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罹患失智症,我們該如何陪伴,才能享有不被束縛的晚年? 

104高年級
2025.02.22
1918次觀看

當家人的健康面臨失智與脫水的雙重挑戰,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牽動著彼此的心。當親人開始出現不愛吃飯及喝水的症狀,我們該如何預防脫水的情況發生?本文帶你從認識飲水開始,到了解老人家脫水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再提供預防的方法,正在照顧家人的你!

文/朱為民、林金立、圖/Cats Coming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問題有一天,您的家人被診斷罹患失智症,出現了日夜顛倒、活動力減低、不愛吃飯喝水等症狀,講也講不聽,勸也沒有用。這時你會選擇? 

  • A沒辦法,不吃飯喝水怎麼可以,只好給他插鼻胃管,再不聽話就把長輩綁起來,讓他就範。 
  • B唉,尊重老人家,不想喝水就不要喝水,一切照他的意思。 
  • C唉唷,就算他想喝水,也不能喝太多,不然老人家一下尿失禁,一下要跑廁所,我們照顧的人很累的。 
  • D家裡真的沒有人手照顧長輩,我會把他送到機構去,機構怎麼做就怎麼做。 
  • E我會盡量用老人家喜歡的方式讓他吃飯喝水,也不一定要喝水,喝飲料、果汁、茶也可以。 

好課推薦:【自立支援照顧】預約不被束縛的未來生活 線上直播課,好評熱賣中,立即報名。

飲水 

人體有百分之六十是水分,老年人體內水分比重雖然略微下降,但依然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水分,可見水分之於人類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水分在人體中有三種功能: 

  1. 調節體溫:水分在血液和體液中有體溫平衡的作用,當體內產生的熱能太高時,可藉由體液中的水分,將熱能分布至全身。此外,若體內溫度仍太高,可藉由排汗釋放熱能;體溫過低時,也有保溫的作用。所以,老人家若不喝水,容易出現體溫過高,甚至發燒的狀況。 
  2. 搬運物質 :血液是運送氧氣及含氮廢物最重要的身體工具。氧氣會被運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而廢物則經血液送到腎臟,再經尿液排出。 
  3. 維持平衡 :體液中富含水分與電解質,而電解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體液內細胞內外的電解質,如鈉離子、氯離子、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若產生不平衡,則一些重要的功能都會受影響,像是神經傳導、肌肉運動、消化動作等。 

      老年人脫水後的後果 

      承上,我們知道水分在身體中的重要性,若身體缺水,會造成很多不健康的傷害。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身體儲備能量較少,一旦缺水,更容易受到影響。常見老年人脫水後造成的問題如下: 

      • 疲倦 
      • 記憶力下降 
      • 注意力不集中 
      • 血壓降低 
      • 頭暈 
      • 跌倒風險增加 
      • 壓瘡機會上升 
      • 泌尿道感染 
      • 腎功能下降 
      • 便祕 
      • 整體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脫水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造成老年人脫水有十大危險因子: 

      1. 年紀大:隨著年齡增長,整體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導致水分攝取量容易減少。 
      2. 住在長期照顧機構:由於是集體生活,取得水分可能相對不如在家中方便。 
      3. 飲食與飲水需要別人協助:吃飯喝水都需要他人協助,若無人協助時,老人就難以享受到充足的水分。 
      4. 尿失禁 :面對尿失禁,往往是老年人不願意多喝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擔心喝多了會導致漏尿,或是無法及時到達廁所。 
      5. 認知功能障礙:忘記喝水這件事,或是忘記喝水的重要性。 
      6. 身體功能下降:可能使老年人無法輕易到達飲水設備,或是因雙手無力而難以拿起杯子,甚至因吞嚥功能下降而容易嗆到。 
      7. 可協助的工作人員不足:當喝水無法自行完成,別人也不來幫忙,老人家就喝不到水。 
      8. 老年憂鬱症:對所有事情的興趣都減低了,當然也包含喝水。 
      9. 多重用藥,特別是利尿劑:許多藥物的副作用會造成腸胃道不適,使老人家不願意進食喝水。利尿劑會造成老年人脫水機會上升。 
      10. 對於口渴的感受性下降:不覺得渴,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喝水。 

                        根據以上所列的危險因子,住在同仁仁愛之家的老年人,十個中可能就有五、六個是非常容易造成脫水的族群。 

                        【你可以嘗試這樣做】 

                        除了留意前列十大危險因子,我們還可以從觀察老年人的生活與樣貌,早點察覺是否有脫水的跡象。這些徵候包含:皮膚乾燥、眼窩凹陷、口腔嘴唇黏膜乾燥、嗜睡、頭暈、血壓低、尿量減少,以及尿液味道重,呈深色或茶色等等,可以早日發現脫水並盡速改善。 

                        如何避免照護機構老年人脫水 

                        過去一篇回顧性文獻(D. Bunn, O. Jimoh, S. Howard-Wilsher and L. Hooper. 2013),對於如何避免在機構中的老年人脫水,整理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同時也是自立支援常常運用的方法: 

                        • 工作人員對於脫水的認知訓練 
                        • 訂出老年人每日飲水目標 
                        • 提供老人家喜歡的飲品 
                        • 只要想喝水,隨時都有水可提供 
                        • 確保水是乾淨的,並且讓它看起來很好喝,例如在水中加入檸檬片、冰塊等 
                        • 每日固定時間提供飲水 
                        • 在活動前創造喝水儀式,例如復健活動或是遊戲活動之前 
                        • 提供不同種類的冷熱飲品 
                        • 對於需要協助的老年人給予適時協助 
                        • 對於失能的老年人,使用各種輔具幫助飲水,例如特製的杯子 
                        • 吃藥時可搭配一整杯水 

                        節錄自:商周出版《不被束縛的晚年》,作者:朱為民、林金立

                        不被束縛的晚年封面
                        Composite

                        林金立老師 好課推薦: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已成必然的趨勢,104高年級長期關注「中高齡價值再發光」議題,企圖透過講座、工作坊、開課平台…等手法喚醒邁入中年的工作者,在百歲年代的今天提早為人生的下半場做足準備。探討議題包含中年轉型、斜槓創業、退休準備、人生第二曲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