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年吞 10 億顆安眠藥,用量世界第一、每年 280 萬人因身心問題求醫,其中不乏金字塔頂端的高階經理人。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表示,在他的門診中,很多都是帶著職場問題而來,最常見的問題是高工時、工作壓力、職場人際關係不睦,以及對工作缺乏興趣等。台灣職場怎麼了?為什麼愈來愈多上班族工作不快樂?
文/吳佩旻 由Cheers授權轉載
穿著筆挺西裝、拿起公事包,準備出門上班,卻在離門口一步之遙跨不過去──這是前香港寶來證券總經理趙士懿的經歷。
多年前,他受到憂鬱症侵襲,成為足不出戶、不接電話、不簽文件的總經理。後來他離開職場,創辦了「用心快樂社會企業」並出了書,倡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足跡踏遍全台 31 所偏鄉學校。
趙士懿不是唯一走不出門的經理人。
當時他的主治醫師、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在她的門診中,約 5% 就診患者是中高階主管。她透露,曾有一位上市櫃公司的總工程師,因長期不堪工作壓力,一天要吃 3 顆安眠藥才能入眠,在心悸、精神恍惚交錯下,有天他進超商拿了東西卻忘了付錢結帳,差點被送進警局。
這些看似「人生勝利組」的成功人士,為何會陷入憂鬱症的漩渦?
「對人生迷惘,是關鍵原因。」詹佳真觀察,這群優秀人才從小就朝著世俗定義的成功不斷往前衝,他們的成就感來源是超越別人,一旦遇到挫折或是當事件發展變得難以駕馭時,心裡常會浮現:「我是失敗者,我怎麼可以輸人?」
她透露,很多成功人士,直到得了憂鬱症之後,才開始重新思考:「這到底是不是我要的生活?」
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也說,他曾遇過一位患者,外表看起來是事業有成的女強人,但其實婚姻出現問題,在工作上仍咬牙硬撐,久而久之出現焦慮、情緒等問題。
不少醫生透露,事業成功的經理人往往是高風險族群,因為許多人基於情面或要強,往往會覺得:「撐過去就好。」當他們在診療過程中情緒潰堤,王仁邦會安慰對方:「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不要想去戰勝憂鬱,人生有高低起伏是很正常的,你是真實的人,又不是機器人!」
王仁邦指出,「這群人面臨的不只是生理或心理出狀況,更多是生命議題。」中年的職涯困惑包括是否高不成低不就、考慮轉職、提早退休,看似是生涯抉擇,但他透露,真正的難題是這一代身處「夾心餅乾」的角色:一方面要承受奉養年邁父母的艱辛,另一方面要接受自己的體力明顯下滑,常會因力不從心而感到挫折。
然而,這群高階菁英發出的求救訊號,只占當今的冰山一角。
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2020 年度因身心相關疾患就醫的人數高達 288 萬人,約占人口數 13%,等於每 8 人就有 1 人曾因身心狀況求醫。
從衛福部公布的數據也可看出,國內精神科診所愈開愈多;截至 2016 年,精神科診所共 481 家,10 年大增近 8 成。儘管因為健保總額預算支付制度,近年已趨近飽和,但需求之大仍無法忽視。
「事實上,還存在很多的黑數!」王仁邦認為在所有受身心困擾的人當中,實際曾就診身心科的比例大約只占不到一半,因為許多人會擔心他人的眼光不去就醫、或不清楚問題根源,而跑去求助腸胃、心臟、家醫科。
根據 Cheers《2023台灣企業員工福祉大健檢報告書》調查,在超過 2,600 人的填答中,將近 20% 工作人曾因工作壓力,求診身心科或相關醫療。相當於 1,000 萬就業人口中,每 5 人就有一人曾面對過身心上的難題。
王仁邦進一步提出另一項佐證,「台灣人吃安眠藥的人數是東亞最高,東亞又是全世界最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1 年有高達 441 萬人使用安眠藥,相當於每 5 人就有 1 人用藥。
王仁邦表示,在他的門診中,20~40 歲占比最高,很多都是帶著職場問題而來,最常見的問題是高工時、工作壓力、跟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不睦,以及對工作缺乏興趣,不斷換工作。
如同看不見的病毒般隱隱擴散,但每一個人病因各不相同,它影響的不僅是個人生活,更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不快樂的員工,怎麼會有高效、創新的企業?
曾任 Dyson 中國電商副總裁、現為光與鹽管顧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的陳淑芬分析,原因可能在於國際局勢的惴惴不安,從烏俄戰爭、新冠疫情,甚至地震、經濟環境及政治的變動等,有太多事情令人無法掌控,這些都是不安、焦慮和壓力的來源。
另一方面,市場的快速變動、科技的指數發展,造成工作量及工作複雜度愈來愈大,每個人像忙著團團轉的倉鼠,一不小心就會被離心力甩出原本熟悉的世界。
陳淑芬指出,如果壓力是一個除法公式,當負擔除以能力,就會得到壓力值。當工作的專業及私人生活的負擔,遠遠超越個人當下的能力,就會有很大的身心困擾。
「社群網路的快速發展,也在無形中推了一把。」曾任 Yahoo 台灣諮商心理師、知名九型人格講師廖偉玲指出,在動盪的局勢下,人們需要更大量的心理安全感,但隨著社群平台興起,卻加劇人們的孤獨感跟憂鬱。據美國統計,2021 年國人平均跟朋友相處時間驟減 58%。
她表示,現代社會人手一機、也讓人產生資訊焦慮:「許多公司都強調薪資透明化,這反倒可能讓工作人陷入焦慮,擔心自己沒有做出最好的選擇。」
這一場原本屬於「我」的心理戰爭,隨著人數不斷擴大,企業開始意識到,這是「我們」應該要一起共同解決的課題。員工身心已從私領域變成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
去年,《Cheers》針對兩千大企業人資長進行調查,員工身心是企業優先關注(78%)的 DEI(Diversity 多元、Equity 平等、Inclusion 共融)課題。
多年前政府將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協助方案)從美國引進台灣,並在 2013 年明定《職安法》:「雇主為保護勞工身心安全之事項,應妥為規畫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
企業打造友善工作環境已從“Nice to do”走向“Must do”。
翻開 104 人資學院薪資福利調查報告,2022 年已有 24% 企業提供員工心理諮商協助,與 2018 年相比提升了 6%。包括機場捷運、台灣高鐵、漢翔工業、鼎泰豐等企業,如今皆設有體制內的心理諮商師。
身為高度環境變動的科技業,更積極投入資源。例如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和陳怡蓁夫婦,曾邀請榮格心理學派大師克許(Thomas B. Kirsch)首度訪台,為高階經理人進行為期 3 天的諮商引導。
軟體公司鈦坦科技則長期在內部開設正念工作坊,每個月固定讓同仁從正念練習中,平衡工作壓力與人際溝通。
曾一對一指導逾百位上市公司與新創 CEO 的企業顧問林妍希也分享,她認識的一家 AI 公司董事長,在公司創立的第一天就設立「健康長」、「藝術長」,請來台大主治醫師每週到公司為員工解決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藝術長則是聘請北藝大教授,負責定期為公司設計藝文活動。
她認為,企業與時俱進、建立一個讓人可以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將有助於人才發揮潛力與成長。
陳淑芬也不約而同表示:「『快樂工作』是企業求才、留才必須具備的條件。」她指出,唯有身心健康的員工才能為企業注入活力和創新,有永續的人才、才有永續的企業,DEI 將決戰企業未來競爭力!
(原文標題:年吞10億顆安眠藥、每5人就有1人就診身心科,台灣人工作為何不快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