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面試時要展顯哪些特質和能力,才能獲得面試官青睞呢?作者分享面試產品設計師(4年以上經歷)時會觀察的6個重點,包括:溝通表達能力、具備軟硬技能、能在商業和用戶價值取得平衡、具備驗證設計成效的能力、具備設計驅動的行動力,以及對產業有了解及見解,分析面試官會怎麼問、推薦的回答架構。
文/Jo Chang
每到農曆年過後,職場紛紛開始騷動,許多人開始尋找下一個工作機會,也開始在求職網絡上看到各種設計職缺,感覺求職的市場非常活絡熱鬧。
在經歷了半年多的面試官人生之後,累積了一些觀察和洞見,想藉此在這個熱鬧的轉職季節,分享我認為的理想候選人該具備的幾個要點,雖然面試相關的議題,已是老生常談,很多職缺敘述也都寫得很清晰對於人才的最低要求或加分條件……等,但我希望能夠透過自身經驗和實際案例,更清晰的提供給正在準備面試的設計師們,關於面試官們期許在候選人身上看到哪些特質和能力,順利獲得理想合適的工作機會。
註:作者特別說明,協助面試的職位條件要求是需有4年以上做過線上產品經歷的設計師,文內提及內容或許不適用於全部產業和不同資歷的職缺,若有偏頗遺漏之處,歡迎補充或指教。
我們公司是來自歐洲的旅遊電商(礙於公司條款,不便公開透露),我目前在上海分部擔任產品設計師,主要任務是將全球產品在地化,目的在於拓展當地市場。
約莫在兩年前加入了這間公司,當初經歷了5輪面試,從招募專員的英文溝通和工作能力過濾篩選、兩輪設計能力考察、on-site設計白板挑戰到最後公司DNA文化訪談,每一關都有考察的目標和衡量標準。
猶記我當初對於整個面試過程,有著非常好的印象,主要在於每次面試之前,招募專員會跟我大略提到後面幾關考核的重點,結束過後,他也都會再跟我約一輪電話訪談,聊面試官對我的看法和可以進步的地方,有種面試順便得到滿滿的「乾貨」(學習),賺到的感覺。
時光快轉,如今我成為了那位考核別人的面試官角色,而我主要負責的部分在考察設計能力和on-site設計白板挑戰,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對於人才錄取的考量標準在於這個人的能力和特質是否能夠在我們公司取得成功,實現自我理想,看得出「care people」的公司文化,而不單純是看這個人能夠幫公司增加多少獲利或是付出多少貢獻。
另外,公司對於面試官的要求和訓練算是蠻完善的,首先需要經過招募專員的訓練和旁聽面試過程,每次面試完畢,需要(建議)在8小時內寫完feedback和決定是否錄用,最後全部的面試官需要一起開會,公開自己的錄用決定以及原因,了解彼此想法後,再決定是否錄用候選人,這無疑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可見公司對於人才錄取的謹慎,但同時,也可以看到了其他面試官所側重觀察的要點。
這半年多當面試官的期間,經歷了將近10幾場面試,綜合了自己的觀察和集結其他面試官所側重的面向,我列出了以下我認為理想候選人該具備的主要6個要點:
幾乎每一類型的職位要求,或多或少,都會強調「溝通能力」,而產品設計師這種跨領域合作的角色,更是如此。如何在工作過程中,有效率的將自己想法表達出來,用具象的案例輔以說明,讓團隊成員或是利益關係人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在面試階段,我們在觀察溝通能力上,會分成兩個層面考察:
單場面試大概都是45~60分鐘,包含自我介紹、工作經歷、專案分享,再加上額外的Q&A時間,其實分給每一部分的時間都很緊迫,而我發現很多候選人會從很小的細節開始講起,尤其在專案分享上,譬如:「這個專案為何是解決A問題,因為A問題是在公司策略決定下產生的,所以A問題被列為首要優先級……」過了10分鐘後,我還是不知道這個專案到底是在幹嘛。
包含細節是好事,代表對專案了解深刻,但由於面試官平時也要工作,非常有可能,在面試一結束,就對剛剛那段「細節很多」的對話,有著模糊不清的記憶了……
所以若候選人能夠幫忙面試官「畫重點」,面試官會非常感激涕零。
那要怎麼畫重點呢?候選人除了正面給予答覆之外,在講述細節時,有一個方式蠻推薦大家的,叫做STAR(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s),相信大家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分享文章。它主要概念就是結構化你的回覆,尤其面試問題牽涉到過去專案和自己經歷。
簡單來說,就是你的答覆會包含以下幾個項目:
我在經歷面試也都會以這樣的方式,應答有關自己過去經歷的問題,譬如當我被遇到這個問題:你在工作過程中,是否有遇過什麼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
我的答覆會是:
結構 | 回答範例 |
---|---|
首先正面的回覆 | 我自己遭遇到比較有困難的點是跨組、跨時區的合作溝通不易,不過我透過圖像的方式,讓溝通變得有效率,大幅改善了這個問題, |
開始講故事給面試官聽 | 那舉個實際案例好了, |
Situation 情境 | 曾經與位在歐洲總部的2個負責金流支付的團隊合作,我們的角色主要在協助串接Wechat Pay和Alipay這兩個支付方式的體驗,確保對當地用戶是友善且順暢的,但跨團隊、跨時區的合作,彼此工作範圍常交疊一起,導致分工混亂、資源浪費。 |
Task 任務 | 因為擔任專案設計師,在前期就已發現PM之間分工認知沒有達成一致,導致初期在開會的時候,常常各說各話,溝通效率不彰。 |
Action 行動 | 於是我將整個產品用戶體驗會製成一張flow chart,依據我的理解和概念,把各個組該負責的範圍標記起來,接著再召集大家一起開會,彼此確認。 |
Results 結果 | 那個會議上,PM們之間有了flow chart圖像的幫助,馬上就清楚彼此的負責範圍和細節,至此之後,開會就變得相對有效率,也讓我體悟到運用視覺化的力量,可以有效提升溝通效率。 |
這是我自己的經驗,當然每個問題都有不同的回答方式,上述只是一個我自身覺得蠻有用的結構化面談方法。總而言之,候選人若能在分享過去經歷或回答跟經驗相關的問題時,就能夠讓面試官容易了解,可以讓他們輕鬆的「用螢光筆畫下重點」,並且包含適當的細節,足夠的證據,支撐你所說的「重點」,是最完美不過了!(這樣面試官在寫feedback的時候,就不用使勁自己的金魚腦,回想剛剛發生的一切了……)
這個部分的溝通能力,除了會透過面試時的表達溝通一同衡量之外,也會著重過去的經歷分享,譬如問一些引導式的問題,讓我們探究推測你在真實工作與團隊溝通的真實狀況,譬如剛剛講到的「在工作上是否有遇過什麼困難,如何解決?」就是標準考題。
另外在設計白板挑戰階段,我們也會審查你在短時間,如何表述所遇到的問題,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為什麼會做如此決定……等內容,面試官有時候也會角色扮演,化身PM或是工程師,對你的解決方案提出質疑,觀察你是如何回應,尤其身為產品設計師,常常面對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時候若只回覆「因為我覺得這樣蠻好看的……」,會有很大機率被直接送進拒絕錄取的名單。
我們期許能夠聽到你是透過什麼洞察或是用戶調研、競爭者分析或市場數據,而產出的設計決策,並且能夠讓面試官聽到一個可以「畫很多重點」的故事。
身為產品設計師,從前期規劃策略、中期產出設計、驗證設計、到後期與工程師協作、完成功能,每個過程都會積極參與,所以需要有獨立工作和推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個動作一個指令。軟技能(如:溝通能力強、抗壓力夠、具有團隊精神……等)和硬技能(具備Sketch、Figma介面軟體的使用能力、能夠製作互動原型,執行易用測試……等)都需要兼備。
但獨立工作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能夠傾聽用戶的需求和團隊成員的建議,尤其在大型組織內,很容易產生穀倉(Silo)文化,大家各做各,團隊之間只為自己KPI努力,不主動交流,這是不樂見的,所以候選人若能展現自己是能夠積極分享,尋求團隊或設計同儕的反饋也是很重要的。
曾經遇過一位候選人在面試尾聲,詢問我們對她面試表現或是作品經歷有沒有任何的建議,當下我著實愣了一下,心想這部分不在橋段裡面呀,沒準備台詞,不過這倒是讓我們覺得這位候選人的心態蠻好的,非常積極尋求建議,這或許可以推測到她工作上的態度,是重視feedback文化,積極尋求意見的設計師,後來她也成功錄取成為我們的團隊成員(當然不是只因為詢問反饋這件事就錄取,她其它的能力也是在標準之上)。
身為把關使用者體驗的產品設計師們,具備打造友善易用的設計的能力看似已是標準要求,但若只著重使用者體驗,創造出一個對商業沒有任何效益,甚至是傷害商業價值的設計決策,並不是我們找尋的理想人才。
我們希望能夠看到候選人在商業和用戶價值之間是能夠取得平衡,創造雙贏的局面,當然世界沒有這麼完美,有時設計師會需要妥協(可能常常需要)。那「在商業獲利卻會犧牲用戶體驗的前提下」,我們希望看到候選人能夠分享他們是如何思索這類的難題,譬如:「那犧牲到什麼境界是你的底限?並且為什麼?是因為過去經驗告訴你,或是某研究獲得的學習……」等。
那一味靠攏商業價值,擁抱商業為先的設計師,是否會更為理想?其實並不然,甚至可能會導致反效果。曾經有一位蠻資深的候選人,跟她聊到這個話題,她劈頭就提到:「我目前所做的專案,完全是以商業利益為導向,並且我目前的公司都解散用戶調研部門了,所以設計過程已經不太著重用戶這一塊了。」雖然她資歷很深,不過心態太偏重商業,反而失去了設計師最重要為用戶發聲的使命,我們幾位面試官也觀察到一樣的狀況,後來也考量其他因素,就決定給了個No(不錄取決定)。
針對這部份,面試官是如何觀察呢?我們通常會透過一些問題,來旁敲側擊,像是在設計白板挑戰時,就會詢問「你的方案的確解決了用戶痛點,但它怎麼幫助公司獲取利潤呢?」或是在一般面談時,我們會丟給他一些假設題,譬如「若是現在PM提出了一個初步的功能想法,預估可以帶來兩倍的公司效益,但可能會干預原本用戶的使用行為,身為設計師的你,會如何處理這樣的狀況?」透過這樣的假設題,詢問候選人的看法,可以觀察他們是怎麼思考和拿捏商業和用戶價值之間的比重。
產出設計,將想法具象化呈現出來,是許多設計師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那產出之後呢?
我自己其中一段過去經歷,常常設計稿一出,交付給工程師開發,開發完畢後,確認設計還原度,一切沒問題之後,就「脫手」了,那時候,根本不了解自己設計的成效如何,也不確定放到用戶面前,會不會有什麼問題……現在回想起來,實在覺得「年少不懂事」。
現在的公司(或是整體大環境),都盡量要求設計師能夠有驗證自己設計成效的能力,不管是透過訪談、易用性測試這種質化的方式,或是觀測長期的行爲、商業數據、比較改動前、後的數據表現的量化方式。而這也是我們希望候選人都有的經驗,並且可以清晰地跟我們分享他們的驗證方法和學習。
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像我經手的專案,都會在開發之前,有個簡單的易用性測試,透過內部同事、街頭測試或是市面上的線上測試軟體(譬如UserTesting.com或是UserZoom),快速得到反饋,及時修正。上線之後,透過AB testing的方式,利用大量數據衡量設計成效,或是透過線上的用戶反饋,理解用戶想法。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是想要與用戶更靠近,了解他們因為你的設計而改變了什麼行為,是否也因此帶來商業效益?
接下來這個算是加分項目,若是有過主動推展具備創造產品價值的設計方案,並且積極向團隊和利益關係人提案,進到產品開發過程的經歷,這是我們會打上「星星號」的候選人。
一般的團隊合作,居多都是從產品經理那邊發出設計需求,設計師再開始執行製作,接著再交由工程師開始實現,久而久之,團隊之間的溝通和想法變得非常單向,產品也少了多角度的思維。
之前在面試目前這間公司的時候,就知道非常提倡「人人都要有PM魂」的思維,譬如假設「現在有十個很棒的想法,但你要排優先級,你會從哪幾個面向來考慮安排?」,我記得我當時真的是有點啞口無言,想了一陣子才勉強給出一個差強人意的答覆。
畢竟不是每間公司都這麼擁抱「人人都要有PM魂」,懂得批判思考每個拿到手的需求,或是要能夠積極提出對產品有利的各種想法,所以若是沒有這樣的經驗,也沒關係,我們會從面談過程觀察候選人是否有這樣的特質和潛力,像是在設計挑戰時,我們會觀察候選人是如何「sell」他的想法,是否具備積極和熱忱,在有限條件下,如何決定功能的開發優先級……等。
我們公司雖然沒有硬性要求候選人一定要有相關產業的經歷 ,但期許他們對這個產業有一定的認識,譬如目前市場的趨勢、當地市場的競爭……等。雖然這類的問題不是我們首要考察的重點,但若能夠在面談時,展現出對我們產業的理解和自己的想法,會是蠻加分的一個點。之前就問過一位候選人,對於我們這類外來旅遊電商要來發展中國市場有什麼看法,沒有任何相關產業經驗的他,還是能夠一一講出我們正在遭遇到的困境和提出可以突破困境的策略,雖然不算是很成熟,但也表現出他自身對於我們這個產業的了解和見解。
洋洋灑灑分享了自己這半年面試經歷,透過觀察和整合其他面試官的觀點,列出這6項我認為理想候選人所該具備的特點,不過我得坦白的說,很多時候還是會有一些主觀因素影響我們的決定,像是有些候選人的社交能力和舞台魅力就是很夠,不得不說真的會對這類的候選人比較有正面印象,但我還是盡量要求自己客觀考察候選人的能力,所以都會準備這一類的checklist,輔助我來做決定,希望不要被一時的魅力給迷惑了(誤)。
轉換工作,嘗試不同的機會真的是一趟勞心費力的過程,不過也是趁此了解其他產業或組織文化、做事方式的機會,也算是一種學習和給自己省視過去經歷和自我成長的好時機。
最後說句老梗的話,沒有最好的工作,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希望大家都找到合適理想的機會,展開全新的職涯旅程!
(原文標題:轉職的季節,來聊聊產品設計師面試之道)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 最新求職情報不漏接,《職場力》電子報每週派送 → 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