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後悔了,回得去嗎?他靠「3關鍵」成功回鍋前公司、保留年資

104職場力
2025.04.07
3854次觀看

轉職以為會更好,沒想到3個月就後悔?後悔了可以回鍋嗎?本文整理自104職涯診所Podcast,分享一位資深PM的轉職回鍋故事,為什麼他選擇回鍋?如何做到離職不交惡、年資不歸零,還能順利回歸原職?解析職涯中最常見卻最難開口的回鍋心法與轉職避免誤判技巧。

文/104職涯診所Podcast、《104職場力》整理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本文整理自104職涯診所Podcast,EP454「舊愛還是最美?轉職誤判,回得去嗎?」,由上班族Brain分享轉職故事,他原先為組織扁平的新創公司PM、擁有10年工作資歷,轉職到分工細緻的科技大廠後,3個月內卻遭遇文化衝擊、水土不服,他如何成功回鍋原新創公司?


轉職後悔的人多嗎?這些「後悔跡象」你中了幾個

有些人在轉職後才發現,新的環境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理想。就像Brian的經驗,進入科技大公司短短3、4個月,他就察覺到自己「好像真的不能適應」,不再像在新創公司時那樣充滿期待地起床上班,而是出現了明顯的抗拒感。

他所感受到的「後悔跡象」,包括:

  • 工作模式差異過大:從過去一條龍作業,到只能負責片段流程,讓他難以適應。
  • 組織文化不合:原本熟悉的是扁平又靈活的團隊,到了新公司卻面對流程繁瑣、需要層層報告才能決策。
  • 辦公室氛圍冷淡:從人少互動熱絡的團隊,變成坐滿陌生人、連掉筆聲都特別大的環境,讓他覺得「很冷」。
  • 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在新創時可主動參與跨部門合作,轉職後卻變成被動等待流程進行,熱情與投入度下降。

延伸閱讀:8個問題評估「我該離職嗎?」


轉職後悔,如何判斷「還在適應期」或「真的不適合」?

Brian表示,他並非一開始就決定從新工作離職。而是先給自己3個月時間作為磨合期,儘可能先內化與克服問題。然而當同樣的困惑一再出現,他開始反思:「雖然我能克服,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對他來說,從每天起床的心情,就能分辨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份工作。他發現自己「起床時是抗拒的」,不像過去在新創公司時,會懷抱期待迎接一天的挑戰。這種來自內心的抗拒,才是他最終決定離開的重要原因。


可以「保留年資」回鍋前公司嗎?3個關鍵因素

評估過後,Brian選擇離開新公司。原本想另尋工作機會,但剛開啟履歷,就被原公司主管注意到,主動詢問:「最近還好嗎?要不要聊聊?」促成了回鍋的契機。

不少人會擔心,離職後如果想回到原公司,年資會不會歸零?其實根據勞基法第10條規定,若是在離職3個月內回任原公司,可以承認原本的年資。而Brian這次回鍋其實已經超過3個月,但因為和前公司關係維持得不錯,加上主管大方,他成功談到年資承認。

【法律小教室】
勞動基準法第10條:「定期契約屆滿後或不定期契約因故停止履行後,未滿三個月而訂定新約或繼續履行原約時,勞工前後工作年資,應合併計算。」

延伸閱讀:重新錄用舊員工,年資該合併計算嗎?看看實務判決

以下為Brian成功回鍋並延續年資的的3個關鍵因素:

關鍵1:3個月內回鍋或主管主動邀請

這對上班族來說影響很大,因為年資不只關係到特休天數,也會影響到獎金計算、晉升資格等條件。即使時間稍微超過,仍可以爭取看看,尤其當回鍋是「主管主動邀請」時,更容易取得談判優勢

關鍵2:離職時好聚好散

Brian 表示,自己離開前東家時,並不是因為不滿,而是希望走出舒適圈、累積新經驗。他「帶著大家的祝福離職」,也持續與前同事保持聯繫。離職時留點餘地,才能有回頭的路。

延伸閱讀:離職沒有對錯,但做了這5件「不該做的事」一定錯

關鍵3:持續經營人脈

離職後,他仍會參加原部門的聚餐、唱歌活動,甚至在某次聚會上被同事點了一首《浪子回頭》開玩笑,氣氛輕鬆,也讓主管與同事對他釋出「要不要回來」的訊息。這樣的互動,成為促成回鍋的重要契機。

延伸閱讀:後悔離開前公司,想回鍋該如何開口?資深HR解密決勝5關鍵


回鍋不是失敗!短暫轉職也有價值

Brian坦言,當初從前公司離職的主因是內部推力,也就是想走出舒適圈、多看些外面的世界。然而,當他真的體驗過後,才發現「外面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

回到熟悉的新創公司後,Brian做坦言:「其實一開始有點怕同事怎麼看我,會不會覺得我好像回頭路走得很狼狽?」但實際回歸後,他發現多數人都很自然地接納他,反而讓他更珍惜這個團隊的氛圍與合作方式。

雖然轉職結果不如預期,但Brian認為這3、4個月就像是寶貴的實習、遊學經驗。他看見大公司如何運作、如何看待決策與資源分配,也觀察到流程的全面性與穩定性。

「我覺得每次轉職都是一次學習。即便這次結果不是我預期的,但它幫我更明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適合什麼。」

工具推薦:104職業適性測驗看見你的優勢,點亮職涯


轉職前如何避開誤判?試著問對這些問題

在面試階段,很多文化、流程、辦公室氛圍是無法直接看見的。Brian認為,面試時即使問出「你們公司氣氛好嗎?」,這類問題往往很難獲得真實答案。

他建議應該多問一些具體問題,例如:

  • 「如果我有一個專案需求,通常是用什麼流程提出?要經過哪些單位?」
  • 「我會協作的部門有哪些?Stakeholder 主要是哪些角色?」

這些問題雖然不見得能讓你看到全貌,但能幫助你了解組織的溝通模式與效率,是否符合自己的習慣與期待。

延伸閱讀:如何判斷公司好不好?面試5提問幫你挖出組織真實樣貌


從本次Brian分享的故事可以看到,轉職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回鍋也不代表失敗。只要離職時處理得體、關係維持得宜,即便真的發現誤判,也能有轉圜與談判的空間。更多職場討論,歡迎收聽104職涯診所Podcast!

【職場力調查】你有後悔離職的經驗嗎?

1. 你曾有後悔離職的經驗嗎?(若「沒有」可跳過2~4題)

2. 讓你感到後悔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可複選或自由填答)

3. 當你感到後悔離職,會怎麼做?(可複選或自由填答)

4. 如果有機會重來,還是會選擇離職嗎?

完成投票後,即可收看即時票選結果唷!


【快訊】2025職涯博覽會擴大舉辦!與200家企業人資面對面,免費報名>>

Y25品牌日_職涯博覽會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