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作者到30歲上下的時候,似乎職場對他們的期待就變成「要有管理經驗」才能維持競爭力,難道沒帶過人,真的在面試轉職時都會吃虧嗎?
Maggie從大學畢業後,也陸續在科技產業內換過了幾個行銷工作,但工作內容主要是執行業務並沒有肩負管理責任。她做事明確果斷的風格跟使命必達的態度,總是能夠獲得主管跟客戶的肯定,她也一直以為自己應該可以一直朝著精進個人領域專業的路邁進。
然而,在邁入30出頭歲的年紀,她慢慢發現近來的幾次面試機會,都會被問到是否有管理人的經驗?
但她老實說沒有管理人的經驗後,面試也往往就不了了之。她也不禁懷疑起自己的認知,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一定要有管理經驗才能持續維持職場競爭力?
每個人從初入職場到累積了多年工作經驗,很少有人的工作完全與「管理」或「帶領」人無關。這又怎麼說呢?
即便是行銷公司最初階的人員,也多多少少有「管理」、「帶領」人的經驗。先問問自己:「你有在專案中管理過廠商嗎?」
無論是設計、場佈、音響、燈光廠商,管理專案進度部分的你,負責接洽的廠商其實就是你的「管理」經驗之一;或是「你是否有教導實習生或公司新進同事的經驗?」無論是告訴他們怎麼樣下關鍵字廣告、怎麼樣優化廣告預算配置、怎麼樣提案,這可能就是你的「帶人」經驗。
那麼,面試官問有沒有「管理」、「帶領」人的經驗,到底是想要問什麼呢?說穿了就是想要確認你的個人「影響力範圍」。
「影響力範圍」包括個人可以掌握的人預算、資源與可以完成的專案的規模,影響力範圍越大其中所包含的人、事、物的複雜度也越高,承擔的風險與責任也越大,而這樣的人才也越稀少。
一線主管可能手下帶1到10個人,二線主管可能會管到20人或是跨區域的屬下,但業務單位跟區域單位的主管、公司總經理、跨國企業的CEO,管的可能是上百、上千人或數十萬人,影響力範圍越外擴,也加重了每一個決策所承載的重量。
或許,這樣的職人可從加強影響力範圍內的其他面向著手,例如:增加負責專案規模、預算規模與資源調動的複雜度,或是可影響到的決策範圍的人數。
隨著在專業領域的經驗和技能累積,同時增加自己可以對話的利害關係人的數量和質量。
舉例來說,本來負責為期半年的專案,擴大範圍到一整年的專案,本來服務年度預算100萬的客戶,變成預算500萬的客戶;或是本來只會單一領域的技能,藉由轉調、自我學習獲取另一個新領域的技能;甚至是本來多是跟平行部門開會,藉由職權和技能的提升,跟公司主要策略規劃的主管開會、一通電話就可以聯絡到有決策權的關鍵人物,這些都是影響力範圍擴大的實際範例。
以後,無論面試被問到是否有管人或帶人的問題,或是在職涯規劃的自我檢核上,都可用影響力範圍的概念出發,讓自己成為可以持續影響他人的職場發光體,也讓職涯修煉可以更有目標跟方向感。
(原文標題:30歲的她面試總沒有下文,只因從沒有「帶過人」—當到了某個年紀,一定要有管理經驗嗎?)
【關於方格子】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在104發表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各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
方格子網站 方格子臉書粉絲頁
《104職場力》轉職三部曲:
104人力銀行,給您更多【職涯服務】
工作快找:最多職缺,線上編輯履歷,一鍵應徵超方便
履歷診療室:給有履歷的你,24 小時免費線上履歷健診,與前輩聊聊
職涯診所:各種職場上的疑難雜症,快上 104職涯診所 發問諮詢
找公司:協助求職者了解公司薪水排行、評價、福利,找到心中的好公司
學習精靈:找到職業必備技能,提供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室共學社群!
職業適性測驗:分析你的性格優勢,推薦跟你個性最速配的工作
一對一職涯諮詢:求職障礙、轉職焦慮、升遷瓶頸,資深顧問帶你走出職涯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