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婚姻啟示錄:不只是愛,還有自由,用「婚內獨活」找到幸福關鍵

104高年級
2024.12.25
1802次觀看

文/高年級不打烊 x 中年來作伙 圖/Lucas Fiorini Fotografias

你聽過「婚內獨活」的概念嗎?當一段關係緊密相處久了,往往感到壓力甚至無力與無感。從當初兩人個甜甜蜜蜜的倆情相悅,到最後卻成了越看越不順眼,尤其中年以後的婚姻更是讓人疲憊萬分。

婚姻,這個古老的契約,從來不是一條直線通往幸福的道路。許多人在步入中年後,開始重新審視婚姻的價值,尤其是在高壓的生活中,如何讓親密關係成為支持而非束縛,是現代婚姻中重要的課題。而「婚內獨活」這個新興概念,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的解方。

什麼是婚內獨活?

馮芸在《高年級不打烊X中年來作伙》的Podcast節目中,分享了她對婚姻的獨特見解——「婚內獨活」。她認為,婚姻中雙方不僅僅是彼此的伴侶,更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你的老公不是你的僕人,你的太太也不是你的僕人,婚姻最好的狀態是彼此尊重,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馮老師對於婚姻經營的核心理念。

宇宙的婚姻訂單:馮老師的故事

馮云身份很多元,是一名廣告導演、作家、生活家、藝術家…,原本不婚族的馮云只是因38歲那年與朋友同事的一場玩笑,想舉辦一個婚禮Party,因此興起了要找新郎的念頭。怎麼開始找呢?馮云想或許就跟宇宙許願下「訂單」吧!於是,她就很認真的出伴侶的各項條件:身高180以上、熱愛運動、愛小動物、不抽菸等。許願後,她開始非常認真開啟了社群網站,洽巧馮云現在的老公(人稱盧魚先生),就從朋友的朋友裡跳出來,推薦馮云加他好友。除此之外,馮云也認真執行了每週相親的「婚姻計畫」…

在這麼多「相親」過程中,其實馮云也沒特別覺得一定是要跟盧魚先生結婚。倒是眼看著她與同事約定的12月婚禮Party時間快要到了,「老公」這個角色連個影都還見著,攝影師也沒有,於是,馮云隨口問了這位臉書好友盧魚,你是要來當攝影師?還是來當老公?盧魚先生自此就成了馮云的老公!當初遇到盧魚先生時,他也是個不婚族的男子,或許這真的就是「緣份」!就是這麼的巧合。

婚姻中的獨活:個人空間如何讓關係更穩固?

也許進入婚姻不難,但是維持婚姻卻需要「哲學」!馮云的婚姻哲學,不僅止於找到對的人,更強調如何在婚姻中維持個人空間。這就是她所謂的「婚內獨活」。

她分享道:「我們現在的生活型態是分時段的獨活。我在都市裡工作時,他會去山裡,享受他自己的時間;而周末我們則會一起到山中生活。」她接著說:「我們這樣的安排,讓彼此既能享受個人的時間,又不會疏離。」馮云認為,這種模式不僅讓她感到自在,也讓丈夫能專注於自己的興趣,兩人反而更能在聚少離多的情況下珍惜彼此的陪伴。

「婚內獨活並不是要遠離伴侶。」馮云認為這是給予雙方自由,練習如何更好地與自己相處。

若是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她建議從每天抽出一小時開始:「這一小時,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讓身心自由,這就是最好的開始。」

溝通與尊重:婚姻的基石

實行「婚內獨活」是需要夫妻倆雙方都認同,且一定要有良好的溝通。婚姻裡最微妙也最難的就是「溝通」。馮云認為,婚姻中的溝通並非一定要透過語言,甚至可以從行動或書寫開始。例如,她建議將自己的需求寫下來,清楚地表達給對方,而不是讓不滿情緒持續累積。

馮云認為「婚內獨活」這種生活方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她的丈夫最初選擇在家中的車庫修理腳踏車,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私人空間。這種不明言的方式,成為他表達需求的途徑。

馮云說:「這樣的溝通方式,既不會讓對方感到壓力,也更能讓彼此真正了解彼此的需求。」盧魚先生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默默的表達出他的需求,而馮云也開始逐漸理解對方的需求後,兩人的相處變得更加和諧。

「尊重與體貼是溝通的核心」,她說,「不要將溝通視為一場抗議,而是用愛的方式,讓對方明白你的需求。」她以自己的例子說明,當先生表達需要一個獨立空間時,她選擇支持並共同討論如何實現,最終兩人達成了一個雙贏的生活模式。

從妥協到平衡:婚內「獨活」的挑戰

「婚姻是兩人之間的協調,不是單方面的犧牲。」馮云坦言,在婚姻初期,她曾面臨如何在親密與自我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盧魚先生選擇用溫柔的態度包容她,並用實際行動鼓勵她尋找自己的自由。

例如,當她表達希望一個人旅行時,丈夫起初並不完全支持,但隨著時間推移,他也開始理解她的需求,並鼓勵她實現自我。盧魚先生最終完成了獨自自駕環遊冰島的夢想,並從中找回了久違的自信與自由。

中年後如何讓婚姻保持熱度?

儘管強調獨活,馮云也提醒,婚姻中需要「小別勝新婚」的熱度維持方法。例如,安排短暫的分開,能讓彼此更珍惜共同相處的時光。她也分享了夫妻如何透過共同興趣,如越野跑步、探索自然等,增進感情。

馮云還特別提到,婚姻中的衝突和不和諧,其實是彼此成長的機會。「伴侶是一面鏡子,你在對方身上看到的,其實也反映了自己。」她鼓勵夫妻在關係中覺察自己,學會更好地表達愛與理解。

人生下半場的婚姻經營建議

對於正在婚姻中摸索的中年伴侶,馮云給出了三點建議:

  1. 尊重彼此的個體性:理解對方的需求與感受,並以愛與體貼的方式滿足彼此。
  2. 建立自由與界線:允許雙方擁有各自的空間與時間,減少壓力感。
  3. 用心感受與溝通:練習用心聆聽對方,並在適當時機進行柔和的溝通。

婚姻是一場持續成長的旅程,從中學會平衡親密與自由,是讓關係長久而幸福的關鍵。馮云強調「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她認為,婚姻並非是全然迎合對方,而是雙方都能在關係中成長。「伴侶是一面鏡子,透過對方的行為,你可以反思自己的需求與感受。」 無論你是否選擇「婚內獨活」,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模式,與伴侶一同書寫精彩的下半人生。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已成必然的趨勢,104高年級長期關注「中高齡價值再發光」議題,企圖透過講座、工作坊、開課平台…等手法喚醒邁入中年的工作者,在百歲年代的今天提早為人生的下半場做足準備。探討議題包含中年轉型、斜槓創業、退休準備、人生第二曲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