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或朋友向你傾訴內心的不安與挫折,而你的安慰卻換來了冷場甚至爭執——這樣的情境,是否也在你的生活中出現過?我們總是急於提供建議,卻忘了傾聽才是最好的支持。透過一次母女間的真實對話,重新思考如何用更貼心的方式回應對方,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溫暖的連結,而非新的衝突起點。
文/傑若米.帕洛克 圖/Liza Summer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下了班,小蓮疲倦沮喪至極。老闆交給她一份莫名其妙的差事,她冷靜地提出問題,老闆卻訓斥了她一頓,還說她態度很差,叫她「不想幹就別幹」 (有可能是指她的工作)。她熱愛這份工作,但如果連做事方法都沒資格講話,這種公司還值得待嗎?
回家路上,小蓮打電話跟媽媽吐苦水。一如往常,媽媽立刻曉以大義:「我說親愛的,你知道你該留在之前那家公司的。或許你該回去找他們⋯⋯」
「媽!我不可能回去!我接下這份工作是因為—」她住了嘴。「你知道嗎,根本不重要了。我只是太累了。」
「我只是說,」她母親繼續下去:「外頭有別家公司會很想要你。也許你該跟迪恩談談,他的公司很大。」
小蓮知道媽媽是想幫忙,但此刻她卻比之前還要沮喪。「也許吧。媽,我得走了。」
「什麼意思?」她媽媽問:「我們才剛開始聊呢。」
「我說我得走了!」小蓮高喊著並掛上電話。
在職場上,她想給意見,結果被封殺。而當她企圖從母親那裡獲得支持,也同樣被封殺。
有時,聽到衝突的一方會因為說者的難過而感到不自在。他們也許試著輕描淡寫,也許整個躲開。小蓮的母親沒有給小蓮發洩的空間,而是立即給出辦法。她怕女兒的苦水讓自己覺得無能為力,於是急著提出建議好覺得自己有幫上忙。
母親雖是一番好意,回應的方式卻沒顧及到小蓮真正的感受與核心需求,恐怕反而弄巧成拙。說到底,適時適當地提供支持,對解決雙方衝突並防止更多衝突發生是十分關鍵的。
如果我必須把人際衝突化解硬分成兩個部分,那麼我會分成關心部分與解決部分。衝突化解要能夠成功且長久,沒有前者幾乎就不會有後者。幾乎所有的人際衝突裡,人們都必須先感受到自己有被聽見、被尊重、被關懷,才能開始解決問題。
下面這些「路障」之所以會成為路障,很多是因為你沒能傾聽並關懷對方。實際上,它們可能很有幫助,但前提必須是對方感到自己有被聽到,願意轉進解決模式,並且能打開心胸接受建議。
先看看自己是否常祭出以下某些招式,但沒先讓對方覺得你有傾聽。
1.命令、指導或指揮。「你一定要展開行動!」
2.警告或威脅。「你要是不喜歡,儘管離開!」
3.忠告、建議或提出辦法。「你有沒有想過⋯⋯?」
4.以邏輯、道理或辯詞遊說。「哪,研究指出⋯⋯」
5.說教或指點步驟。「你最該做的就是另找工作。」
6.不贊同、評斷、批判或譴責。「情況就是,錯都在你自己。」
7.同意、贊成或稱許。「你完全對。」
8.羞辱、嘲笑或貼標籤。「你真該感到羞恥。」
9.詮釋或分析。「我敢說真相是⋯⋯」
10.過度質疑或問個不停。「你為什麼會感覺那樣呢?」
11.再度保證、賦予同情或安慰。「我相信絕對會沒事的。」
12.抽離、岔開、說笑或改變話題。「你以為你的狀況很糟!聽聽這個吧⋯⋯」
當你看到自己常反射性地擺出某些路障,請努力避免,然後試著遵照以下指南,找出解決的辦法。
除非對方明確地請你提供建議,否則別給。
我們常把提供建議和支持混為一談,實際上兩者不見得一樣。支持有許多樣態,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全心傾聽。光傾聽而不給意見、肯定、質疑或祭出前述任一種路障,也許會讓人覺得手足無措。然而,就這麼讓自己不安地陪伴對方處於痛苦中,別急著找出路,卻是解決衝突的重要關鍵。
等對方暢所欲言完之後,你可以這麼說(但別太快說):「有什麼我可以幫得上忙或是提供支持的地方嗎?」或者:「你需要任何意見、剖析或指點嗎?如果不要也沒關係。」
有時,人就只是需要被用心聆聽而已。
當你發覺有人不斷重複述說某事,卻始終不設法去解決,不妨從在衝突中提供支持,跨越到在埋怨中賦予能量。
要小心區分這兩者,別將對方的渴求關懷視為抱怨。唯有當對方不斷念叨,卻從不加以處理,那才叫做抱怨。如果這個人跟你很親,你可能有必要明確告知其行為模式已經影響到你了。不難想見,他們聽到你這麼說可能會不太開心......
節錄自:橡實文化《化解衝突溝通法,作者:傑若米.帕洛克,譯者:劉凡恩》
關於【人生第二曲線】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