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邀面試卻不讀不回?過來人曝原因:根本不想點開

2025-03-04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許多公司都會在人力銀行開設職缺,一名網友分享,近日幫公司徵才,每天都在人力銀行發出面試邀約,發現一大半的人都不讀不回或已讀不回,讓她直呼和以前找工作的年代差很多。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這名網友在Dcard以「現在徵才真是難」為題,指出自己每天在人力銀行找尋人才,發出不少面試邀約,但發現有一大半的人都不讀訊息或已讀不回,雖然理解不回覆表示沒興去,但不理解不讀訊息是什麼意思?

延伸閱讀:徵才別再寫「面議」了!人資長建議4措施打造「薪資透明」政策

貼文一出後,多數網友都表示「我也有收訊息,都有收到,但沒興趣就不會回,就像企業對沒興趣的求職者不會回吧,還有面試後不回的企業也很多」、「就跟公司不一定會回覆,公司認為資格不符的投遞者一樣,我們也不一定會回我們覺得待遇不符期待的公司」、「有些人就是開著,沒有一定要換工作,如果真的很適合那個職缺,等公司主動打電話去挖角(談條件),就跟職缺開著未必要徵人,刷存在感打廣告」。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指出不讀不回的原因,回應「很多亂槍打鳥的都不會想點開,或是薪資一定比現職還低的之類的」、「一堆人資根本沒看專業技術就一直丟,很煩」、亂投的連看都不會看,已讀不回基本上就是想拿香蕉請猴子,就滾一邊去」、「一定是屎缺,要不然就亂投」、「有些太鳥的公司會連點開都不想」、「你以為只有公司能挑人嗎?」

4Methods_to_Hack_the_Perfect_AI_Resume

破解AI生成履歷4訣竅:HR在AI時代的必備能力,專業獵頭(headhunter)教你辨別履歷真偽!

隨著科技的進步,AI技術在招募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曾在台大畢典上指出:「你們所處的年代很複雜,卻也是你們的機會。」他強調了AI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認為善用AI的優勢是實現驚人成就的關鍵。這種技術的發展為人力資源帶來了全新的招募機會,重新定義了招聘流程,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許多HR常問:「如何辨別AI生成的履歷?」、「如何確保履歷的真實性?」、「面試技巧如何因應AI時代的變化?」,求職者利用Chatgpt、LazyApply、JobGPT和Sonara等工具快速創建吸引人的履歷,使每位求職者看似都非常適合某個職位。然而,這也讓HR面臨辨別真正人才的挑戰。

新鮮人寄履歷只寫六字「連你好都沒有」 人資嘆:直接進垃圾桶嗎

新鮮人寄履歷只寫六字「連你好都沒有」 人資嘆:直接進垃圾桶嗎

想進職場工作得先經過人資的第一關,因此履歷成了重要的第一印象。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布貼文透露,自己是很菜的人資,因為收到一封沒有署名又幾乎空白的履歷,她考慮直接略過。文章一出網友看法兩極,有人建議「可以先電話聊一下再評估禮貌問題」。

招募總監給面試官的忠告:抱持「這心態」會製造更大問題

面試成功要素是什麼?給面試官的建議:抱持「這心態」會製造更大問題

人才招募總監指出,求職者找工作的時間平均為6到9個月,期間可能會參加多達30次面試。若面試官的部門人事流動率比較低,求職者的面試經驗可能會比你豐富。若面試官認為與求職者「聊聊天」就叫面試,抱持著「我只不過想要雇用一個人」的想法,將無法解決問題。

轉職季應徵地雷,求職者和HR都應小心避開!

轉職季應徵5地雷,求職者和HR都應避開|觀點

每年進入第四季時,許多工作者都會開始思考「轉職跳槽」的可能性。專家提醒:當前的就業市場以及求職者的積極心態,導致有許多「求職地雷」出現在面試現場,包括「身價過溢」、「誇大工作年資(或成效)」、「提供不實資訊」、「謊稱自己的工作經驗」等等,不論是HR、求職者,都應該小心避開,誠信尋求合作機會。

HR專家分享:6個一定要避免的常見招募錯誤

資深HR也可能踩到的雷!9個「面試官常犯的錯誤」

人才難尋?總是和心儀的求職者擦身而過?是我們運氣不佳,還是犯了一些不該犯的招募錯誤呢?當我們陷入一些不適當的招募迷思、缺乏通盤計畫就貿然展開徵才,自然不容易取得好結果。《104職場力》綜合中外觀點,整理出「9個常見的人才招募錯誤」,千萬別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