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經濟日報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多家外媒報導,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日產(Nissan)正進行合併協商,並傳出鴻海(2317)集團出手搶親,已派出團隊前往法國,與日產最大股東雷諾汽車協商,要買雷諾手上持有的日產逾三成股權,並取得日產控制權,粗估金額達新台幣數百億元。
若鴻海搶親成功,將是台灣首度掌握國際汽車品牌控制權,並助力鴻海集團電動車布局,同時牽動全球汽車產業版圖變化。鴻海集團昨(18)日未發表評論。
延伸閱讀:盤點20大職場必備AI工具!專家:未來9成工作者都須懂AI
綜合外電報導,日產最大股東雷諾傳持開放態度。這家法國車廠和日產是長期結盟夥伴。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日產深陷危機,但雷諾不願再向日產注資,迫切希望日產自己找到壯大的方式。任何協議仍需獲得雷諾點頭。
鴻海收購日產股權成敗,不僅牽動電動車布局,更攸關全球汽車業版圖變化。
日產與本田均證實,正討論包括合併等合作事宜。本田執行副社長青山真二表示,本田正在考慮各種選項,包括合併、資金結盟或是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來運作等。
業界指出,本田、日產分別是日本第二和第三大車廠,去年合計生產740萬輛車,一旦合併,將創造出市值約520億美元的汽車製造巨擘,躍居世界第三大汽車集團,是飛雅特克萊斯勒與PSA在2021年合併後創造Stellantis以來,汽車業最大合併案。一旦最後鴻海取得日產股權,上述「本田-日產」合體打造的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也將不會出現。
原因 | 緣起 | 合作形式 | 鴻海搶親 | 市場反應 |
---|---|---|---|---|
全球車市低迷、電動車轉型陷入困境、中國大陸對手來勢洶洶 | 雙方今年3月為了分攤龐大的研發成本,宣佈合作開發電動車,因而愈走愈近 | 本田執行副社長青山真二表示正在考慮各種選項,包括合併、資金結盟或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等 | 傳派出團隊前往法國,與日產最大股東雷諾協商,要買雷諾手上日產持股 | 日產股價18日收盤暴漲近24%,包括雷諾在內的歐洲汽車股也同步上揚;本田收跌逾3% |
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鴻海集團今年春已向瑞穗銀行表達有意收購日產,做為推動電動車策略的一環。 報導還說,持有35%日產股權的雷諾,想要把這些持股賣給鴻海。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鴻海已接洽日產,希望取得控股權。知情人士向彭博透露,鴻海是有意收購整個日產公司,而非只是想收購日產的工廠和設備。
消息激勵日產股價18日收盤暴漲近24%,包括雷諾在內的歐洲汽車股也同步上揚。
據悉,鴻海由曾在日產任職33年的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率隊,現正與雷諾溝通。這是鴻海集團繼2016年時任董事長郭台銘宣布以3,888億日圓,當時換算逾新台幣1,100億元收購日本百年企業夏普後,再次出手收購日本重量級企業。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
卡位年後轉職潮,企業蠢蠢欲動。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1月全站標註「年後上班」的工作機會數已達2.2萬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0%,其中,客服/門市/貿易類最受求職者青睞。104人力銀行推出「個人薪資情報」服務,從50萬筆薪資料中,提供個人薪資落點建議、職務市場供需情況、談薪目標薪資與建議三大幫助,幫助求職者轉職時爭取理想薪資。https://tw104.pse.is/6yrqt6
配合農曆春節假期,財政部表示,去年第4季按季查定課徵的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今年元月按月課徵的特種飲食業營業稅,繳納期間皆延後到2月14日至24日,約28萬家查定課徵營業人受惠。
2025年展望新局,壽險業持續壯大業務團隊,紛紛透過業務制度改革、校園徵才、鼓勵斜槓等方式,爭取新血加入,而六大壽險公司也提出2025年增員目標人數,總計達21,100人。
航空業年終獎金破紀錄。台灣虎航(6757)昨(14)日公布平均年終獎金12.8個月,最好上看17.4個月,改寫航空業發放新高紀錄。
年終獎金開獎了!104人力銀行調查,2024企業平均發放1.12個月年終,其中金融業奪下13連霸。除了長榮海運員工再度「被錢砸醒」,年終獎金平均20個月;台灣虎航最新宣布年終獎金平均12.8個月,創下航空業最高紀錄。究竟全台年終領多少?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最新資訊及年終獎金懶人包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