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基於何種理由離開,一名工作者一旦離職,最容易被人記住的身影就是當時的模樣,很多人覺得「反正我都要走了,有什麼話當然要一次說清楚」;其實,說不說真話取決於個人,但絕對要切記,山水有相逢,不要把話說得太絕,更千萬別撒謊生事端,這些都是離開的基本原則。
善終,是一個很難學習的課題。在追求另一半的時候,我們總是拿出最好的一面,期盼對方看得上自己,能夠一起走下去,找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都是因不了解而在一起,最後因了解而分開。有多愛、就有多恨,付出的心力越多、負面能量就越大,但何必傷了他人,又傷了自己。就算在最後的時刻無法坦白所有的原因與後續規劃,起碼可以避重就輕,但千萬別說謊,職場圈子不大,很容易再相見。
有些人會抱著反正我要走了,有甚麼不能說,把心中想說的、想建議的一次性的全部倒出來,結果倒楣的是留下來的同事,自己卻拍拍屁股閃人,已成為過去的老闆充滿怒氣的轉嫁情緒,導致所有同事更是不諒解你。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鬼地方,不一定行的通。
如果在團隊中屬於能力較高或是管理階層,上頭真正關心的並不是你的離職原因,而是你未來要到哪裡去。他們重視你的未來比你自己來的更關心,他們擔心你到了敵方陣營對自己造成威脅,也擔心因此不小心洩漏了商業機密,哪怕我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但仍會被貼上類似的標籤。
若在最後的這段時間相處的並不愉快,就減少透漏後續的方向,避免創造更多複雜的心理感受層面的問題。到了競業公司、相關產業的上下游服務,這些在上層的眼裡都不是滋味,若能阻止你去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也盡可能地將破碎的關係盡量修補,讓善終這件事做到盡善盡美,無法復原、也起碼消弭敵意。
最後的幾天時間,一個一個面對面的親自感謝,哪怕昨天下班前才發生過爭執,也請做到最重要的這個步驟。伸手不打笑臉人,釋出善意會減少其他人攻擊你的機率,我們永遠不知道何時會受到暗箭襲擊,尤其在求職階段,新公司致電舊公司的人資部門做調查的時候,一句負面的評論就足以失去新的工作機會。
若原本就與團隊相處得不錯,自然就不需要多大的改變,一往如常的與各位同事做最後的交接與傳承,將共同奮鬥的革命情感收藏在心裡,就是最好的結業式表現。
職場是一個很奇妙的場合,往往在位者離職後才會被發現價值所在,甚至想念當初你曾經的美好。若碰上能力明顯有差距的接班人選,更會將你過往的豐功偉業捧上了天,甚至找些名目與機會,探詢一下你目前的工作狀態是否達到預期,簡單來說就是試探有沒有回歸的可能。
如果新的工作崗位內容不如預期的理想,回歸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身價因此水漲船高是必然的結果,若可以爭取到更高的位階對於職涯的規劃會更有幫助,畢竟再回去做過去一樣的事,反而停滯了成長的機會,也消耗了寶貴的職場時間。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原文標題:辭職,不一定能說真話,但,母湯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