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andra Grünewald on Unsplash
我們以為人生就是不斷努力、奮鬥向上攀爬,為了達到成功或成就感,亦或賺進更多的財富,想向上爬的人總是心無旁騖的犧牲個人生活,希望有一天辛苦會有代價,而不斷讓自己成為拼命三郎。可是,如今卻領悟到人生並不是一路往上衝,高峰過後可能就是谷底,不管是誰,現在多閃耀、多風光,有一天都會走下坡。面對四分五裂的人生,往往一貫的回應方式就是加倍努力,來彌補衰退與不足,卻發現越來越力不從心。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在他48歲那年,因搭乘一班夜間航班,在機上偷聽到後座一對名人夫妻的對話,讓他開啟覺醒自己的人生下半場,踏上改變人生的旅程。
文/亞瑟.布魯克斯
整理編輯/104高年級
作家法勒(Bruce Feiler)在《轉換中的人生》(Life Is in the Transitions)一書中,歸納出重大的人生轉變,平均18 個月就會出現一次。大部分的轉變是非自願的,也因此在當下不受歡迎,但你以為的絕境,其實藏著豐收的祕密。以下四個策略,幫助你找到新的力量泉源。
史丹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1972 年找來一群學齡前的兒童,用一袋棉花糖做心理實驗。米歇爾發現,能夠延遲享樂的孩子,長大後更成功:相較於選擇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能忍著不吃的孩子在日後更健康、更快樂、收入更高,SAT 分數也更高。
對你來說,重點不在能否通過米歇爾的棉花糖測試,而在重新出發的這一刻,「究竟下一個吸引你的棉花糖是什麼?」在你開始投入新的付出時,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如果想不出答案,不要擔心,下面的三個重點會協助你找
出來。
在職涯中,我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只把工作當成達成目的的手段。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是這麼做的。但當流體智力曲線開始走下坡,你察覺到是時候該做改變了。
以為「達到目的就會快樂」,其實是誤會一場。這是人生必須釐清的重要真相之一。你心知肚明,當職涯只是達到目的、獲取報酬的手段,即便真的得到報酬,也不會滿足,因為你的目光已經放在下一個戰利品。如果你犯過那種錯,逝者已矣,來者猶可追。當然,你不會光是因為重新起步,就天天開心,心滿意足,有時依舊會有低谷,人生就是這樣。然而,有了正確目標後,藉由服務他人讓自己成功,就能讓工作本身成為獎勵。
樂趣與意義的核心都是有趣。許多神經科學家都認為,趣味屬於正面的原始情緒,由大腦的邊緣系統處理。你真心感興趣的東西樂趣無窮;此外,既然那樣東西能讓你保持興趣,一定也帶有意義。
也因此「這份工作是否讓我深感興趣?」是很有用的測試法。你可以藉此找出新活動是否是你的新棉花糖。
南加大的學者研究職涯模式後,發現有四大類別﹕第一種是「直線型職涯」,就是持續往上爬,步步高升;第二種是「穩定型職涯」,待在同一份工作,但專業能力持續成長;第三種是「轉換型職涯」,尋找新挑戰,從一份工作跳到另一份工作,甚至換領域;最後一種是「螺旋型職涯」,比較類似於一系列的迷你職涯,多年在一種專業裡發展,接著換領域,但轉換不光是為了尋求新鮮感,而是銜接在先前的迷你職涯中獲得的能力。
在人生的早期,你可能擁有超級直線的職涯。然而,你現在要進入第二曲線,比較適用的模式很可能是螺旋型。也就是好好想一想,你今日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你過去追求的東西。
此外,你要降低對於金錢報酬的期待,而且不要去想在別人眼中,這是否像是降級,或是沒能以最明顯的方式,運用過去的資歷與技能。換句話說,你有可能從管理對沖基金,轉變成到中學教歷史,但太好了。
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作者/亞瑟.布魯克斯;譯者/許恬寧》
關於【人生第二曲線】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