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單身生活的鄙視,只是因為貧窮而已。」這句話即便放在今日仍不過時。對於獨自生活的中年人來說,財務自由不僅是生計問題,更是安全感與自尊的來源。單身者的開銷不一定較少,但收入往往較低,讓他們不得不延長職涯、發展副業,甚至考取證照以確保未來生活。
文/金熹暻、圖/cottonbro studio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人們對單身生活的鄙視,只是因為貧窮而已。」雖然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艾瑪》(Emma)是在兩百年前寫的,但艾瑪的話語卻包含著無法忽視的刺,她的話即便放在今日都不會過時,而貧窮卻獨自生活的辛酸又豈止是過去才有的事。
對所有成人而言,賺錢是個課題,但對於 Aging Solo來說,賺錢不只是單純的生活手段,更像是在確認自己的存在感,因為如果自己不賺錢就不可能「獨自生活」。已婚女性能暫時依靠配偶,也會在養育兒女時有獲得成就感的機會,但如果 Aging Solo賺不到錢自尊心就會大受打擊,如果要贍養年邁的父母那情況則會更加嚴峻。
獨自生活並不代表就能減少一半的家庭花費。舉例來說,據統計廳統計的〈按家庭成員數分類的每戶平均家庭收支〉(가구원수별 가구당 월평균 가계 수지 )顯示,二○二二年第三季單人戶的經常收入為月均兩百八十七萬五千兩百八十二韓圓(約新台幣六萬七千五百元),家庭支出為月均兩百二十二萬六千五百零八韓圓(約新台幣五萬兩千三百元)。和兩人家庭相比,收入為兩人家庭的六六%,支出為六八%,雖然收入與支出都沒有減少到幾分之一的程度,但支出減少的幅度更小。居住、水電費用等支出中的固定費用,單人戶人月均花費為二十六萬三百韓圓(約新台幣六千一百一十五元),與兩人家庭的人均花費(二十五萬五千六百七十三韓圓,約新台幣六千零五元)相差無幾。不管房間內有多少人,開燈的電費都是一樣的,所以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在美國也有一項研究比較了情侶共同生活與單獨生活時的生活費,結果是單獨生活比共同生活貴了二八%。
我遇到的 Aging Solo都在努力賺錢,對話中她們經常提到「我要養活自己」、「我是我家的戶長」等話語。因為大家至少都賺錢賺了十年以上,所以目前的生活還算勉強能維持下去,然而即便有程度的差異,每個人也都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
寫《放棄希望,然後加油》(희망을 버려 그리고 힘내 )的金松熙(김송희)表示,身為獨自生活的人,她最大的恐懼是「成為老後要去撿回收的老人」,而害怕變成貧窮獨居老人的單身者不只她一個人。雖然有程度上的
差異,但這是多數 Aging Solo陷入不安時,至少會思考一次的憂慮。
K B金融經營研究所出版的〈二○二○年韓國單人戶報告〉中指出,單人戶最大的擔憂是未來能否持續進行經濟活動。儘管現在我們對生活的擔憂比起往年有所緩解,但對退休後生活的憂慮卻每年都在加劇。
在 Aging Solo中,有些人為了避免獨自生活卻連經濟都不穩定的情況,早早就轉做穩定的職業。金多任曾在婦女團體中做全職的工作,考慮到穩定性,她在四十歲時通過考試成為公務員。宋美英在三十歲辭去工作,重考大學入學考進入藥學大學。
為了準備轉往更穩定的職業,有些單身者無法承擔這期間收入中斷,就會去考取各種證照。李珠元擁有療養看護師與園藝治療師證照,並且正在準備考取社工師證照;姜美羅擁有社工師、保險規畫師、寵物管理師證照,在我採訪她的期間,她正在努力學習,打算考取韓語教師二級證照。雖然證照本身並無法保障未來,而她也沒有實際使用過,但她說:「證照當下可能無用,但感覺對前途茫然時,證照有助於提高我的自信,讓我知道自己完全可以用別的方式過活,告訴自己『我還有別條路』。」
幾乎所有接近退休的人都差不多,Aging Solo也在尋找能長久工作的方法作為養老的對策。自營業者崔恩珠表示:「離婚前,我認為自己到六十歲就要退休了,但離婚後我改變了想法,我覺得應該工作到七十歲。」
「我錢賺得不多,也沒有能依靠的地方,因為是自己賺,所以資產積累也會比兩人一起的速度還慢。環顧身邊,與我同齡獨自生活的女性,她們的職業大多不是大企業的正職員工,而更多是約聘員工、自營業者。因為在大企業裡,女性頂多只會升到科長階層就結束,或者難以長期工作。不婚女性主要從事較不穩定的職業,這使得穩定性偏低,而且還必須更長時間地工作。」
金佳英因工會罷工在正職工作岡位上被解雇,在藝術界以約聘工作的方式工作著,她表示:「當我沒工作時,我總會感受到自己無法獨立生活的恐懼。」畢業於所謂名門大學的她說:「想用學歷找到其他工作雖然並非不可能,但我不想讓我的人生單純只奉獻在生存上。」即便經濟困難,她也不會離開自己喜愛的藝術界。
經營的公司倒閉,她有兩年多的時間沒工作做,這期間她每月會有一兩次的講座工作,並在媒體上投稿,每月以一百萬韓圓(約新台幣兩萬三千五百元)左右的收入過活。幸好她有父母和姊妹跟她分享小菜和米飯,生活費並不高。
「若在外地獨自生活,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我可能就無法生存。要經營獨自生活的人生,就必須加入一個不只有自己一人的網絡。」
她表示:「我正在過的日子是,永無止境的約聘工作生活,隨年齡增長,實際工作也越來越難,一直擔任負責人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我正在思考六十歲後可持續的賺錢方式。」她對結合藝術的移民二代教育非常感興趣,正在計畫考取韓語教師證照。
還有開始發展副業的 Aging Solo,她們追求不受單一工作束縛,是在多種工作間切換的「斜槓人」。在做目前工作的同時,吳熙珍也在煩惱當年紀再大一點時能做什麼,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的夢想,她曾想當一個能說五國語言的民宿主人,於是她開始在自己住的全租房裡提供住宿共享服務。
她的家很受歡迎,我也去過她家,空間很有美感,充滿房主喜歡的書籍,也透露出房主的精緻品味。
「提供住宿共享服務後,對晚年經濟感到焦慮的感受減少了。即使沒有全年開放預約住宿,每月也能賺一百萬韓圓以上。六十五歲後就會有國民年金和存了一點的個人年金,由於我是無房的獨居老人,所以也會拿到基礎年金,這樣老年的生活就可以過下去了。原本住宿共享服務只是為了養老才開始做的,聽了那些來家裡住的年輕女性的故事,我在交流中感受到去了新世界旅行的樂趣。這算是意外的收穫,隨年齡增長,能維持這種交流的關係也是一種文化財產。」
搬到京畿道新市鎮後,姜美羅認為只要離家近,就算領最低薪資也沒關係,於是她在求職網站上搜尋,偶然發現地方團體的招聘訊息後,她應徵進地方團體裡工作。雖然新工作的工資遠遠低於以前工作的公司,但她正努力在工作外的地方投資,創造額外收入。
投資經歷超過十年的她閱讀了近三百本財經相關書籍,還接受了一年半左右的專家課程教育。家裡的四億韓圓(約新台幣九百四十一萬四千元)債務她也沒向任何人伸手,而是靠自身力量償還。據說在找到現在的工作之前,她有兩年左右沒工作,多虧投資她才能順利地過活。她表示:「完全沒有想一次性賺大錢的想法,我的目標是老了以後每月透過股票賺三十萬韓圓(約新台幣七千零六十元)左右。」
「買股票是為了防範老了以後沒人要再雇用我,如果透過股票能確保這點,再結合國民年金和公共機關的工作,那就不會是最糟糕的生活。」
節錄自:今周刊《SOLO女子圖鑑》,作者:金熹暻、譯者:陳思瑋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