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是讓產品經理能夠有條不紊的完成產品相關工作的指導原則與思維方式,這種習慣要如何養成?而身為產品經理,如何才能開發出一款「好產品」?作者從使用者需求、使用者體驗及商業模式等3要件分析。
文/夏松明(PM大叔)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如果要說明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的回答會是──「產品思維」能力!
用一句話來說明,「產品思維」就是讓產品經理能夠有條不紊的完成產品相關工作的一種指導原則與思維方式。
身為產品經理,「產品思維」是一個很重要的素質,因為你每天都要做很多小決定。如果你的大腦不能自動提醒你找到自己的目標,你可能做出糟糕的決定。如果你沒有深入思考接下來要解決那些問題,你就會設定糟糕的目標。如果你還沒認真考慮和評估目標就倉促執行工作,那就代表你沒有展現「產品思維」。如果你很專注地進行一項令人期待的解決方案或技術,卻沒有把它與它要解決的問題聯繫起來,你也沒有展現「產品思維」。
雖然產品經理相關的工作技能可以在網路上輕易取得,然而「產品思維」所涵蓋的邏輯思考、認知方法及科學觀念等知識卻很難在公開場合可以獲取。原因在於「產品思維」不僅要求產品經理對使用者要有足夠深刻的理解及看法、更需要對產品的範疇與定義拿捏得宜,以及如何隨時做好產品迭代的思維與應變。
因此,作為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產品思維」的養成過程需要長期刻意的訓練累積,而難以速成。
那麼,要如何養成「產品思維」的習慣呢?我會建議,在每次新產品開發專案立案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值得解決嗎?」或是「我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把這些問題寫在便利貼並貼在螢幕上,以便經常看到它。經過反覆的試煉之後,就能培養出自然的習慣。總之,建立「產品思維」可以幫助產品經理做出更好的決定。
什麼樣的產品才算是「好產品」?
「好產品」的標準為何?該如何定義呢?
如何才能開發出一款「好產品」?
對大多數的產品經理來說,能夠做出一款「好產品」肯定是其職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廣義來說,一個「好產品」,必須包括它的生產過程、創造歷程,以及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商品;它是一個創作的藝術品?還是一個在市場上被不斷銷售的產品?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才算是「好產品」?一個「好產品」該涵蓋哪些條件呢?我的看法有以下三點:
同樣可以用來打電話、發簡訊、上網使用App的智慧型手機,A牌可以賣到新台幣五萬元之譜;其他品牌只需要五千元左右就能買到,各自都有支持或選擇該產品的理由,這也印證了「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道理。因此,所謂的「好產品」指的是,顧客要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而已,而是產品本身所帶來的「價值」。對產品經理來說,他們要的是幫誰來幫他們解決痛苦(pains)的問題?誰來協助他們完成工作/任務(Jobs-to-be-done)?以及誰來幫他們「創造價值(value creation)」?
所謂的「使用者體驗」就是從顧客或使用者端蒐集資訊之後再進行設計,並不斷獲得反饋來進行修正。例如:要設計一款盲人專用的拐杖,就必須實際蒙上眼睛模擬走出門買東西;要了解一般四口之家需要多大空間的後車廂,就應該實際訪查或觀察這些家庭的需求,並且親身體驗之。
對產品經理來說,自己就是該產品的代言人,必須對「使用者體驗」保持熱衷。不見得你要成為該產品的使用高手,但是你必須要時時去測試產品,和使用者交流並且得到回饋(尤其在產品開發初期)。整體而言,使用者體驗設計可以讓產品與服務超越單純比較功能規格的產品設計思維。
過去常見到許多極富創意的好點子,最終皆因缺乏商業模式而無法形成產品,即使是已經營運的產品服務,也難逃倒閉關門。以家事清潔服務為宗旨的Homejoy就是一例,其基本商業模式與 Meta、Google 等以經營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的企業有所不同,Meta、Google可以一開始沒有獲利,直到使用者成長到某個數量等級以上,才會產生巨大價值,Homejoy 狀況則不同,利潤不是靠流量廣告,而是從每筆交易而來,一筆打掃交易虧錢,一百筆則會虧損一百倍。因此,基本核心商業模式沒有獲利時,盲目擴張規模並沒有太大意義,然而 Homejoy 卻把自己當成是Meta或Google,不斷催眠自己,「只有用戶成長才重要,不用急著馬上獲利。」Homejoy最終導致停業收場。
所謂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指「人流」、「物流」及「金流」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圖1-1):產品要賣給誰?誰提供產品給公司?公司該付錢給誰?誰又該付錢給公司?更重要的是──產品是否有符合顧客所需要的「價值」。產品經理在設計開發產品時,除了考量到使用者的需求之外,更必須要思考該產品的「商業模式」。
對於一些設計上較不同於一般使用習慣的產品,第一次使用的體驗感受會大幅度影響使用者的之後的使用意願與喜好度。如果必須反覆的回想、嘗試、犯錯、再嘗試,那麼下次使用者可能會選擇使用其他產品。
是以,產品經理要做出「好產品」的基本原則,就是必須將產品相關的大小事當作自己的事,也就是所謂的「所有權(Ownership)」,唯有全心全力聚焦在新產品開發流程上,方能引領新產品團隊做出「好產品」。
節錄自:時報出版《打造產品經理黃金身價的10堂課:PM從0到1實踐指南/夏松明 著 》
你是搶手的數位人才嗎?104有超多寶藏職缺等你探索⮕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