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孩子討論退休後的財務安排時,遵循「40──70」原則是關鍵。建議透過多次短暫對話,讓孩子了解退休計畫、財務需求及遺產規劃等重要內容。首次對話應該著重於一般性訊息,避免觸及敏感問題,並避免使用文字或電子郵件處理。父母應該與孩子面對面進行對話,並事先與伴侶討論共同打算,確保一致意見。孩子應該了解父母的財務帳戶信息,並定期更新資訊,以便必要時能幫助父母處理財務事務。這樣的開放溝通有助於建立透明且穩固的家庭財務計劃。
文/勞倫斯‧史坦堡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父母可能不必或不想幫助他們的孩子買房,但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與他們的孩子討論自己未來的財務。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通常會推薦遵循「40──70」的指導原則:在孩子年滿四十歲之前、以及在你年滿七十歲之前進行對話。沒有理由你不能在孩子二十多歲時就展開這項討論的某些面向,但你可能應該等到你能可靠地預測自己未來的財務需求時,再與他們深入討論這個話題。
由於需要涉及的範圍可能很廣,與孩子討論你的財務時,最好是透過多次短暫的對話來進行,這樣能保持所有人的注意力並且可以提出問題。你的第一次對話應該非常的一般性,其目的是讓你的孩子知道三件事:其一,你退休後是否有足夠的錢來好好地過生活;其二,你是否需要他們的一些幫助;其三,他們是否可能從你那裡繼承任何東西。這個對話最好是面對面進行。如果不能,你也可以透過電話或視訊進行。不過,不要透過文字或電子郵件處理這個問題,因為這些媒介比坦誠的對話更受限制,溝通的資訊也會比較少。
若你的孩子希望他們的伴侶也在場,那也沒問題,只要你感到自在就行。如果你有多個孩子,你可以分別或共同與他們見面,看哪種方式更方便。如同我即將說明的,這第一次對話應該避免涉及敏感的問題,比如具體的金額和誰將繼承什麼,這樣你就可以避免強烈的情緒或當場的衝突。
你的伴侶是否也要在這第一次對話中出現,由你和他們來決定。無論如何,你們倆應該事先充分討論你們共同的打算,並確保在與孩子坐下來談時,對要傳達的內容達成一致的意見。如果你和你的伴侶在某些細節上意見不一致,請在與孩子交談之前先解決這些問題。若你打算獨自進行這次討論,請在一開始就清楚地告訴孩子,你和你的伴侶已經對所有的細節達成一致的共識。
對於一般事務,我通常會建議你等到孩子主動提問或請求幫助;但在財務這件事情上,由你主動踏出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需要了解你的退休計畫、你的長期財務狀況及其相關事項,但他們可能不願意直接問你。這些問題本質上是敏感的,許多孩子不想問,因為這些問題會讓他們想到你已經年邁了,而光是想到這個就使許多孩子感到難受、甚至焦慮。孩子可能會對你和你的伴侶在停止工作後的生活狀況有疑問或擔憂。他們可能會想知道,你是否有足夠的保險來支付醫療和長期照顧費用,因為如果這兩類費用沒有投保,將會影響到整個家庭,包括他們在內。
對於尚未滿四十歲的人來說,退休似乎還很遙遠,但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和準備你的退休生活,那麼你就有很多知識可以跟孩子分享。畢竟當他們接近退休時,你或許已經不在人世了。讓他們看到你是如何思考這些問題是好的。若他們還沒有考慮過為自己未來的財務做規劃,那麼告訴他們應該這樣做。眾所周知,要過好退休生活,你必須在出社會工作後不久就開始存錢。
你還應該事先讓孩子知道,如果你或你的伴侶生病或其他原因而無法管理你的財務時,他們可能必須作出的決定。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你的一個子女或多個子女會在某個時候都參與其中,所以讓他們知道如果必要時你希望他們怎麼做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已有安排,你應該讓孩子知道這個安排是什麼以及如何落實。若你已患有某種可能在某一天使你失去行動能力的嚴重疾病,那麼別等到你七十歲。他們必須在你發生緊急狀況之前,就知道你的財務的基本情形。其中至少必須包括會計師、律師或財務顧問的聯繫資訊,以及你的遺囑、生前遺囑和委託書。
孩子還應該知道你的財務帳號以及如何使用它們的資訊。為你的孩子製作一份紀錄,但將帳號、登入名稱和密碼分別保存在不同的文件或電子檔中。告訴他們在哪裡可以找到各種財務和稅務紀錄的列印文件,以及如何進入你的電腦上查看重要的資訊,並養成定期更新這些資訊及讓孩子了解最新情況的習慣。若發生必須讓孩子幫你處理財務的情況(例如你因病無法自行支付帳單),你應該讓這一切盡量變得簡單。你可以為此準備一份文件,其中註明每個月應支付給誰多少錢,以及從哪個帳戶和透過什麼方式支付(支票、信用卡、電子轉帳等),並告訴你的孩子在哪裡可以找到它。如果你的伴侶沒有參與這些事務,那麼做這件事就特別重要,因為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在必要時幫助他們。
節錄自:橡實文化《子女成年後,關係不疏遠:如何參與二十、三十、四十歲孩子的人生?,作者:勞倫斯‧史坦堡,譯者:謝明憲》
關於【人生第二曲線】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關於【退休金相關】你可以收聽的高年級不打烊Podcast集數推薦: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