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公司待久了,你的腦海中會不時提醒自己,想尋找外面更廣闊的天地嗎?你可以問問自己,現在是不是碰到這三個問題:不終於獻在的生活、承受較多壓力、人際關係不融洽,如果是,那你就正在被青鳥症候群影響著,作者將透過四個觀點的轉換,讓你重新找回近在眼前的幸福感。
文/李珉圭、圖/Oleksandr P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雖然周遊列國,見過高山與大海,卻唯獨不見家門前草地上,那閃閃發亮的露珠。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前幾天和任職於大企業、擔任人事經理的朋友見面時,聽說了一件事。他說工作不好找的現在,好不容易突破除重重關卡進入到公司的新進員工,沒做多久就無緣無故離職的案例愈來愈多。
事實上,在終身職場的想法早已消失殆盡的今日,一個人為了尋找可以全力發揮潛力的公司或工作而跳槽,從某種角度來看,既合理又無可避免。但問題在於許多人不滿足於現狀,也不盡力而為,只是漫無目的地想尋找更好的機會。
在諮商的過程中,我發現無論在什麼公司就業,都會有人對職場不滿意或覺得無法發揮所長,進而想尋找對自身而言條件更好的工作,不斷地在職場之間換來換去。同樣地,也有人不滿足於現在的伴侶或配偶,總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人。這種無法滿足於現在的公司、工作、人際或是房子等,迷茫於找尋更好生活的現象,被稱為「青鳥症候群」(Blue Bird Syndrome)。
此用語源自比利時劇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的童話劇《青鳥》(L'Oiseau Bleu),其故事情節如下。
簡陋的茅草棚裡,一對兄妹在平安夜只能望著有錢人家的孩子享用美食。他們做了個夢,夢裡出現了一位仙人老奶奶。老奶奶拜託他們為了自己生病的女兒,出發去尋找幸福的青鳥。兄妹倆為了找尋青鳥而遠行。他們踏遍了死亡之國與過去之國,但是到處都找不到幸福青鳥的身影,因而深感絕望。然而,當他們從夢中醒來後,才發現自己飼養的鴿子就是青鳥。
這是一個深具啟發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並非在遠方,而是就在你我身邊。所以「追逐青鳥」這個說法比喻了不滿足於環境或現況,而以不切實際的計畫和希望找尋遠方的幸福。
當然,沒有必要死守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無法發揮能力的公司。擁有明確的目標和合理的理由,並且找到優於現職的工作也是需要勇氣的。但問題在於青鳥症候群的特徵是不忠於現況,只為尋找虛幻的夢想而四處徘徊。患有青鳥症候群的人會出現下列幾個問題。
某一天,一位以前畢業的學生回來找我,他說現在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似乎需要另謀他職。我就問了這位學生,在這個工作領域學到了什麼。果不其然,他說自己沒有額外再學習。我就建議他在工作時間之餘,每天至少花一小時學習該工作領域的知識,持續一年再做決定。
厄尼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說過:「沒有人能在未親自嘗試之前,就知道自己隱藏何種才能。」
這裡我想再補充一點,並非只有嘗試,而是要從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去嘗試。無論在哪個領域,如果對該領域沒有徹底去學習和研究,就絕對無法談論自己的個性與能力適不適合。
現代人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工作上,可惜大多數人都把工作當成一份苦差事,並試圖在工作之外尋找人生的意義。同時,他們還帶著「因為死不了才工作」的態度,或者尋覓更輕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然而成功的人卻大不相同,他們無論在哪裡、做什麼,都把自己的工作當成遊戲一樣享受其中。
湯瑪斯.愛迪生(omas Edison)這樣說道:「我這輩子一天都沒有工作過,因為每天都玩得很開心!」
天才贏不了努力的人;努力的人贏不了熱愛的人;熱愛的人贏不了享受的人。
有一位渡邊和子(Watanabe Kazuko)修女,她在日本的名聲僅次於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她在年輕時於美國修道院修行,每天要負責整理盤子,這是很單調乏味的工作。有一天,修道院院長看見渡邊修女在整理盤子,就問道:「你工作時在想什麼?」她回答說:「沒在想什麼。」修道院院長說:「唉呀!你是在虛度時間。」並建議她每次整理盤子時,都要為使用盤子的人祈禱。
聽了院長的話後,渡邊修女非常吃驚,因為她一次也沒有以這樣的想法整理過盤子。後來她按照建議,擦盤子的時候也為使用盤子的人祈禱。
「希望這個人今天也健健康康過生活。」
「希望給這個人的今天帶來很多好事。」
「希望能治好這個人的病。」
於是她的內心開始出現巨大轉變,因為她意識到擦盤子並非微不足道的事,而是頗具價值的工作。無論做任何事,只要不覺得它微不足道,我們就可以做得更有意義,自然而然會有更多具有意義的工作來到我們面前。
每天都要做一件新鮮且特別的事。當一天開始時,先思考為了度過這特別的一天,可以做些什麼。一旦轉念,即使是在平淡無奇的環境中,也能吹著口哨快樂度日。
早上起床後選擇新的路線散步、簡單地製作食物享用、討論新的話題、為了購買新書去書店、讀一首沒讀過的詩、給經常電話問候的父母或朋友寫信、花一天的時間讀書並討論、對最近的所見所感寫一篇短文等。只要做些什麼,都可以使每一天變得新鮮和特別。
最重要的一點,要拋棄為了創造特別的日子必須花費很多錢,或者要捨近求遠去做任何人都難以達成的事的想法。可以從打掃或做料理等簡單的事開始執行。不用花錢也能讓一天變得特別的方式非常多,直至我們走到生命盡頭都做不完呢!
✏️KEY POINT
節錄自:樂金文化《我只是改變一個觀點,作者:李珉圭,譯者:張鑫莉》
關於【人生第二曲線】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