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我們總覺得快樂來自成就與擁有,然而研究顯示,50歲之後,幸福感反而會提升,這與我們逐漸培養出的情緒智商(EQ)息息相關。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更能理解情緒、調整心態,並珍惜生活中簡單而純粹的喜悅。本書摘探討了幸福U形曲線的科學依據,以及隨時間累積的智慧如何讓我們在中年後半段獲得更深層次的滿足感。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我年輕的時候非常厭惡兩個概念:滿足與安定。這兩個詞感覺起來很像是妥協。尋求滿足與舒適聽起來很無聊。它使我想起十年級歷史老師教我的話:「舒適使人冷漠。」我也覺得,安定聽起來就像離死期不遠了。
最近,我意識到幸福是年輕人的事,滿足(甚至是喜樂)是晚年人生的獎賞。我想起日本京都十七世紀的一個石盆上刻的一句話,翻譯成英文是「我已擁有我需要的一切」或是「我對自己感到滿足」。
快樂與喜樂不同;活到91 歲的作家沙林傑(J. D. Salinger)寫道,「快樂是堅硬的,喜樂是流動的。」快樂通常來自外在環境,喜樂從內在湧出。
我們在中年開始明白,快樂並非由願望的滿足構成,它是在腦袋裡,而非健身房做的選擇。說到「追求幸福」,我們不一定總是能欣賞或陶醉在已經擁有的事物中。在人生的上半場,我們往往在追求滿足,而非心懷感恩。
研究指出,我們在50 歲之後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更滿意。不只美國有這種情況。研究者發現,幸福的U 形曲線幾乎適用全世界。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問題神奇的消失了,而是因為我們學會度過一道道關卡,並優雅的接受人生對我們出其不意的襲擊,於是不會認為自己特別不幸。我們對於「還要更多、更多、更多」的執著已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能力,開始歡迎最單純的禮物(陌生人對我們微笑、床頭櫃上的一本新書、朋友或配偶某個貼心的舉動)帶給我們的喜樂。
倘若變得更幸福的祕訣只是變老,那會如何?聽起來很荒謬,對嗎?
社會告訴我們,中年只有懊悔、挫折與悲傷。但事實是,隨著年紀漸長,我們感受到這些負面情緒的情況其實變少了。誰會想到,生命的幸福循環與滿足感,竟會如此自然的發生且可以預期?
為何人生幸福曲線會先下滑,然後在45 ∼ 50 歲左右反彈上升?中年的早期階段感覺起來通常不太像中年危機,反而比較像中年馬戲團表演。我們要身兼數職,就像在表演轉盤子雜技。孩子千奇百怪的要求使我們疲於奔命,父母的健康也開始出狀況。職場的處境苦不堪言。沒時間約朋友吃飯聊天、沒時間享樂、沒時間嬉戲(尤其是在臥房)。我們可能會開始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大賣場的空間,才足以存放我們所有的情緒。
不過,我們也在這個時期終於有適當的工具,可以對人生的各種境遇處之泰然。到了50 歲,我們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 EQ)變高了。我們經歷了夠多的悲歡離合,學到了適合我們用的應對技能。我們開始實踐「心理衛生」儀式,能夠清理腦袋和心靈的生活方式。我們發現,我們比自己所想的更有韌性,學會與情緒共舞,而不是把情緒埋藏起來。
包括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家羅伯特.李文森(Robert Levenson)在內的多位學者指出,在成年階段,人類智商不太會變動,但EQ 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升。李文森的團隊以一群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的人為對象,進行研究。他請受試者觀看一系列激發情緒(像是嫌惡和悲傷)的短片,然後請他們試著因應那些不愉快或傷心的感覺,調整自己的情緒,也就是努力不受那些畫面的影響,或是試著看見影像的積極的一面。
哪個年齡層的人最有能力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
研究者發現,受試者年紀愈大,就愈善於從正向角度重新解讀那些畫面,這個能力稱為「正向重估」(positive reappraisal),也愈善於主動處理影片引發的情緒:這是EQ 的特徵。研究者解釋說,這是因為「演化似乎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把我們的神經系統調整成最適合處理這類人際與同理互動的狀態。」
過去三十年來,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大衛.艾爾梅達(David Almeida)研究超過三千名成人的日常壓力因子。他指出,受訪者在成年的初期表示,他們至少有40 ∼ 45%的日子感覺有壓力,但是當他們進入中年晚期,那個比率降到了20 ∼ 25%。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他們有能力重新思考與消化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現在讓我們從科學家的觀點,轉換到實踐者的觀點,也就是我們一般人的觀點。以下是我對自己的觀察,關於我的EQ如何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使我將情緒視為朋友,而非敵人:
當然,永遠會有特殊情況。例如,你有一個75 歲的叔叔,他一天到晚都在抱怨。但這種情況是例外,而非準則。研究指出,假如你努力發展你的EQ,你同時也在培養另一種EQ,也就是「精進的生命品質」(Enhanced Quality of life)。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這種心理狀態,尤其當我們年紀增長時。
節錄自:天下雜誌《中年的選擇》,作者:奇普.康利,譯者:廖建容
關於【第二人生】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