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實習、社會新鮮人、轉換跑道皆受用的6點求職面試守則

人生職涯中「履歷面試」幾乎為必經過程,不論找實習、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轉職季轉換跑道求職者,順利錄取及婉拒結果都有一些共通點,於面試中有著相當影響。不曉得做什麼先投履歷?緊張而未回答到問題?這篇求職守則助您自我檢視。

文/ HI! 艾比的Y世代職場甘苦談 由方格子授權轉載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艾比,這個月我想藉由大學開學前夕來跟大家聊聊求職議題。

以前我還在當廣告優化師時不用去煩惱公司面試的事,但這兩年從管理職走到 HR,中間面試過的新人算一算居然也逾 300 人,有些是正在找實習機會的大學生、畢業生,有些是正在轉換跑道的求職者,或許是面試過很多人的緣故,我發現不被錄取或是成功錄取的人都有一些共通點,如果你正在求職,歡迎參考這篇求職守則。

1、不知做什麼工作「先投履歷再說」

新鮮人在找工作時,會因不知道做什麼就「先投履歷再說」,要知道你的人格特質從投出履歷那刻開始就會被面試官檢視。倘若我們收到一封完全與產業不相干的履歷(例如:公務人員突然投廣告優化師),是不太可能錄取對方的,因為求職者明顯不能應付該職位需求,投再多次也無法錄用,除非你的應徵動機與求職的心態夠明確;另外像有些履歷非常漂亮,甚至優秀到超越需求,這時就會評估求職者的能力是否能夠在該職位上妥善發揮,若將求職者大材小用也是很可惜的事。因此還是要建議大家先釐清自己的「應徵動機」再投遞履歷。

若求職者非新鮮人,而是先前有過工作經驗,在準備履歷或面試時,可著重於如何把過去自己的實務經驗放到介紹中,建議可以重點式或條列式的「客觀」呈現,若能夠以明確的數字來表現(例如:達成百分比、業績成長幅度、合作成功的客戶數、舉辦過的活動成效等),更容易讓你的履歷在第一階段就脫穎而出,倘若要投遞多份履歷或參加不同公司的面試,建議要因應公司文化及職缺需求(看清楚工作項目)做不同準備,不建議用同樣的面試方法應對不同公司,其實面試官多少都能察覺差異。

2、沒回答到面試官問題

有些求職者對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沒有充分理解,導致回覆時沒回到點上,如此一來不僅浪費雙方時間,對自己也是扣分,理解力是需要培養的,若不知從何做起,建議可以在接收到面試官拋出的問題後,先吸收消化,別急著立刻回答,若回答不出來也別「硬回」,可嘗試用條列的方式簡答,較有條理,語句控制在「不要太短也不要太久」。另外,最好避免會讓話題中斷的封閉式回覆,例如:是、不是、嗯、對,才能讓對話延伸下去。

3、急著把準備的內容講完

想必每一位求職者都會提前準備面試欲回答的內容,實際上,面試官不一定想從頭聽到尾,他們更想從談話過程中瞭解你是怎樣的人,若只顧著把自己事前準備的內容一傾而出,沒有察覺面試官想問的問題,資歷再優秀都可能讓他們失去耐心,何況面試時間都是有時限的,若覺得自己準備的內容相當豐富,建議可以適時觀察面試官的反應,再決定分享的程度。

4、自我介紹講成「自傳」

面試官可能也會想了解求職者的興趣、家庭、背景等,但若這些跟你面試的職缺「毫無關聯」,那真的可以考慮略過。很多求職者不自覺會把自我介紹講得跟「自傳」一樣長,其實求職動機、能力特點才是更重要的,建議求職者要簡明扼要的說出「事情發生的事實」及「從中做了什麼如何解決」,為你的未來工作加分才是重點,必須避免內容過度冗長。

除了職場能力,面試官還想知道的事

很多的求職者會預想面試官可能問的問題,其實他們最想知道的是你「能否解除危機」,這會反映出你在職場上碰到事情時如何應對,思考是否有邏輯?能冷靜處理還是會情緒崩潰?下面三點大家可以問問自己。

  • 有沒有碰過困難的事、如何克服?
  • 對你而言工作上完成什麼事情會帶來成就感?
  • 個人職涯規劃與未來目標展望

利用「多宮格」幫自己在工作上做判斷

這個「多宮格」是我在學生時期學到的,雖然做法老派,但至今仍覺得非常實用。求職時,難免會碰到需要做抉擇的時候,以下面表格為例,假如被4家公司錄取,但決定不出來哪一家更好時,可以把 A、B、C、D 四間企業以及在意的事列點(例如:距離、薪資、福利、成長性等)寫出,設定分數1-4分,把心中預期量化成數字,很滿意為4分、不滿意是1分,逐一填入分數,最後得出平均分數,就能幫助自己評估。這份表格適用於各個層面,或許你並不一定會選擇分數最高的,但做完心中就能有一個想法,希望每一位求職者都能順利找到自己想追尋的目標。

公司ABCD
距離1342
薪資3214
福利4123
成長性4312
合計129811
表格來源: HI! 艾比的Y世代職場甘苦談

(原文標題:從大學生到職場新人都受用的求職面試守則

【關於方格子】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在104發表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各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
方格子網站  方格子臉書粉絲頁


職場新鮮人的【履歷面試】更多思考,這些觀點供您參考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