從筆記軟體中找到合適的文件,不需他手動查找,更多生成式AI新玩法,尚待他撰寫一篇篇文章來實驗。
(原文標題:為什麼別人的ChatGPT比較好用?電腦玩物站長:要這樣調教AI)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