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別人說話的藝術:8種手法、4大理由+範例,輕鬆奪回發言權

104職場力
2025.02.18
16557次觀看

在職場溝通中,適時打斷別人說話是一項重要技能,尤其在會議上更要懂得拿捏發言時機。如果你常面臨以下6種情境,讓《104職場力》教你線上、線下情境如何禮貌中斷或結束話題、從容控制對談節奏。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在我們的教育中,「打斷」或「中斷」別人通常被視為負面的行為,無論是中斷自己或別人的言語、動作,除了直接和「無禮」畫上等號,甚至還可能被貼上「性格缺陷」的標籤。

不過職場上有時狀況特殊,畢竟大家的時間有限,還要分給各式各樣的專案、會議,因此有效的「時程掌控」幾乎成為一項必備技能。當溝通或討論的時間超過預期時,為了保持會議的焦點和效率,適時中斷反而是必要的舉措。

你是否也遇過這些需要「打斷別人說話」的時刻?

1.線上會議出現技術性問題

在視訊或電話會議中,發言者或聆聽者因網路不穩或設備問題,導致聲音斷斷續續或模糊不清,造成理解困難,因而需要出面請對方暫停、重述或尋找替代溝通管道

2.會議時間短暫/超時

會議時間有限,但發言者滔滔不絕,導致議程延誤,影響其他與會者的時間安排,身為主持人的你有責任主導會議進程、控制大家發言的時長

3.內容離題或沒有重點

當對方聊得起勁,但發言內容逐漸偏離會議主題,或著重的方向不對,必須出面中斷討論(掃興)、說明並重新聚焦主題,以便總結有價值的資訊或結論

4.對方態度強勢

對方因情緒激動、態度較強硬,發言權緊抓不放,剝奪了你或其他團隊成員說話的機會,需要有人介入打破僵局、讓討論公平進行

5.位高權重者滔滔不絕

必須頂著壓力打斷身份、輩份、職位比你高的長官或資深同事的發言,結束通話/會議。

6.請教對方,已得到充分資訊時

被請教方因為「被需要」而情緒激昂,若加上話題是對方熟悉、專業的領域,容易出現高談闊論的局面,雖然是自己有求於人在先,但必須要按奈不好意思的情緒打斷對方,從對話中脫身。

上班族需要打斷別人說話的6大時刻。


如何禮貌地打斷別人說話?手法、理由一次學!

本段將依照不同情境,提供一些實用的手法及合適的理由,讓大家在維護良好溝通氛圍之下還不冒犯對方的搶回發言權。

8種巧妙打斷別人說話的方式,不著痕跡的按下暫停鍵!

線上情境(電話或視訊會議)

🔶運用線上軟體的內建功能

大部分視訊會議軟體,列如Google Meet、Teams、Zoom都有「舉手」、「留言」功能,會議進行中可以利用這些功能示意對方你想表達意見,等講者Cue你再開口,既能發言又不會打亂整體節奏。

🔶講者說話換氣空檔快速發聲

特殊情況需要出聲打斷對方,可以在對方語氣稍緩或停頓時切入,但務必言簡意賅、直搗重點,讓對方能很快了解發生什麼事。

例如:「抱歉打擾!提醒大家,會議時間已經超出預定8分鐘,為了後續議程,需要在2分鐘內結束本次討論,非常感謝大家的理解與配合,謝謝。」

🔶利用聲音暗示

萬一對方中氣十足、語速又快,可以試著利用語助詞製造短促的聲音,讓對方不自覺停下。例如:清清喉嚨,發出「咳、嗯、啊、那個...」等,引起對方注意,暗示你希望插入話題或有話要說。

🔶直接打斷

在線上會議中,使用肢體語言效果不佳,如果對方沒注意/不理會任何明示暗示,或者真的有特殊狀況需要中止對話,可以直接打斷對方,雖然這樣很突兀,但我們可以用態度和說話方式來彌補

會議離題範例:「很抱歉中斷您的發言!因為同仁後續還有其他會議,為了不佔用大家太多時間,能否優先討論專案的時間線,讓大家更了解進度安排?謝謝。」

設備問題範例:「抱歉打斷您發言!我們這邊的設備出狀況,目前聲音不是很清楚,同仁正在排除問題,煩請稍等我們一下。」

線上情境之打斷別人說話的4種方式。

部分網友曾分享自己「假裝電話訊號差」或「網路斷線、畫面定格」來中斷電話/線上會議,關於這點小編其實不太建議,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不然出糗造成反效果的機率太大,尤其是後者,就曾有網友曾在社群上分享自己假裝定格,但背後電扇依舊盡責轉動,因而被識破的故事。

比起中斷對話,糊弄對方的行為顯得更不禮貌,也會讓對方覺得被冒犯。因此還是建議各位好好說明打斷對話的理由,只要真誠說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體諒。

線下情境(會議或私下討論)

實體會面能操作的方式就更多元了!不論是透過眼神、肢體暗示,或製造契機、利用情境等,都能發效果。

🔶善用肢體語言

眼神和點頭是會議中傳遞訊息的好幫手,在對方說話的間隙,先與對方建立眼神交流,微微點頭表示你在認真聆聽;想發言時,可以稍微加重點頭的幅度,或者稍微挑眉,暗示你有話想說。

另外,會議中如有較大的動作會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包含發言者。當你想發言時,可以將身體向前傾,在對方看過來的同時,以眼神或舉手來表示你對談話內容有回應。

如果是在比較正式、要保持端莊形象的會議場合,可以將手抬高至耳邊的高度,讓對方注意到你想發言的意圖。

🔶製造小動作

手邊有筆,可以輕輕地用筆敲擊桌面,順帶移動桌面上的資料,抓住對方注意力,以便更容易找到機會插入話題。

如有準備好下一階段議程的相關文件,可以在對方說話的間隙,以遞送資料為由,自然地打斷對方或轉移話題。

例如:「不好意思,這份資料可能對我們現在的討論有幫助,關於XX議題,這次會議要決定A方案的後續流程。」

🔶利用身上與辦公室的物品

看一下Apple Watch,假裝收到緊急訊息,藉機打斷對話、轉移或結束話題。

例如:「抱歉,突然有緊急訊息,需要我處理,可能要暫停這次討論。」

假裝覺得會議室太悶熱或太冷,主動站起來開窗或調整空調,在行動的過程中,自然說聲抱歉並打斷對方發言。

如果會議室有茶水,可以在適當時機主動為大家服務,或是以關心名義,禮貌性問發言者需不需要飲水。

例如:在對方卡痰或乾咳的時候關心「會議進行很久了,有沒有需要幫您倒杯水或休息一下?我們待會再繼續/下週同一時間再討論。」

當然也可以設定手機鬧鐘(如能在會前告知與會者會更好),鈴響時表示該時段結束,需要進入下個環節或下次再議,自然的控場。

🔶巧用聲影或安排暗樁

假如是請教前輩這種非正式討論,無法用議程藉口打斷的情況,可以抓住突發的聲音及人影(例如電話鈴聲、有人敲門或在門外徘徊的身影),可以藉此機會打斷對方並結束話題。

當然,必要時也可以提前吩咐暗樁(同事、助理)在特定時間「不小心打擾」,然後依依不捨結束話題。

例如:「謝謝您的分享,這些資訊實在太受用,很遺憾現在必須趕往下一個會議,下次有機會再跟您請教。」

線下情境之打斷別人說話的4種方式。

選對中斷/結束對話的理由,讓自己輕鬆全身而退

✅生理需求

  • 口渴
  • 尿遁
  • 頭暈
  • 肚子痛

身體相關需求,其實都可以有效中斷對話,但能否結束,會視對方的靈敏度而定。

✅空間、設備因素

  • 手機、電腦或耳機沒電
  • 網路或通訊設備不理想
  • 準備外出或開車,不方便繼續通話
  • 會議室下一個時段有人預約了
  • 環境太吵雜,提議換個地方,或者擇日再談

線上的轉換通常會直接結束話題,但實體會面則不一定,建議在說出理由的同時,可以明確的表達你的需求,這樣會更好掌握結果。

✅接下來還有行程

  • 有下一個會議
  • 需要外出見客戶
  • 有緊急事項要處理

這些是最常見,也是最合適的理由,因為等於宣告「接下來沒時間」,所以也不怕對方換個地方繼續輸出。

✅焦點轉移

  • 這個問題,另一個同事更了解
  • 這是我們的同仁,他也很想聽聽你的經驗

在「接受提問」的交談中,可以將回應主力轉移給其他同仁,然後找藉口離開;如果是單純社交場合的交流,可引導他人加入話題,並待說話者和他人對談時自然離開。


結束對話常用4技巧,把每一次對談轉為人脈

結束對話前,如何讓對方留下好印象並記住你、成為你的人脈?本段介紹4種技巧,幫助你在任何對話中達成目標。

✅準備好「一聽就懂」的結束語

就像商場響起「讓我們互道一聲晚安」就知道要打烊一樣,對話中也可以利用一些起手式明示對方,例如:

  • 今天很高興認識您...
  • 很開心能和您聊天...
  • 謝謝您花時間和我分享...
  • 今晚很榮幸與您交談...

通常這類的話一出,大家就心照不宣,可以準備收尾了!

✅不吝稱讚對方,說出具體收穫

  • 今天的討論真的很有啟發性,您的觀點讓我對這個議題有了更深的理解,謝謝分享!
  • 我很欣賞您在這個項目上的努力及獨到的見解,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合作機會。
  • 您的經驗分享讓我受益良多,這次對話激發了我很多新想法,非常感謝。

在結束對話前,務必稱讚對方,讓對方覺得這次對話很有價值,禮貌之餘,下次他也會更願意跟你分享。

✅道別並表達(有必要時主動握手)

  • 很高興今天能和您聊聊,希望我們下次還有見面深談的機會。
  • 謝謝您今天的分享,期待下個月的會議再聊更多細節。
  • 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下次換我回饋給您。

正式場合上,握手是很有禮貌的道別方式,一句期待加上真摯握手,幫這場會議或對談畫下完美句點。

✅給予或索取名片

  • 這是我的名片,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想進一步討論的話,隨時可以聯絡我!
  • 我很喜歡今天的討論,可以跟您交換名片嗎?希望未來能保持聯繫!
  • 這是我的名片,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合作,期待您的回音!

無論是自家企業的同仁或是外部商務場合,初次見面的最後,可以給予對方名片或索取名片(通常主動給予,對方都會回應),用行動展現「很積極想認識對方」或表現出「很開心認識對方」,有了好印象,人脈就對接上了。


延伸閱讀:

你想過會以什麼形式度過老後的生活嗎?找三五好友「共老」也是一個選擇!

你想過會以什麼形式度過老後的生活嗎?找三五好友「共老」也是一個選擇!

疫情意外促成父母手足同住,讓原本疏遠的親情重燃溫度,也讓我重新思考「共老」的可能。當子女成家、伴侶老去,我們是否能主動創造另一種生活方式?從朋友買地合建、各自買樓、到自組小木屋聚落,共老的模式百百種。重點不在住得多華麗,而是有一群可以說話、互相照應的老朋友,讓人生最後一段旅程不孤單。當情感深度與現實配套能夠兼顧,「和朋友一起老去」也不再只是浪漫的幻想,而是值得計畫的生活藍圖。

睡多久、怎麼睡才能讓你睡得最好最健康?

睡多久、怎麼睡才能讓你睡得最好最健康?

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因此,要保持良好的體力,需要優先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品質。

屈公病是什麼?會傳染嗎?「1症狀」與登革熱最不同:痛到身體彎起來

「屈公病」有哪些症狀?境外移入病例已達近5年新高,該如何預防呢?

你知道什麼是「屈公病」嗎?跟一樣是透過病媒蚊傳染的登革熱有何不同?由於目前全球屈公病疫情延燒,台灣也出現境外移入的病例(而且已是近5年的同期新高),我們該如何預防和判斷症狀呢?本文整理相關知識、一次告訴你!

2025行動電源飛機新規:飛行期間全程禁用。

【2025行動電源飛機新規】幾Wh為限?mAh怎換算?│出差出遊必知的攜帶限制

攜帶行動電源上飛機要注意什麼?哪些航空規定搭飛機行動電源不能放行李架?標示mAh要怎麼換算成Wh?3分鐘看完最新容量、包裝、攜帶數量等行動電源飛機限制規範。

有職缺才找人,永遠慢一步!企業如何建立「長期人才庫」,確保關鍵人才不缺席?

有職缺才找人,永遠慢一步!企業如何建立「長期人才庫」,確保關鍵人才不缺席?

企業的成長,離不開關鍵人才的穩定供應。然而,傳統的招募方式往往侷限於「有職缺才找人」,這種被動策略無法應對 2025 年轉職潮、高技能人才短缺,以及企業間愈發激烈的搶人大戰。面對市場變化,HR 需要的不僅是短期補位,而是建立長期的人才庫,讓企業隨時擁有優質人才資源! 那麼,HR 該如何打造 「活」的人才庫,確保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