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找工作時「學歷」真的是關鍵因素之一嗎?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38歲想離職,因為自己只有「國中學歷」,導致求職總是碰壁,想去假日班補學歷,但因為目前工作是輪班制而作罷,因此無奈詢問網友:「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
一名男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目前38歲,在傳產公司做了15年的現場主管,因為某些原因想要轉職,在求職過程中,因為自己只有「國中學歷」,導致面試時主管都會直接拒絕,找了好幾個月屢屢碰壁。
原PO表示,想要去上假日班補學歷,卻因為目前工作是輪班制而不能去。當初因為家庭因素,無法支付他上高中學費,因此才提前出來工作,現今因為「學歷」導致求職碰壁,讓原PO感到很無奈,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此文一出,有網友提到可以去參加教育部的高中學歷認證,「教育部每年都會有高中學歷認證,不用真的去學校上課、只要筆試過就會給你高中畢業的文憑」、「有高中學歷鑑定,是8月可以報名,10月考試」;也有人建議可以找遠距離上課的學校,「高中學歷補完,找個可以遠距離上課的大學,順便補大學學歷」、「聽起來感覺學歷對找工作滿重要的,可以找一間學校去讀空中大學,直接跳過讀高中,又可以兼顧一邊工作」。
還有網友分享類似情況的經歷,「我跟你狀況基本一樣,我21歲之後就去國外工作,最高學歷只有高中畢業,現在30歲了,回來台灣兩個月,求職過程我已經自閉了」、「我舅舅大概跟你年紀差不多時也去補學歷,後來的確也換到更好的工作,不過他說補學歷的日子要兼顧上班跟課業很累」。
延伸閱讀:
公司找不到人、請不到人、被挖角,問題不一定出在你太慢,而是對手早已啟動佈局。面對 2025 離職潮與年後轉職潮,企業若仍停留在傳統招募流程,只會錯過高潛力人才。根據 104 調查,有經營雇主品牌的企業,不僅主動收到履歷是他人的 4 倍,招募時程也大幅縮短。招募不該是等缺才跑,而是從平時就開始建立人才關係,讓潛力人才「看見你、記住你、選擇你」。
買進靠技術,賣出靠藝術。真正的投資高手,不是賺得最多的人,而是能守住每一次停損紀律的人。這篇文章教你:在什麼情況下一定要出場、如何面對市場貪婪與誘惑,以及為什麼「情報買股」最終總讓你後悔。股票路上,先學會活下來,再談如何獲利。
為了協助全台各地在丹娜絲颱風後的家園復原重建,勞動部已啟動提供天災臨工等相關協助措施,並在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設立服務窗口,主動聯繫災區失業者,提供短期就業機會、各類職業訓練課程及創業貸款還款緩衝措施等,協助民眾就業安置,早日重建家園。
面試到最後關頭,難免被遇到必考題:「您期望的待遇薪資是?」,這時有些面試者為求保險,通常會依據前東家(或現職)薪水給出參考值,但是據實以告又怕身價遭低估、又期望轉換工作後能有更好發展,因此難免在數字上給出「期望待遇值」,但面試公司的人資,是否真的會向求職者的前東家求證真實薪資嗎?到底在面試中「浮報薪資」是否有法律責任?有經驗的工作者分析:凡事仍應以誠實為上策,最重要的還是依自己的能力範圍開出符合身價的薪水。
在人力銀行網站裡,JD代表Job Description,也就是「職缺敘述/職缺描述」,提供應徵者關於工作內容、職責、角色、以及企業組織的大綱介紹。既然JD能幫助求職者更了解公司,當然也可以幫助求職者避開地雷。美國人力資源公司一份研究調查顯示,JD出現5種狀況可能透露一些隱藏地雷,求職者應徵前多加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