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離職」說出口不是懦弱的逃避,主動離開有毒的環境,才是真正的勇敢|職涯規劃

離職不是軟弱的表現,有時候主動離開對自己職涯沒有幫助的工作,才是勇於對自己負責的勇敢表現。該怎麼評估離職與否,或是離職後該如何重新調整心態面對新的職場?也許在勇敢的路途上,你並不是孤獨的。

文/林檎子 由方格子授權轉載

出社會兩年後,好像開始有點變化…

工作兩年似乎是個門檻,最近身邊離職的朋友變多了,有的想要轉換環境、有的想轉職換跑道、有的想逃離現在的公司,有的選擇和我一樣做自由工作者。

大家都在想自己的下一步,也有人正在躊躇不前。主動提離職的勇氣大概不少於去一間公司面試的勇氣吧(對我來說),可是有時候總得離開有毒的環境,才能換來自己更能夠伸展的空間,我也不覺得這是不好的事情。

身邊有幾個朋友抱怨,辦公的地方很狹窄,幾乎是比肩接踵的狀況,完全不能想像上班時已經要經過通勤時段的車廂推擠,連在辦公時的八九個小時也需要在這種令人緊張的環境下做事。

也有朋友提到辦公室的職場政治非常氾濫,導致自己只要稍微沒選對邊,就會落入深淵萬劫不復,有些人明明沒做什麼事情卻呼風喚雨,有些人犧牲奉獻卻被整碗端走。而有些人則是整個人與公司磁場不合,各方面都難以適應。甚至也聽過自己的部門裡有辦公室婚外情的,這些耳聞已久的場景經過他們的口述以後真是又讓人更確信這些事情的確存在。

還有關於加班這件事,我想這也算是應人而異,有些人畢竟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算是樂此不疲,但是我想大多數人都也不算是主動、願意想去加班吧,下班時可能已經沒有多少餐飲點可以選擇,通常只是拎著疲乏的身體走進24小時不會背叛你的超商挑過了整天還沒被買走、所剩無幾的微波食品,心裡可能也想著:算了,至少超商的食物不會難吃到哪裡去,結果還是偶爾會買到雷,發誓下次再也不吃。回到家,看著時鐘,覺得這個時間很尷尬,做不了任何想做的事情,頂多就看個劇上個網又要準備洗澡睡覺,度過日復一日的一天…

剛開始的假日可能還有力氣找大學時的朋友出來敘舊聊天,彼此展望自己的未來,聊著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久了以後的假日你只想睡到自然醒,補足自己遺失的睡眠,報復性的耍廢,連踏出門都懶,更別說什麼兩天一夜的旅行,一想到周一還要上班就感到累。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能不會跟我一樣這麼頹喪,但我還真的是這樣。

woman lying on bed
Photo by Kinga Cichewicz on Unsplash

第一次鼓起勇氣提離職,竟是因為恐懼?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間很小的公司,公司人數好像也就十幾人左右,說是整合行銷跟做遊戲的,事後想想我也根本沒問清楚他們在幹嘛,那時畢業焦慮的我瘋狂亂投遞履歷,看到有公司邀請我去面試就興沖沖的衝去,完全沒仔細想過任何事情,甚至對方當下說要錄取我的時候我也就這樣答應了,於是畢業前我就找到了工作,畢業後馬上就上工。

那時公司地點在內湖,我基本上單趟通勤也要四十分鐘,上班的第一天我開始發現好像不太對勁,簡單來說就是我發現我找不太到事情做,沒有人丟東西給我、也沒有人要我做什麼事情,我就在那邊對著螢幕發呆整個人空轉,這樣的狀況直到隔幾天才開始改善,慢慢才開始有「一點點」事情做,但那些事情很多都不是非常直覺明瞭的,可能就是突然要你做,但沒給你細節、讓你很難處理。那時候的我感到很挫折,想著是不是自己不夠融會貫通什麼的,直到後來被丟了一些工作做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公司有在做博奕遊戲啊……上網GOOGLE過公司的名號才知道是間名聲不太好的公司呢,似乎有積欠外包款、薪資和沒照實保勞健保,問題很多的公司,為了躲避債主公司甚至換過不少名字。

就那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我常常做的工作都是一些很奇怪的內容,甚至根本還沒做完就被告知這個不用做了要換東西做,常常只是東西弄個名目去吸引別人來給錢投資而已,基本上我在那裏工作根本沒有產出任何一套完整的作品。

知道自己所待的公司不是非常正派時,自己心裡其實受到不小打擊,一方面擔心自己會不會也面臨被積欠工資等等的事情,也想著自己到底要不要離職,可是我才剛畢業,工作不到兩個月,我真的要走嗎?

滿滿的焦慮感迎面而來,那陣子在辦公室的我都如坐針氈,可是想著那樣的日子我真的喜歡嗎?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刷洗,搭八點的公車,九點到公司,六點半到七點之間下班,作的內容也不知所云、沒有成就感,下班的內湖總是車潮滿滿,往往搭公車回家都已經八點多,還得去買飯吃,吃飽飯可能也九點十點,說真的好累。

所以有一天假日我在家查好了所有資料,關於勞基法裡提離職需要提前告知的天數,和參考一些他人離職的經驗。

1.不定期契約勞工終止契約,依下列規定辦理:
繼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於十日前預告之。
繼續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於二十日前預告之。
繼續工作三年以上者,於三十日前預告之。

2.特定性定期契約期限逾三年者,於屆滿三年後,勞工得終止契約。但應於三十日前預告之。
而未滿三個月不需要提前預告雇主。

明白自己其實可以直接向雇主提離職,也不需要多待時,自己心裡就有個底,周一上班時我就提離職了,工作不滿兩個月屆火速離職,那時的自己還很害怕讓別人知道自己第一份工作這麼快就離職,是不是很草莓、很沒用?而且我這樣怎麼找下一份工作?我找得到工作嗎?會有公司要我嗎?這份工作到底要不要算在年資裡?可是我心底明白自己是為什麼離職、也不後悔時,心裡就踏實許多。

那次離職的結果,其實還不差

就這樣帶著不安和恐懼,最後也是順利離職了,離職之後醒來張開眼睛也就是打開人力銀行,重新開始投遞履歷,但這次我肯定是要好好做功課,好好了解一間公司的文化、制度和網路上有沒有相關心得。最後我在一個禮拜內竟然就找到工作了,整個從離職到上工的空窗期不到一周,工作地點甚至近到不行,離家三十公尺的路,我每天走路就能到。這間公司的環境也相較之下好很多,主管很會帶人,做事踏實不少,接下來這一待就是兩年。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小事真的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表現,職場能夠激發人的潛能,也能使人墮落或是消風。

大家都害怕提離職是種懦弱,其實離開有毒的環境對你更好

幾個不太敢離職的朋友對我說,自己很害怕一直換工作履歷不好看,每份工作時間待得太短、職稱還都不一樣,是不是這樣很難找到下一份工作,也有不少人為了湊滿那些所謂的「年資」,在水深火熱的公司裡就這樣每天燃燒自己,苦苦撐著。

但我都很想跟他們說,就算這些是逃避,逃避也有用且不可恥!如果今天你處在一個極度不舒適的環境,空氣混濁、溫度不適,你一定會想快點離開這裡,但你明明知道公司就跟那樣的環境一樣不適合你生存,你為什麼會想在裡面撐著呢?遠離危險是人的本能呀!

現在市面上這麼多心靈勵志書籍,很多人在風靡如何斷捨離自己的人際關係,離開有毒的親人、朋友、同事等等,其實公司這種東西也應該要被斷捨離。

我常和朋友說,至少你想想,公司可能算是最好斷捨離的東西之一了,應該沒有人會對公司念舊吧?除非那間公司福利跟環境真的很好,但如果真的很好你怎麼會有猶豫要不要離職的心思呢?遇到有毒的親人可能更沒輒,我們生下來就被綁定這個血緣,無法挑選父母和親戚,但你永遠有資格挑選自己想進入的公司,相較之下肯定輕鬆很多。

當然不是離職了就沒事了,要把問題找出來徹底解析

當然這裡說的也不是只要遇到問題逃跑就對了,不然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真正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待著吧,每一次離職或轉職,你都要好好分析自己這次為什麼選擇離開?是自己的問題多還是公司的問題多?不要害怕把自己的問題給寫下來,跟自己比較永遠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例如覺得公司薪水不夠好所以想離開,那就要想想是自己的能力不值得更好的薪水呢、還是自己能力真的還不足,如果是前者當然是該趕快去尋找符合自己能力的地方,如果是自己還不夠好,那就想辦法讓自己變好。切記不要讓自己把情緒都投入在一種都是自己「遇人不淑」或是怨嘆怎麼都沒有伯樂看到自己的負面觀感裡,這樣做一點也沒辦法幫助你成長,你也不會走出自己總是在不滿意的迴圈

找到對的方向,就能走更遠

所以當我這次再度成為自由身時,我剖析自己的特質,覺得我因為內向的特質可能也不太能適應職場裡常常需要社交的環境,而且若我是自己一個人工作的話能夠把工作做的更好、時間掌握也比較自由,稍微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狀況,想著如果可以的話,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於是我正走在這條路上,道路阻且長,但因為我確定了自己想要且適合的工作,所以走得不怨嘆。希望在看文章的各位也是,能夠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不求筆直的直達目的地,即使繞了遠路也總能抵達終點。

想起前幾天在PTT看到的一篇文章:Re: [問卦] 30歲以後單身下班生活大概是什麼樣子,原PO甚至也是人生過了30歲才慢慢尋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不管多晚啟程,只要開始,就會不一樣

當然對職場有許多徬徨的你,我也推薦你可以看看我先前寫的書評,檎讀|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或是直接閱讀彥菁的這本書,相信也能帶給你不少收穫喔!

把自己這兩年關於離職的心得和你分享,願與你同行。

(原文標題:關於離職的勇氣,離開有毒的環境身心更健康

【關於方格子】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在104發表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各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
方格子網站  方格子臉書粉絲頁

更多 離職前的自我檢視 《104職場力》推薦閱讀:

104人力銀行,給您更多【職涯服務】

工作快找:最多職缺,線上編輯履歷,一鍵應徵超方便
履歷診療室:給有履歷的你,24 小時免費線上履歷健診,與前輩聊聊
職涯診所:各種職場上的疑難雜症,快上 104職涯診所 發問諮詢
找公司:協助求職者了解公司薪水排行、評價、福利,找到心中的好公司
學習精靈:找到職業必備技能,提供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室共學社群
職業適性測驗:分析你的性格優勢,推薦跟你個性最速配的工作
一對一職涯諮詢:求職障礙、轉職焦慮、升遷瓶頸,資深顧問帶你走出職涯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