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跟工讀生一樣嗎?開始實習前,你應該知道的11件事!

104職場力
2025.03.19
2594次觀看

「實習」被視為提前體驗職場的活動,但實務上的種類繁多,包括建教合作、實習課程、就職前實習、校園大使等項目,而且對於「支薪與否」的理解也是常見的職場爭議,甚至有人誤以為「實習就是請免錢勞工」。關於實習的類別、常見爭議、適用法條以及學長姐的經驗談,我們為您一次整理在這篇文章!

文/《104職場力》小編

本文導覽

什麼是「實習」?

一般來說,實習像是給在學生一種「試職場水溫」的機會,藉由實際參與職場去體驗產業和辦公室氛圍,藉此評估自己的所學、人格特質、技能是否與該份工作吻合,後續需要加強哪些項目,讓職涯規劃更加完整。

但由於實習並不完全等於「兼職工作」,甚至依照不同類型的實習、所能獲得的報酬也不完全相同,此外包括工時、責任也都有所差異,因此常會有人因此混淆。

延伸閱讀:大學生怎麼找實習?準備3階段、5大軟實力培養|附實習機會

「實習」可以分成哪些種類?

實習的種類繁多,包括技職院校或一般院校術科要求的「實習生」(常見的如建教合作生),或部分大專院校要求學生必修「實習課程」,另外也有像政府機關所推動的「實/見習訓練」,以及企業基於網羅職場新鮮人未來加入正職工作所招募之「實習(生)」,這些都會含括在「實習」的名詞之下。

但「實習」是社會上廣泛使用的名詞,如果依照「法律定義」及「實習具體內涵」來區分實習的類別,可能會相對清楚:

類別定義及內涵適用法
建教合作建教合作多指職業學校、附設職業類科或專門學程之高級中學及特殊教育學校,與建教合作事業機構合作,終極目標是「培育學生職業技能」◆ 《建教生權益保護法
◆ 《勞動基準法
學生實習課程一般是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及早體驗職場生活,在學生完成修習專業課程至一定程度後,於「在學期間」由學校安排至系所相關的合作企業、機構進行「實習」,增加職場競爭力與未來適應力◆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
◆ 《專科以上學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
就職前實/見習常見於政府機關基於促進就業所推動的實/見習訓練。◆ 《勞動基準法
「聘僱型」實習生
(工讀生)
如企業非屬院校簽約之合作機構,企業與其網羅之「實習生」之間,須視具體約定內容來決定性質。

如果企業與實習生之間簽訂聘僱契約,明訂實習生工時、工作地點、須依企業規定請假、有接受企業一般人事獎懲及考核之責任,而其工時較全時勞工為短,此時實習生應屬工讀生(即部分工時勞工),則此為「聘僱型實習生」。
◆ 《勞動基準法
「非聘僱型」實習生
(如接案)
如果非屬院校合作機構的企業,與實習生間係採專案形式合作,由企業外包一些事務委託實習生處理, 主要由實習生自行規劃處理事務的時間及方式,並於處理完畢時依雙方約定取得報酬,則屬於委任或承攬關係下的接案者,則此為「非聘僱型實習生」。◆ 《民法

★ 「校園大使」是什麼?

「校園大使」的角色類似「企業在學校內的代言人」,一般會和企業採專案合作,雙方間並非正式聘僱關係,因此沒有工時、責任等限制,多半屬於企業編制外的工作夥伴。

企業之所以需要「校園大使」的協助,目的多為透過「校園大使」的宣傳來提升品牌形象、知名度,因此「校園大使」的主要任務包括在社群中宣傳、行銷品牌、幫助在學生了解企業文化,有效推廣提升品牌認知度。

要請同學們特別注意,因為「校園大使」並非正式的聘僱工作,往往透過企業品牌自家官網、各校的工作與實習社團上刊載資訊,如果對成為「校園大使」有興趣的同學,要特別注意這些招募資訊唷。

「實習生」和「工讀生」怎麼分?

實務上,最常引起爭議和討論的,是「實習生」和「工讀生」的差異。

「實習」與「工讀」最大的差別是求職動機與目的:

  • 實習:以「學習」和「培育」為主要目的。
  • 工讀:以「報酬」和「勞務」為主要目的。

如果企業與實習生簽訂合作或訓練契約,若是高中職建教生或大專院校的產學合作,薪資報酬的規定則有所不同。以「高中職建教生」為例,按規定應給予生活津貼;而「大專院校的產學合作」雖未強制規定要提供生活津貼,但如果學生在合作期間確實有提供勞務,仍需符合勞基法的給薪規定。

很多公司誤以為只要啟用「實習生」就不用給薪,若該實習確實是「以學習為主、不提供勞務」則沒有問題;但一旦實習人員在公司內「實際有提供勞務」的事實,則此刻的身分即等同於「勞工」,即便最初雙方是以「實習生」的條件約定合作,實際上身份已轉為「工讀生」,依法應給予對應報酬。

★ 補充說明:工讀生等同兼職勞工,依法受《勞動基準法》保護,雇主與其的聘僱合約均須合法,工資部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以2025年為例,基本工資最低時薪為190元)。

「實習生」、「工讀生」、「技術生」、「建教生」的權利差異?

實務在企業營運中,我們可以看見4種不同性質的招募需求,而且因為各自依循的法令規範都不同,使得每個身份被賦予的權利、義務、工作責任甚至報酬都不盡相同,相對雇主(企業、事業單位)需要負的權利義務也不太相同。

在確認自己的權利是否受損之前,務必要先搞懂雙方合作的關係是屬於哪一種唷!

以下整理表格,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身份定義是否有工資?應享權利
工讀生法律上的「部分工時勞工」,工時較正職縮短的受僱勞工有工資,不可低於基本工資
無生活津貼
所有權利都與一般勞工相同,包括勞保、休假、災害補償、工時均依勞基法
聘僱型實習生與企業有實際聘僱合約,明訂工時、責任範圍與報酬,實際上等同「工讀生」如提供勞務,應依規範給予工資尚無明文規範,按草案屬於兼具勞工身分的「工作型」,權利等同工讀生
非聘僱型實習生採專案合作形式,非企業、機構的正式聘僱員工,無工資
獎勵或獎學金則依雙方約定
尚無明文規範,按草案屬於不提供勞務的「一般型」
技術生符合勞動部訂定「技術生訓練職類」中,以學習技能為目的、受雇主訓練無工資
有生活津貼
工時、休息、休假、災害補償、勞保均依勞基法的相關規範
建教生由學校與機構簽約,讓學生到機構中接受訓練、學校考察合格後給予學分無工資
有生活津貼
團險、勞保,明訂訓練時間,如遇職災則依勞基法職災補償

★ 特別注意事項:

  • 實習生:目前已有「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教育法」的草案在審核中,靜待後續發展更新細節。
  • 技術生:雇主不可向技術生收取訓練費用,且要將訓練契約送主管機關備查。
  • 建教生
    1. 學校與機構不可有不當利益交換。
    2. 不可要求:學生負擔訓練費用、繳保證金、提前終止契約要賠違約金等等。

延伸閱讀:「建教合作」的寒暑期打工實習生,也受《勞基法》保障嗎?

「實習生」是否應領基本工資與加班費?

「實習生」的薪資待遇是很多人關心的重點,加上目前並無明文規範,因此勞資雙方都常因此產生混淆。

實際上「實習生」是否領基本工資和加班費,必須視其在合作期間的身分定位,以及與實習單位間的契約內容來確認。

  • 「單純學習」的實習生:一般由學校和實習單位訂定契約,薪資部分無強制規範。
  • 「提供勞務」的實習生:因有提供勞務的事實,應比照勞動基準法的規範核薪,享有基本工資和加班費權益。
  • 技術生:與雇主簽訂學習契約,約定生活津貼,不受基本工資的限制。
  • 建教生:由學校與機構簽約,約定生活津貼,不受基本工資的限制。

如實習單位違反基本工資或加班費等規定,依法可由勞動主管機關裁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鍰,確保實習生的應享權益,也請企業人資務必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真實習?真工作?學生實習受勞動法規的保護嗎?

如果「實習」不支薪,會因此違法嗎?

根據我國的《勞動基準法》規範,只要勞工有勞務付出,就應該獲得報酬,不論該名勞工是在試用期或是實習期,雇主都應依法提供基本工資及相關勞動權益保障。

換句話說,一旦實習生「有實際勞務產出」,不僅薪資不應低於法定最低工資,也應遵守包括一例一休等相關規定。

企業如僱用實習生,應遵循合法實習規範,包括簽訂書面契約、提供適當報酬、限制工作時間等,勞動部特別提醒切勿「假藉實習之名行剝削之實」,除面臨罰鍰外,也可能影響公司聲譽及招募人才的難度。

「實習」有勞健保嗎?能同步累積年資嗎?

根據《勞動基準法》規範,只要是勞工,雇主就依法給予勞工保險。但如果實習生與公司間並無存在僱傭關係、非正式的勞僱合作,就不需要特別加保勞健保。

至於年資的問題,一般勞工的「年資」是從入職提供勞務起算,因此如果勞僱關確認,年資通常也會在當下一併開始計算(換句話說,未來正式工作時,也將計入實習期間提供勞務的時間)。

「校園大使」有薪水嗎?常見支付報酬方式一次看!

此外,在「實習生」之外,還有一種角色是「校園大使」(如前文補充說明介紹)。

由於「校園大使」屬性多半是編制外角色,通常企業會採約定、專案性質來合作,多半是以「一次性獎金、獎學金」(甚至是不提供報酬的無給職)來支付合作報酬,實際的薪資計算也常與一般的「實習」不同。

常見的幾種「校園大使」支付報酬方式包括:

1. 分組競賽,並提供補助金與競賽獎金

  • 最常見的模式是以「分組競賽」進行每月任務。
  • 任務包括:產出短影音、吸引母校學生報名活動、社群行銷等等
  • 待競賽成果結算後,依照名次頒發獎金。
  • 企業提供「補助金」、部分津貼,藉此補貼準備期間的勞動與素材。

2. 獎學金

  • 企業直接提供「獎學金」給校園大使。
  • 一般多在該計畫結束後作一次性發放,金額則視企業提供的為準,而且並非雨露均霑。

3. 不支薪

  • 不少「校園大使」完全是無給職、不提供報酬,純粹以「體驗職場」、「專業培訓課程」、「獲得未來的推薦信」作為誘因來吸引學生加入,通常這類型的企業會提供特殊福利,如該企業的產品服務會員籍、代幣、甚至是未來優先「轉正職」的機會。

如果想找「實習」,我該從何下手?

大學生想申請實習要準備什麼?

實習就像職場「先修班」,104大學生IG調查發現,超過一半以上大學生預計申請實習,41%學生想透過實習提升實務能力、92%都認為培養溝通軟實力很重要。《104職場力》過去也曾特別整理專文,提供給大學生超實用「實習教戰守則」,包括準備3階段、5大軟實力培養,以及「實習機會」。

💡還不知道如何開始嗎?看看我們的專文重點整理吧!點我前往→

寫出完美的「實習」履歷,我該如何下筆?

想要找「實習」,我該如何寫出完美的履歷,並且在面談當中拔得頭籌呢?我們提供完整的教學資料,幫助你贏在起跑點,歡迎參考利用。

▶ 「實習」履歷面試教學,這邊通通有

【履歷教學】2025最新實習履歷,手把手帶你找到更好的實習機會!
【2025最新】實習履歷自傳:自我介紹2大重點,凸顯你是最佳人選!
第一次上班就上手!實習生禮儀小教室(上)
能不能傳吉伊卡哇給主管?實習生禮儀小教室(下)
實習職缺滿天飛,好的履歷帶你飛。你想要的實習履歷重點攏!底!家!
找實習、社會新鮮人、轉換跑道皆受用的6點求職面試守則

有「學長姐」的實習經驗談能參考嗎?

如果你是第一次找實習的人,對自己想要做什麼感到迷惘、對自己可能沒有這麼有自信、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我們也提供「學長姐經驗談」的相關文章,歡迎參考利用!

▶ 看學長姐怎麼說!

第一次找實習務必要破除的3大迷思
實習生是「來公司學習」的嗎?談角色定位前,請先拋棄企業實習的錯誤觀念
我應該要實習嗎?學生實習哪裡找?一些實習前你應該知道的事!
實習是實務學習還是實戰演習?那些我們曾經是也曾經帶過的實習生

▶ 也有Podcast專題可以參考唷!

【104 實習生】努力的從「鐵甲蛹」蛻變成「巴大蝴」

實習是與企業接軌最直接的機會,除了能豐富未來進入職場上的履歷之外,還能更確切的知道自己未來是否要走這條路,以實習生的角度進職場其實很吃香,這句話是真的!常常被實習生朋友開玩笑說,如果在職場上犯了這樣的錯,應該隔天就被開除了,實習的過程中,該做些什麼?該完成什麼?其實都是被規劃好的,主管扮演著老師的角色,除了要忙自己的事,還要花時間來教我們,所以真的很謝謝幫助我的主管!

【104 實習生】暑期實習之小編一點也不小

實習前曾擔心大公司的工作環境會很冷漠,但是104不管是主管還是同事都親切!每天中午還聚在一起吃飯不會讓你孤單,公司有超讚的員工餐廳、零食櫃不用怕會餓到。104對於實習生非常重視,有完整的實習生計畫,非常推薦大家加入104,體驗職場生活的同時也迅速累積自己的經驗值,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經驗!

【104 實習生】23歲的我,在104奇妙的所見所聞 & 獵才暑期實習體驗

雖然只是實習生,但能感受到如同一般同仁間的工作氛圍,也能體會104 「BeAGiver」的理念,很喜歡這裡的企業文化,感受到公司對實習生的用心。這裡,絕對不是工讀生打雜的地方,而是能讓你吸收養分進而成長的大家庭。

【104 實習生】 壹零獅社群行銷菜鳥學期實習生

我是一個沒有任何行銷底子的人,一開始當然非常挫折,又是面對求職的淡季,限制很多,所以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個產業、粉絲。主管一直跟我說,不用怕沒有底子,我們都是這樣做上來的,給我很大很大的鼓勵,還抽空跟我開會,給我一些方向,真的讓我無比感動Q__Q。在這裡實習,付出的越多、越主動,學到的東西越多,推薦給求知若渴的未來實習生!

【104 實習生】充實且多元的暑期實習

到104實習的初衷是想要在踏入職場前多一點磨練,這兩個月工作內容分為兩大項,主要負責104人資學院企業大師的薪酬調查專案,另一則是主管特別為我們跨單位、向人資部爭取見習的機會。一如在面試時,主管跟我們承諾的,在這寶貴的暑假中,讓我們多一點學習及嘗試的可能。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