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職場力

內向人工作不開心,該改變自己還是換工作?內向型理想工作要符合「這一點」

內向的人適合什麼工作

性格內向靦腆、不喜與人互動的你,如果在工作上不開心,你會考慮改變自己個性,來適應職場生存,還是乾脆另尋出路?個性內斂是否只適合特定的工作?過來人分享,你以為性格上的缺點,其實隱藏著優勢,如果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試著回想小學時,被人誇獎、鼓勵而感到開心的經驗?其實那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當你發現這份工作符合自己的個性,並能從容完成,它就是屬於你的完美工作;就算你待的是無人不知的知名企業,只要每天都被龐大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就該捫心自問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工作上拿不出成果,也有可能只是你與這份工作並不契合,而非能力不足。

建議在選擇工作時,除了薪資待遇,也別忘了將注意力放在職務內容、職場環境等條件,盡可能挑選與自己性格特質相符的工作,這樣就不會像我當初進Recruit時一樣,覺得來到一間格格不入的公司。如果當年就這樣認命,繼續當個「業績很爛的業務」就不會有現在的我了;不過有些事還是得等你實際進入公司才能真正了解,不能在一開始就把話說太滿。

但我相信,靦腆的人都擁有某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天賦

有些事其實並不如你想像中困難,也許經過嘗試還會發現自己資質還不錯。現在的我,正在開課指導別人如何當業務,也為各大銀行分行代表等社會菁英開設專門課程,講座有時可達上千名聽眾。以前的我,根本想像不到會有這一天,原本只想遠離業務這一行,現在竟然繼續從事相關工作,並且站在眾人面前分享自身經驗,連自己都難以置信,然而更驚人的還在後面。

當我做這份工作時,絲毫感受不到任何壓力。

甚至能樂在其中,這都是真的!而且還能引以自豪。無論是平常授課,或演講到精彩之處時,呈現在眾人面前的都是最真實的我,做自己,機會反而會更多,「平常心」是和人互動融洽的祕密武器──這是我一貫的主張,在銷售工作上更是如此。

我觀察過很多優秀的業務人員,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常保平常心,當你想另尋新職,就應該以自己能從容完成的工作為優先考量,其次再追求工作成績,這樣才能使你拿出最好的表現。

別自我設限,優勢藏於缺點中

為什麼現在的我能站在講台上教人如何當業務?這也是拜自己的特質所賜,請聽我娓娓道來。

我本來就很排斥和人群接觸,對業務銷售的工作根本一點興趣也沒有,但為了生計不得不硬著頭皮做,也讓我逐漸產生了以下想法──「真希望不需和人接觸就能成功接單。」、「我知道自己不太會講話,有沒有什麼不開口也可以讓人了解產品的方式?」、「好希望顧客主動上門……」對這份工作沒有動力,才會竭盡所能提高效率、希望速速解決。換言之,我滿腦子都在想怎麼做才會比較省事;換個角度看才發現,這些再正常不過的銷售手法,其實存在著很多的不必要。打個比方,我們常認為「身為業務就要把笑容掛在臉上」,如果你眼前的這個人每分每秒都笑嘻嘻的,反而會讓人覺得可疑,其實這樣更容易把客人嚇跑;真正出色的業務員會懂得視情況做表情,尤其對於剛認識不久的人,一直衝著對方笑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像這樣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業務技巧,聽的人都會頻頻點頭表示認同,而生性內斂的人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挫敗感,原因就在於──別人那套「真理到處都適用」的做法,對自己而言並不管用。你要知道,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做事方法,能讓你輕鬆就事半功倍,而且至少不會比別人遜色。不要害怕跌倒,就放棄踏出這一步,就算一路跌撞,再換個方法試試看就好。

我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一開始就如願以償、績效斐然的人,比較不會主動去反思或分析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而這就是讓人勝出的關鍵,如果我剛入行就輕而易舉達成業績,後來的我大概也無緣成為王牌業務,也不會從事現在這份業務培訓的工作。

看似輸在起跑點上,其實你已更勝一籌。

我認為這也是內斂的人的一大優勢。不妨試著將眼光放遠一點,那些原以為不適合自己、連試都沒試的事情當中,說不定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任何工作都充滿無限可能,甚至能喚醒你未知的潛能,說不定還能像我一樣從中發現自己的天職,這似乎和我先前提到的「放自己一馬」有所矛盾,但我認為,在工作方面自我設限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實際放手一博,也許能為自己開啟更多可能性,就勇敢這一次,走出自己設下的框架,你會擁有零壓力又自在的全新人生。

這麼做,發現真正個性最簡單

對個性放不開的人來說,應該很少有徹底讓精神放鬆的機會,在進入職場後更是如此。你知道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段最輕鬆愉快的體驗──時間點就在你我小學三年級。

這點我也常在講座上提到,正好藉此機會讓各位了解,我們會在某種程度上改造自己的個性,以便長期適應社會與團體生活。

小時候安靜木訥,長大後卻變得活潑外放,或者現在沉默寡言,和兒時開朗外向的個性完全相反者也大有人在,到底哪邊才是自己真正的個性?哪一種性格才是自己原本的模樣?有的人到現在還不知道答案,有個判斷標準,也許能幫助你找到解答。

試著回想──小學三年級時,你「喜歡」與「討厭」的事物是什麼?

一般來說,小學三年級是一個剛察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的時期,這個年紀對未來職業的想像,也不會帶有太多現實層面的因素。升上高年級後可能就會想得比較多;例如會猶豫「對這個感興趣,但真要從事這個職業可能有點難」……。

在十歲時,對於一件事喜愛與否,正展現了你天生的喜好標準。也可以說,是最接近原始性格的部分。以我自己為例,當時我最喜歡的事情有「獨處」、「在大自然中玩耍」、「抓昆蟲」等,討厭的則像是「待在人多的地方」、「引人注目」、「被逼著做某些事」……,那時只要做這些喜歡的事,就完全不會有壓力,再將這些事與現在的工作與生活對照,就會發現一切竟有如量身打造般契合。在過往的經歷中,我都盡可能避開自己不想做的事,才能讓我現在的生活過得如此如魚得水。

如果,還不太了解自己真正的模樣,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一無是處?只因你未找到天賦

同樣道理,在「專長領域」上也說得通。有的人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希望你能試著回想,小學三年級時,有沒有被人誇獎、鼓勵而感到開心的經驗?其實那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我小時候寫的作文就曾被誇讚,而我現在的工作正是寫書。當然,不過是小時候被稱讚一下就自認有那方面的天賦,是有點誇張,會替自己帶來肯定、讚美,絕對都是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又不會有壓力的事,我覺得選擇能活用自身強項的工作,可說再適合不過。所謂天份或才華,指的就是幾乎不需刻意追求,就能輕鬆自如(甚至樂此不疲)並持續有揮灑空間的一技之長,像我就能不斷進行文字創作且不以為苦。我想,這就是讓我至今著作達二十五本的最大動力。

我認為,能讓人持續好幾年、甚至幾十年仍不亦樂乎的,就是「理想的工作」。而能持續不倦的關鍵,就在於沒有壓力,一旦背負著壓力工作,長期下來只會身心俱疲。我究竟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到底該做什麼?答案其實就在你心底。

節錄自:方言文化《開始喜歡自己的不完美:善用天賦特質,把「弱點」變「強項」,活出自信自在的人生/渡瀨謙 著》


推薦閱讀:

您認為個人的薪酬數字,應該保密嗎?

您目前所任職的公司,是否實施「密薪制」(明訂員工不得討論薪資獎金)

知道同事的「薪資情報」,是否會影響您的工作?

您對贊成/反對「公開薪資」,主要是基於什麼原因?(可自由輸入內容)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