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迷惘的時候,不需要等到所有條件準備就緒才開始行動。人生不可能完全避免失敗,但正是在一次次的嘗試與跌倒中,我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其擔心他人的眼光,不如專注於當下,從眼前的小事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即使中途改變方向,也不必懊悔,因為所有的經歷都將成為我們成長的重要養分,讓每一步都通往更豐富的人生旅程。
文/岸見一郎、圖/Darcy Lawrey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即使開始過自己的人生,也未必一定能夠一帆風順。就算父母不提醒,自己也應該明白如果不想失敗、不想受挫,做選擇時必須慎重。
很多人都害怕失敗,如果可以,沒有人想要失敗。我長年在大學等學術機構教書,碰過很多害怕犯錯的學生。成績愈是優秀,就愈是害怕犯錯。
或許有人認為學習和人生不同,但是不管是學習也好,人生也罷,處理錯誤或失敗的方法,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學生犯錯的時候,我會理所當然地指出來。這個時候,每個學生的反應都不相同。前面提到我曾經教過古希臘文,初學者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偏偏有個學生從下堂課開始就再也沒來上課了。
不上課、不考試,就是避免犯錯最簡單確實的方法。只要不參加考試,就可以大聲地說,如果有參加考試,搞不好自己可以考到不錯的成績。
與其實際接受挑戰而失敗,不如活在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是指過去的可能性)當中。明明就算犯錯,還是可以藉著持續學習在未來獲得成功,卻這麼早就放棄了,真的令人惋惜。
我認為學生害怕的,並不是別人如何評論犯錯,而是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他們害怕人們對自己的評價過低。在工作上,就算考績低,卻也不是針對個人人格的評價。我請學生把希臘文翻譯成日文,然後再針對錯誤的部分進行解說,但有的時候卻會碰到不願意回答的學生。我問學生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想回答,學生回答「知道」。原來是因為他不想要回答錯了,被當成笨學生。我保證就算他回答錯了,也絕對不會那麼看待他,結果下堂課他真的就不再害怕回答問題,而他的古希臘文也進步不少。
讀書的時候,如果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只要持續努力,讓自己下次可以給出正確解答就可以了。人生在世,難免跌跌撞撞,失敗了也還是可以重頭再來。可以從失敗學習到的事情何其多,天底下沒有不可挽回的失敗。父母不該為了避免孩子失敗,而試圖讓孩子選擇安全的人生道路。
之所以害怕自己的人生與別人不同,是因為有某些事情非實現不可。可是在還沒有開始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會是如何。
我經常在想,如果有人向我問路,只要我知道那個地點在哪裡,肯定會盡可能詳細地告訴對方,可是當對方詢問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時,除非知道問路人的腳程有多快,否則我根本答不出這個問題。當然,不親自走一趟的話,同樣也沒辦法知道答案。即使別人能夠很快抵達目的地,自己或許仍需要花上一點時間,又或者也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情況。甚至,有時就連你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辦法去問任何人。
有些人非常清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相當明確。可是那個目標未必是他自己選擇的,很多人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出選擇。就如前面所提到的,正因為自願選擇的人生和別人的人生不同,所以身邊的人才會特別擔憂。因為有時可能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所以也未必能事事如願,其實天底下並沒有絕對「安全」的人生,而安全的人生也未必是幸福的人生。
更大的問題是,當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在達成之前都是準備期間,那段人生將變成「暫時的」。然而,人生苦短,不該將「當下」視為暫時的;也沒有人能保證「正式的」人生哪一天會到來。
為什麼要等到未來才去找自己想做的事呢?現在就可以開始探索。如果此刻有某件事能讓你全心全意地投入,不帶任何目的單純出於熱愛,那就不必再為未來擔憂了。這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或許有人會問: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難道最終不會一事無成嗎?但是當你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再回頭看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其實自己已經走得很遠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不也是挺好的嗎?就算成天只想著未來,也不一定能夠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且,什麼事都沒達成不代表這就是不幸的人生。雖說不一定要為了未來而犧牲現在的人生,也不應該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準備上,而忽略了「現在」真正想做的事。
以工作來說,有些事情是你即使想做,仍然無法馬上付諸行動的。為了學習必要的知識或技能,除了努力之外,還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的過程便是你想做的事情。
感到迷惘的時候,管他三七二十一,直接出發吧!就從自己能做的事情開始做起。如果中途改變心意,屆時再回頭也不遲。如果是全心全意投入的事,也許你不會改變心意,但有時還是會突然想做些別的。即使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時仍會發生意外而無法實現。不過只要是想做的事,哪怕突然方向改變,也不會覺得過去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掉了。
節錄自:方言文化《岸見一郎的人際自在學》,作者:岸見一郎、譯者:羅淑慧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