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輯

2025.04.01 | 7347次觀看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2025-03-28 聯合新聞網 財經編輯 文俐心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重點馬上看(點選文字可前往指定章節閱讀)

綜合所得稅報稅季節來臨,今年的扣除額為何?應該繳納多少稅款?這篇文章將幫助民眾全面了解綜所稅的計算方式。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113年度每個體的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21萬元(較112年度增加8,000元)。

這項數據適用於民眾在114年(2025年)5月申報113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報稅資訊(適用於2025年5月)

報稅時間

2025年5月1日(星期四)至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

目前,創新板共有19家公司,還有GOGOLOOK-創(6902)等待轉列上市。

報稅資格

年滿18歲且未繼續就學、無身心障礙且具備謀生能力的個人,需進行申報。

報稅方式

◆ 網路報稅
◆ 手機報稅
◆ 臨櫃報稅

延伸閱讀:5月報稅季最新!綜所稅怎麼算?免繳稅門檻、「列報扶養」條件一次看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與扣除額

免稅額

每人97,000元,年滿70歲者每人145,500元

標準扣除額

131,000元(夫妻合併申報即262,000元)。

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000元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可減除218,000元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與扣除額

延伸閱讀:整理包/2025年新制一次看!當沖降稅延長、ETF 新選擇 碳費計費開始


基本生活費差額

對於113年度(2025年報稅適用),每位納稅者的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為21萬元,該金額乘以納稅者本人、配偶及申報受扶養親屬的人數,即可得出基本生活費的總額。

114年5月報稅不課稅基本生活費調高至每人21萬元

5月綜所稅減稅利多

※ 本表單位統一為:萬元(新台幣)

項目調升前調升後
免稅額9.29.7
標準扣除額12.413.1
薪資扣除額20.721.8
身障扣除額20.721.8
課稅級距分界點56、126、252、47259、133、266、498
基本生活費20.221.0

延伸閱讀:連7年調升!減稅小確幸又來了 基本生活費可望升至20.9萬


基本生活費差額是什麼?

根據《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國家不得對「國民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

因此,當「基本生活費總額」(包括納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超過可減除的「免稅額和扣除額的總和」時,兩者之間的差額可以從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

什麼是基本生活費不課稅

延伸閱讀:【基本工資調漲歷史】民國45年後的薪資調漲幅度與所得、物價對照


113年度的退職所得如何計算?

一次性領取退職所得

  • 退職所得額為0:19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限的金額以內。
  • 半數為所得額:超過198,000元的部分,乘以退職服務年限的金額,但未達398,000元的部分。
  • 全額為所得額:超過398,000元的部分,乘以退職服務年限的金額

延伸閱讀:你知道嗎?領退休金竟然要繳稅!節稅之道幫你整理好

分期領取退職所得

減除金額:859,000元。


2025年薪資多少要繳稅?

根據最新發布的公告,113年度的所得稅(於114年繳納)免繳的門檻已經確定。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將不需要繳納所得稅:

單身且無租屋負擔者年收入未達446,000元,免繳所得稅。
單身租屋族若年收入未超過626,000元,則可享受免稅優惠。
雙薪家庭(無扶養親屬)合併年收入低於892,000元,即可免繳所得稅。
雙薪家庭(扶養兩名6歲以下子女)家庭年收入若未達1,461,000元,則可免稅。


2025年所得稅網路報稅指南

對於未收到或不打算使用稅額試算通知書的納稅人,可以選擇自行進行網路報稅。

報稅過程可透過手機或電腦完成,登入方式共有六種,完成身份驗證後,就能夠下載自己的申報資料。

可用的登入方式包括:

  1. 健保卡。
  2. 自然人憑證。
  3. 電子憑證。
  4. 行動電話認證。
  5. 行動自然人憑證。
  6. 戶號加查詢碼。

登入報稅系統後,即可開始進行申報流程。


年收入低於特定金額的對照表

單身小資族年收入低於 NT$ 408,000
雙薪夫妻(無扶養親屬)年收入低於 NT$ 816,000
雙薪夫妻(扶養2名6歲以下子女)年收入低於 NT$ 1,232,000


2025年所得稅退稅時間安排

每年所得稅的退稅時間分為三個批次,根據申報的方式和時間,退稅的入帳日期會有所不同。

第一批:7月31日

適用對象:在5月10日之前,通過戶籍所在地的稽徵機關提交書面申報的納稅人,或是採用網路申報、線上及電話語音方式完成稅額試算的退稅者。(遇到假日時,會提前撥付。)

第二批:10月31日

適用對象:在5月10日之前,向非戶籍地的稽徵機關提交書面申報的納稅人。5月11日之後,使用二維碼或人工方式申報的退稅案件。(同樣,遇到假日時,會提前撥付。)

第三批:次年1月20日

適用對象:逾期申報的退稅案件,或是那些稅額試算未回覆且經稽徵機關確認可退稅的情況。(如遇假日,亦會提前撥付。)

2025年所得稅退稅常見問題

Q1:2025年的所得稅退稅時間是什麼?
如果在每年的5月10日之前完成所得稅的申報,最早可以在7月31日之前收到第一批退稅(假日會提前撥付)。

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退稅日期分別為每年的10月31日和次年1月底。請務必留意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Q2:所得稅退稅與尾牙抽獎有關嗎?
若在尾牙抽獎中獲得超過新台幣2萬元的獎金,已經預扣的10%稅額將無法申報退稅。

此外,其他類型的獎金,如競賽獎金或隨機抽獎獲得的獎金,也不會計入年度綜合所得中。

Q3:如果所得符合免繳標準,是否可以直接等待退稅?
即使當年度的所得符合免繳稅的條件,仍然需要進行報稅

只有在報稅後,國稅局才能透過系統處理退稅,這樣也能方便未來如需調整資料時的操作。

個人對籌備中之公益機關團體捐贈不得申報列舉扣除所得稅。

捐款給未立案寺廟,為何無法申報列舉扣除所得稅?

隨著對公益事業支持的增加,許多民眾選擇將捐款投入寺廟等宗教機構,但捐款的稅務處理須留意,特別是當寺廟尚未完成合法登記時,捐款者可能會面臨無法在個人綜合所得稅中列報扣除的情況。高雄國稅局針對這情況進行說明,並提供具體範例,幫助民眾了解如何在日後進行稅務申報,以便最大化自己的稅務利益。

自然人憑證是利用非對稱加密技術確保網路上的身分與資料安全。

自然人憑證申請、用途、展期指南│自然人憑證是什麼?有哪些功能技術?

報稅所需的自然人憑證是什麼?使用何種技術功能確保資訊安全?自然人憑證用途多達數十種,該如何申辦?《104職場力》統整自然人憑證申請流程、費用等資訊,並提供常見問題解法,幫助大家安心享受便捷的數位生活。

沒上班卻被申報薪資所得!國稅局教你這招自保

沒上班卻被申報薪資所得!國稅局教你這招自保

民眾查詢個人所得資料時,若發現有未曾任職的公司申報了薪資所得,可能是遭到虛報。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這種情況可能影響個人報稅,建議民眾可向戶籍所在地的國稅局檢舉,以確保自身權益。

中小企業必懂報稅秘訣! KPMG曝這招最高減稅200%

中小企業必懂報稅秘訣! KPMG曝這招最高減稅200%

202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申報即將開始,今年的申報表相比往年有一個重大變動,新增「中小企業增僱及加薪費用加成減除」的租稅優惠專區。會計師提醒:優惠取消了過去經濟景氣指數需達一定條件及增資達一定金額以上的門檻,使其成為常態性優惠,企業自2024年度起即可適用,申報期限至2033年底。

退休金算盤/勞退新制自提免稅 百萬人受惠

退休金算盤/勞退新制自提免稅 百萬人受惠

進入新的一年,事業單位即將申報員工2024年度「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勞保局提醒各事業單位,申報時應將勞工於該年度內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金額,於申報薪資所得總額中扣除,以免勞工多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