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0.09.07 | 3843次觀看

別再「依公司規定」,讓別人為你打破規則|職場必修課

文/東東 原文出處

「可以跟老闆說這個嗎?」
「可以跟主管唱反調嗎?」
「公司規定這樣不就是該遵守嗎?」

面對職場,有太多學校沒有教的事情。剛踏出學校進入社會時,除非早已做足功課,如果身邊沒有願意提點的前輩朋友,還真會有點茫然無措。其中一個非常重要但學校不一定會教的問題是:

「守規矩?Or not?」



守規矩?不守規矩?It's a question

比方說:

向一家公司求職時,是否要遵循該公司的人員招募規則?
(例如只能寄履歷到特定信箱、履歷只能用限定格式、面試只能在那些時段)

談薪水待遇時,是否直接依照該公司的相關規定?

跟合作廠商或客戶協作專案時,是否要盡量不違背對方的操作慣例?

除了明文規範,聽說也有許多潛規則,是否要一一摸清小心不要誤觸?

答案當然不會如同「是,要遵守!」「不是,都不要遵守!」這樣簡單明瞭,正確答案是「依當時情況而定」

嗯 … 這不是廢話嗎?


社會不是學校,不是一個已控制好變因的單純環境,在一個多方利益角力又變動快速的環境裡頭,不像學校裡的考試總有標準答案,沒有上天下海都適用的原則,幾乎都得「依當時情況而定」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到底要依什麼而定?


重點不是守不守規矩,而是先搞清楚規矩背後的理由

一般而言,規則之所以會被制定自然有其對應的理由,例如依據碩士學士、依據國立私立來給薪也許是為了降低投資錯誤風險、某些作業程序則是為了避免人為疏失、有些 SOP 則是為了便於管理;但是除了這些理由之外,每件事情的背後一定有相比於守規矩更重要的目標,例如找到合適的人才、最大化公司的產出或專案的效益、確保客戶有優良體驗等。

目標才是重點,不是規則,規則只是用來達成目標的手段。
目標才是重點,不是規則,規則只是用來達成目標的手段。
目標才是重點,不是規則,規則只是用來達成目標的手段。



達成目標,而不是遵守規則

把目光放在目標上,不要受限於規則,規則是可利用的工具而不是限制;

當規則對達成目標有利時,遵守它,不利時,設法打破它。

遵守規定很簡單,照做就好,但要打破規則時就需要有一個好理由;

如果我們可以說出一套有條有理有憑有據的說法,就算最終不被採納,也能增加我們自己被看到的機會,同時也能讓主管老闆知道:「我們不是一個只能執行交辦事項的勞工,我們是一個能獨立思考並掌握全局的夥伴。」



打破規則應該是經過理性計算後的行動

要做一件非常態的行為,就有風險。

以打破規則這件事來說,風險是會被檢視、被質疑、被等著看笑話,而風險對應的收益是一個機會,一個讓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機會,一個表現的機會。

評估風險和收益,決定打破 or 不打破?

想打破規則時,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眼中想要達成的目標是否能夠打動決策者? 你是否能給他一個比守規矩更大的誘因?

如果你想要達成的目標根本無法打動對方,當然會被打槍。這會逼著我們不得不去觀察周遭,去思考分析,去設身處地,並讓自己跳脫既有框見的限制,從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眼前的情境;透過一次又一次經驗,我們會培養出更好的思考能力、同理心、以及掌握重點的能力,而這一切,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乖乖牌怎樣都學不到的。

假設你不想當個職場乖乖牌,

第一步:讓別人"讓"你打破規則

第二步:讓別人"為"你打破規則



規則是工具、是手段,不是限制

寫這篇文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句話。

掌握目標、掌握規則背後的理由、掌握當時環境的各種因素,然後決定是守規矩比較好?還是打破規則比較好?

最後講個比較暗黑的,當大家都守規則,只有你總是設法打破規則,那你就會被看見、被記得;而當別人真的讓你打破了幾次規則,你就會讓人覺得特別。

被看見、被記得、被覺得特別,重要嗎?

但當然這有風險,如何打破規則而不讓人覺得你只是個幼稚搗蛋鬼?如何打破規則還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那就是得做到那幾件事:掌握目標、掌握理由、掌握當時環境的各種因素。



延伸閱讀:
有什麼做什麼,其實是職場上最可怕的事
菜鳥生存術-30個職場地雷,拜託你安全跨過去|觀點
過了30歲一定要知道的8大職場定律: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早晚要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