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三個迷思,讓你擺脫金錢束縛,為退休後的生活開路

104高年級
2025.02.28
7909次觀看

軟體工程師山吉布.薩哈的金錢之旅,從異鄉工作的初衷到提前退休的實踐,展現了財務自由的真正關鍵。他透過節儉的生活方式、持續的投資學習,以及對時間價值的深刻理解,實現了不依賴薪資的自由人生。文章中將帶你一窺他如何從財務迷失,到確立目標並達成理想生活的旅程。 

文/喬納森.克雷蒙、圖/cottonbro studio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節儉帶來自由 

這是山吉布.薩哈的故事 

山吉布.薩哈的職業是軟體工程師,但現在他正進入提前退休的階段。他自學了投資,以非本業的身分通過了美國證券業的Series 65執照考試。山吉布熱衷於增加金融知識,並樂於幫助他人理財。 

在2000年時,我於一間美國軟體公司工作並搬到美國,當時我並不打算永久住在這裡。我取得H-1B簽證來美國,這是允許非移民外國人獲得臨時工作的簽證。我想自己可能會在美國工作幾年,然後回到我成長的印度。 

結果並非如此。 

當我開始工作時,是在家鄉加爾各答擔任軟體工程師;但是身為旅行愛好者,我抓住出國工作的機會,以了解新的文化。我的計畫是在年輕時到其他國家工作,最後和妻子一起回到加爾各答定居。美國在我的願望清單上,而我偶然遇上了一個機會。 

1990年代後期,在愛爾蘭工作期間,我回到加爾各答探望父母,遇到了一個住在美國的熟人,他在一間軟體公司工作。那個年代的許多軟體工程師都認為,自己工作的公司是頂尖的軟體公司。他感覺到我的羨慕之情,於是要我給他一份履歷,我並未抱持太大希望,但在他的堅持下,我還是打了一份履歷。 

回到愛爾蘭後,我就忘記了這整件事,但是他沒有忘記。後來有一位人資打電話給我,要我進行幾通電訪以確認我的技術知識,當我通過了這個考驗,人資就提出請我去美國總部面試。由對方支付跨大西洋旅行的所有費用聽起來很划算,於是我很快就坐上了飛往太平洋西北岸的飛機。 

我在兩天內被面試了十幾次,真的非常辛苦。我被各式各樣的問題轟炸,甚至還有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和奇怪的演算法問題。到最後,我覺得自己浪費了每個人的時間,沮喪地回到了愛爾蘭。 

隔周,人資回電給我時,我原自以為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但令我驚訝的是,她向我說恭喜:我被錄取了。 

我在愛爾蘭的同事和主管都建議我接受這個職位。雖然我傾向接受,但是有個缺點:在我30多歲時再接受另一份外國工作,會延後我最終回到印度的時間。 

另一方面,好處實在太吸引人,難以忽視。成為一間轉型中公司一員的機會,可能再也不會出現,我將探索一個充滿自然奇觀的美麗國家,而這份工作可能是我實現財務自由的門票—原因有兩個。 

首先,可以在一個高收入的國家工作,再回到一個生活成本低的國家。在我的家鄉,即使是微薄的積蓄也可以撐很久。我之前的海外工作已經存了一點,如果能花個幾年的時間儲蓄美元,我就能有更高的財務安全性。 

第二,我的薪酬待遇包括股票選擇權—這是我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福利。人資解釋,當選擇權最後進入我戶頭時,公司股價只要從我入職以來有任何一點上漲,我都能大賺一筆。近10年來,這間公司的股票一直飆漲,她開玩笑地說,參考過去的股價走勢,股票選擇權會讓我賺很多錢。只不過,由於網路泡沫破滅,後來我所有的股票選擇權到期時都變得一文不值,而且15年內都沒有漲回來。快速致富的美夢也破滅了。 

因為我天真地將公司股票過去的績效推斷到未來,所以整體薪酬方案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很棒的工作、美麗的地方、豐厚的報酬,我還能要求什麼呢?我在2000年初時接受了這份工作,搬到了美國。 

人生的方向 

我人生的新篇章一開始很不錯。那年夏天,我去拜訪了一位多年好友,他已經在美國定居。能夠與他聊近況、和他的家人共度時光,讓我感到非常愉快。他的妻子建議我買房,當我回答自己打算幾年後回印度時,那位朋友笑了,而且他還做出三個預測:我很快會變胖將近10公斤、沒有時間與朋友聯絡、還會永久居住在美國。我和他打賭說他猜錯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都沒有聯絡,直到悲劇發生。我的朋友腦中風,需要仰賴維生系統,我盡快飛去看他,但遺憾的是,他再也沒有醒過來。我沒有機會向他道別,更不用說我輸掉那三個賭注而必須請他吃一頓大餐。 

朋友的英年早逝令我非常震驚,他根本還不到40歲。我覺得我的時間也在倒數了,我開始想像未來的自己,以及在經濟上必須依賴我的家人,如果我死了,他們會如何?誰會出席我的葬禮?他們會如何形容我?我的中年危機很早就開始了。 

與此同時,我也經歷了一些起起落落。我在2003年離婚了,接下來我過了一段極其節儉的時期,並且把我的財務狀況整理得井井有條。我告別了一切奢侈品—全新的汽車、寬敞的出租公寓、度假旅行、手機,甚至和朋友出去玩。為了節省房租,我在一個不怎麼樣的地點買了一棟採光不佳的連棟別墅,除了雜貨和必需品,我很少買東西;我自己做菜,並將社交活動限制在偶爾與密友聚會吃些家常菜;當地圖書館成了我唯一的書籍和影視來源。我的生活成本只有4位數,但是收入卻有6位數,就這樣過了不久,我的財務狀況回到了正軌,能夠恢復不那麼節儉的生活方式。 

我在幾年後再婚,放棄了返回印度的計畫,決定在美國永久定居。最後這個決定否決了我的財務自由計畫,再也不能指望以後的生活成本會更低了。我當年38歲,必須從頭開始我的財務之旅。 

我朋友的死也敲響了警鐘。我不能再拖延了,必須認真對待我的經濟責任,尤其是現在我不僅再婚了,還有一個繼女。我提高了壽險和失能險的承保金額,為我的財務帳戶指定受益人。我想我需要做的不只是漫無目的地儲蓄—我需要計畫。就在那時,我發現了自己在金錢方面最大的錯誤。 

我對股市及其在長期積累財富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毫無所知,我浪費職涯的前15年,只是把錢存在銀行的儲蓄帳戶中。很可惜,我錯過了許多年在股市創造複利的機會。沒錯,我沒有拿著現金坐在場邊,等待更好的投資時機;相反地,我只是坐在邊線,以為自己就在場內。 

幸好我還擁有一項寶貴的資產—創造收入的潛力—這抵消了我大大小小的許多財務錯誤。我很幸運,軟體工程對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是一個可靠的職業,不僅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和高薪,還提供了樂趣和滿足感。穩定的收入和它提供的安全感,是我最大的經濟實力。 

當我花時間學習投資和個人理財,導正我的財務錯誤就變得很容易了。我把401(k)退休金提撥拉到最高,把錢投入多元化的股票基金。我養成了習慣,將積蓄投資於便宜的指數基金。因為工作和家庭的需要,還有我對各種愛好的追求,我忙得沒有時間去關注市場的噪音。事實上,這是因禍得福。 

面對退休準備 

2000年代過得很快。妻子重回職場,額外的收入支撐著我們的家庭財務。我的繼女開始上小學,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她就進入了一所本州的大學。身為空巢老人的我們,日常生活的腳步慢了下來,讓我有時間專注於一直困擾我的事情。 

與一個陌生人(暫且稱他為泰德)的短暫互動,讓我對我們的財務狀況感到焦慮。泰德是我的雇主在當地通勤時使用接駁服務的兼職司機,有一天,我在上班時身體不適,需要搭車回家,泰德便開著一輛車出現了。 

泰德看起來6、70歲左右,他很想找人聊天,從他在紅綠燈和交通尖峰時刻的言論來看,我認為他對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滿。我很好奇為什麼他這個年紀還在工作,尤其是他看起來這麼討厭他的工作。 

泰德並不介意我的好奇心。他工作了35年後,於幾年前退休。退休後的頭幾年過得很順利,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他的退休金已經縮水了,所以不敢再把錢投入股市,相反地,他需要持續的收入來補回他的投資。他認為自己短期內不能「重新退休」。 

他的故事令我難以置信。一個世界上最富有國家的公民,在工作了幾十年之後,怎麼可能負擔不起退休後的費用?他是否在炒房或其他瘋狂的快速致富計畫中賠了錢?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後來當我發現金融危機對剛退休者的影響時,我得到了一個線索。泰德可能是眾多投資人之一,這些人看到市場暴跌就恐慌,然後把他們的投資全部贖回,並且發誓再也不要買股票。 

泰德的故事讓我很擔心。當我不再領薪水時,我也會落得同樣的下場嗎?我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我需要工作多久才能退休?我的女兒正在讀大學,現在是我研究退休準備的好時機。 

這個準備很巨大。當我在退休計畫的迷宮中穿梭時,我的試算表變得過於複雜,有幾十個參數和巨集,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變動項目和未知,我根本沒有頭緒,不知如何為退休金設定目標規模,而根據我的假設和輸入的資料,產生的數字會有很大差異。 

後來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是我問錯了問題。重點不是我需要多少錢才能舒適地退休,問題在於我自己的時間和獨立性是否比經濟上的舒適更有價值。重點是鼓起勇氣,設定一個退休日期。 

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 

由於思維方式的改變,我的試算表似乎開始對我有幫助了。除非發生什麼災難性的事件,否則我離財務自由不遠了。在我47歲生日那天,我下定決心要在3年內,也就是2017年底退休。我寫下了1095這個數字—距離我50歲生日還有幾天—然後把它釘在廚房的牆上。 

我女兒覺得很有趣,我妻子覺得驚訝而不是焦慮。我真的有能力這麼快就離開這個高收入的職業生涯嗎?特別是我的起步較晚。說實話,我也有點困惑,直到我分析了我們的現金流。祕訣不在於精明挑選的股票獲得超額收益,也不在意外之財;正好相反,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開銷比我們的收入還要低得多。 

節儉在我心中根深柢固,這要歸功於我的父母。他們還傳授了許多其他健全的理財習慣,這些習慣在我的一生中給了我很多幫助。從學生時代起,我就能夠負責任地處理金錢並控制開支,我在印度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長大,也學會了厭惡債務,還清貸款總感覺像是一種成就。 

我們的低花費在兩個方面有很大的幫助。首先,不需要很多積蓄來維持我們樸素的生活方式;第二,我們超高的儲蓄率通常至少占家庭稅後收入的60%,這讓我們很快就達到了財務安全所需的金額。我們定期定額投資的複利成長,發揮了它的魔法。 

需要釐清的是,我們的財務狀況一點也不穩定,尤其對於提前退休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這個計畫本來可能會傷害到我們,但我想把握機會,因為我知道如果事情不順利,我還可以扭轉局面。我妻子並不打算在不久的將來停止工作,再加上我的計畫靈活性,事情變得比較簡單。 

在我即將過50歲生日時,我對主管提出了退休的規畫。他的絕妙建議是我所得到最好的財務指導:他建議我逐漸減少工作時間,而不是突然停止。我接受了提議。 

在50歲時轉為兼職工作的效果很好,我到現在還是很喜歡這麼做。我有額外的時間用於我的個人興趣。沒有了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也沒有了依賴薪水的感覺,我更喜歡我的工作了。我適度的消費習慣可能對其他人來說沒有吸引力,但是這為我帶來了人生中最大的奢侈品之一—財務自由。 

三個教訓

  • 如果你每年存更多錢,你的投資組合就會成長得更快—而且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積蓄才能維持未來的退休生活。 
  • 我們在投資時都會犯錯。但如果你在職涯早期就開始賺取穩定的收入並且謹慎地儲蓄,這些錯誤通常很容易克服。 
  • 當你接近退休年齡,不要只想著你需要存多少錢才能有財務保障,也要想一想你的時間值多少錢—以及是否比你所領到的薪資更有價值。 

節錄自:今周刊《我的金錢之旅》,作者:喬納森.克雷蒙、譯者:呂佩憶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已成必然的趨勢,104高年級長期關注「中高齡價值再發光」議題,企圖透過講座、工作坊、開課平台…等手法喚醒邁入中年的工作者,在百歲年代的今天提早為人生的下半場做足準備。探討議題包含中年轉型、斜槓創業、退休準備、人生第二曲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