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壓力與高協作需求的職場中,「情緒智商」已成為決勝關鍵。即使履歷再完美,若無法展現情緒連結與同理心,仍可能在面試中被淘汰。從NASA挑選太空人的面試技巧,不只看見菁英選才的高標準,也能學習在日常職場中,如何展現情緒覺察與有效溝通。本文節錄自《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那樣生活?》。
文/查爾斯.杜希格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1980年代,NASA的精神科醫師泰瑞斯‧馬奎爾,每年負責篩選數千位申請成為太空人的人選,他必須評估申人選的心理層面是否準備好面對太空生活的壓力。除了原本NASA已設定的超高標準之外,還開始篩選另一項條件「情商」,因為情商高的人知道如何建立關係,同理一起工作的人,還能調節自身與周遭人的情緒。
馬奎爾認真鑽研心理學期刊。此外,NASA的工作需要他定期參加學術會議,有機會聽到普羅文等學者分享最新的研究。馬奎爾因此在回顧二十年間的太空人面試錄音時,留意到關於非語言表達的新興研究,以及心情與能量的重要性。他心想,不知有沒有什麼洞見,可協助他透過應徵者的嘆氣、咕噥、輕笑與語調,評估他們的情商。馬奎爾開始一邊聽錄音,一邊盤點申請人如何用說話以外的方式表達情緒。
馬奎爾最後注意到面試錄音的一個面向:有時他會在面試時發出笑聲,而有些申請人(最終成為優秀太空人的那幾位)往往會匹配他的心情與能量。馬奎爾輕笑時,那些申請人也輕笑,即便馬奎爾沒講什麼好笑的話。馬奎爾捧腹大笑時,他們也在大笑。馬奎爾沒有感到那些笑是在奉承,因為實在太自然、太隨機,聽起來像是誠摯的反應。此外,馬奎爾還記得那些時刻,他感到放鬆與被理解,拉近了與申請人的距離。
此外,另一些申請人(其中許多後來成為NASA較不成功的選擇),錄音中馬奎爾在笑的時候,那些人也跟著笑,但心情與能量程度相當不同。馬奎爾笑得很厲害時,他們只是輕笑。當馬奎爾只是笑一下,他們則大笑出來。馬奎爾重聽錄音時,不禁感到那是在拍馬屁。他們知道該跟著笑(這是基本的社交禮儀),但只是做做樣子。
馬奎爾列出清單時發現,除了笑以外,其他所有類型的情緒表達也出現相同的模式。在某些錄音中,當馬奎爾提及某種情緒,申請人的非語言表達會匹配或背離他的情緒—包括語調的變化、語氣與語速、哼哼哈哈等聲音。這一類的「語氣詞、語調、姿勢、手勢與面部表情」,馬奎爾日後向NASA的長官報告:「可能是資訊的金礦。」非語言線索是訊號,暗示某人是否真心想要連結、是否擅長連結,或是不認為情感連結是重要的優先事項。馬奎爾推測,如果人們面試時有辦法以這種方式連結,也將擅長在太空中和同伴齊心協力完成任務。
馬奎爾因此決定在下一輪面試嘗試新的作法。他將在每一場面試中,刻意表達更多的情緒,接著請申請人描述自己的情緒生活。此外,馬奎爾將變換自己的心情與能量值,好觀察申請人是否跟上。
幾個月後,馬奎爾走進房間,準備面試太空人申請人A。A年約三十五,頭髮整齊,制服筆挺,體能合格,擁有大氣化學的博士學位,還有十五年的海軍模範服役紀錄。換句話說,這是個挑不出毛病的NASA太空人人選。
馬奎爾走進房間時,假裝不小心把手上的文件撒得滿地都是(他是故意這麼做),撿起文件時,提到自己的領帶是兒子送的—一條圖案是五彩氣球的亮黃色領帶。馬奎爾解釋,兒子堅持他今天一定要戴,「搞得我像小丑!」馬奎爾說完後大笑。A面露微笑,但沒跟著大笑。
在面試過程中,馬奎爾請A描述人生中的困難時期。A說大約在一年前,他的父親死於車禍,全家人大受打擊。他向牧師傾訴自己有多難過,逐漸發現所有他懊悔沒告訴父親的事。A替這一題提供完美的答案,既真誠又脆弱。他探索自己的情緒,但不會沉溺其中。這個回答完全符合NASA尋覓的太空人特質。如果是早幾年,馬奎爾會給他打高分。
然而這一次,馬奎爾繼續試探,講出自己的姊姊也意外過世。馬奎爾一邊講,聲音開始顫抖。他聊起姊弟小時候的相處,講姊姊對他有多重要,明顯表露難過的情緒。
幾分鐘後,馬奎爾請A描述自己的父親。
「他人很好。」A回答:「他對每個人都很親切。」
A只說了那些,就等著回答下一題,沒有進一步闡述或描繪父親的人格特質,也完全沒問及馬奎爾的姊姊。
A最後沒選上太空人。馬奎爾告訴我:「我感到他顯然不是最具備同理心的面試者。」或許A不喜歡談論個人生活。或許父親才剛去世,他的心太痛,還沒準備好聊這件事。這兩種可能都算不上是性格缺陷—但顯示出A較不常與人產生情緒連結。此外,也不光是這樣就造成A落選,「這只是一部分原因。」馬奎爾表示。NASA掌握大量的合格人選,有挑挑揀揀的餘裕。「我們需要菁英中的菁英,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情商特別高的人。」
幾個月後,另一位申請人B來面試。馬奎爾走進房間時,再次讓文件散落一地,又講了同樣的領帶笑話。B跟著馬奎爾一起大笑,還立刻起身幫忙撿文件。馬奎爾請B描述人生中的困難時刻,他講起某位朋友過世了,但又說自己在人生其他方面都算幸運:雙親還健在。此外,他十九歲結婚,至今仍深愛著妻子,幾個孩子也健健康康。接下來,馬奎爾提到姊姊過世的事。B開始問他問題:你們姊弟感情很好嗎?你的母親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直到今日,你還會想起姊姊嗎?B描述朋友過世好幾個月之後,他還會夢到兩人在聊天。馬奎爾告訴我:「他顯然想知道我經歷了哪些事,也分享自己的經驗。」B後來選上了太空人。
馬奎爾最終設計出面試時要注意的檢查表:應徵者如何回應讚美?如何回應質疑?他們如何描述被拒絕與孤獨的經驗?馬奎爾把題目設計成評估應徵者的情緒表達:他們什麼時候最快樂?有沮喪的時刻嗎?馬奎爾仔細觀察應徵者回答時的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留意他們的姿勢看起來是緊繃或放鬆。應徵者看起來在邀請他進入自己的世界嗎?他們是否展現連結的意願?
每次馬奎爾詢問相關問題,在應徵者回答之後,他自己也會回答同樣的問題—表達開心或後悔之情,而且一定會展現憤怒、喜悅或不確定。接下來,他仔細觀察應徵者是否試圖匹配他。是否跟著微笑?有沒有安慰他?「幾乎所有的太空人人選都具有強大的認知基礎。」馬奎爾日後寫道:「然而,僅有少數人在情感層面具備強大的覺察或敏銳度。」
太空人人選實際上展現了哪一種情緒,重要性不如他們是如何表達的。有的人一下子便很熱情;有的人則偏文靜,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否留意到馬奎爾的情緒展現,表現出相同的能量與心情。對有些申請人來講,這有如吃飯、喝水一樣自然;其他人則是學著這麼做。還有些人根本沒做到。這樣的差異協助馬奎爾篩選並猜測,哪些人容易與人產生情緒連結,哪些人則在壓力升高時,可能封閉自己,或是容易武裝起來、增強敵意。馬奎爾向NASA的指揮部報告:「有些人具備的敏感度與同理心,讓他們搶先意識到人際問題,也更能有效地處理。對這樣的人來講,長期待在擁擠的太空艙裡,整體而言壓力較小。」
NASA選出一九九○年梯次的太空人時—一共五女十八男,其中有七名飛行員、三名物理學家、一名醫師,馬奎爾已經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特質:申請人是否明確展現試圖配合他的心情與能量?如果是的話,這名申請人八成會認真對待情緒溝通。
對於沒有要徵選太空人的我們來說,這套架構也能派上用場。某個人到底在生氣、苦惱、沮喪或被惹毛,還是這些情緒全部混雜在一起,我們很難百分之百地準確判斷,可能連當事人也不知道。
也因此,與其試圖解讀某個人的確切情緒,還不如留意他的心情(這個人感到正面或負面?),以及能量狀態(他們處於高能量或低能量?)。接下來,再專注於匹配這兩種特質—或是萬一匹配只會讓緊張的情勢雪上加霜,那就展現你聽見對方的情緒,你懂他的感受。你要明確表達你在努力理解他的情緒。此外,表達自身情緒時,也要留意對方如何回應。他們是否嘗試匹配你的能量與心情?這項技巧威力強大,已有客服中心正式採用。為了協助打電話進來的顧客感覺被聽到,有的客服中心會訓練接線人員配合顧客的音量與語氣。Cogito公司開發的軟體藉由螢幕彈出的視窗,提示客服接線員加快說話速度或慢下來,讓聲音興奮一點,或保持跟顧客一樣冷靜(採用這套軟體的企業告訴我,接聽客服電話變得更順利—只要打電話的顧客不知道,其實是電腦告知接線員該如何講話)。
當我們匹配或承認另一個人的心情與能量,便是在展示我們想理解他的情緒生活。這樣的好意會轉變成同理心,更容易討論「我們有什麼感受?」。
節錄自:大塊文化《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那樣生活?:當個超級溝通者,解鎖與他人連結的祕密語言》/查爾斯.杜希格 著
【快訊】2025職涯博覽會擴大舉辦!與200家企業人資面對面,免費報名>>
工作快找:最多職缺,線上編輯履歷,一鍵應徵超方便
My104:到會員中心快速編輯履歷、查看應徵成效分析
履歷診療室:給有履歷的你,24 小時免費線上履歷健診,與前輩聊聊
職涯診所:各種職場上的疑難雜症,快上 104職涯診所 發問諮詢
找公司:協助求職者了解公司薪水排行、評價、福利,找到心中的好公司
學習精靈:找到職業必備技能,提供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室共學社群!
職業適性測驗:分析你的性格優勢,推薦跟你個性最速配的工作
一對一職涯諮詢:求職障礙、轉職焦慮、升遷瓶頸,資深顧問帶你走出職涯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