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是老查(李全興)圖/Tetyana Kovyrina
達特茅斯學院教授布蘭弗洛,十多年來研究幸福感的來源,持續搜集各國相關資料,累積了145國的數據,2020年他發表了研究結果:不論婚姻、學歷等其他影響如何,人的幸福感在過了20歲之後,都會緩步下滑,直到48.3歲——這個人生平均的最低潮之後,才會反轉上升。他還搜集了歐洲27國的資料,顯示接近50歲,是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高峰,因此,中年低潮是確實存在,不是「感覺」而已。
那麼,難道中年世代就只能任由情緒低潮影響自身的感受嗎?今天要介紹的《啟動你的韌性開關》,提供我們一個可以運用的方法。
「韌性」到底是什麼,以及要怎麼樣強化我們的韌性?
關於「韌性」,臨床心理學家喬治.博南諾下了一個定義:人在面臨危險或有創傷性的事件時,可以維持相對穩定、健康的心理與生理功能運作的能力。簡單的說,也就是「應對挫折或接受傷害的能力」。
《啟動你的韌性開關》的作者史蒂芬妮.艾茲蕊是知名臨床心理醫師,有超過十年的「韌性養成方案」教學經驗,他認為要強化我們的心理韌性,必須由內而外、由近而遠的進行。包括提升我們自己的內在心態、以及改善和其他人的互動。
從提升「自尊」開始強化心理韌性
要提升內在心態的強健,首先,要從提昇我們的「自尊」開始。對於很多人來說,自尊感覺是一個有點模糊的概念,也很難界定程度與標準,但是當我們在缺乏自尊或是自我價值感低落的時候,就是感受到挫折的時候。
通常自尊低落的人會有一些共通的特徵,像是:
・ 會很嚴苛的自我批評,覺得自己事情做得不夠好
・ 會用消極的態度自言自語
・ 在受到別人讚美的時候,會很直覺的否定
坦白說,我發現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況,常常在別人說我某方面做得不錯的時候,我的反射性回應都是馬上搖頭說「沒有沒有沒有」,而這就是所謂的「冒牌者症候群」,冒牌者症候群指的就是覺得自己獲得的成果都是靠運氣,或者是別人誤判了,其實自己沒有人家覺得的那麼好,會很怕自己能力不足的真相隨時會被人拆穿,甚至因為這樣被嘲笑。
也因為有這樣的心態,自尊低落的人就會更害怕失敗或是被人批評,因此會迴避與別人相處,也不太敢嘗試新的事物。或者也會有相反的情況是:因為一直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就加倍的努力,一直不敢鬆懈,但卻對自己的成果都不滿意,覺得什麼事情都不值一提。你可以想像,如果心裡一直有這樣的感覺,壓力怎麼可能會小呢?對於心理韌性當然是負面的影響。
所以如果要改變這種自我價值低落的心理,第一步就是要接受每個人都不會是完美的,自己也不例外。雖然不夠完美,還是值得被肯定,也能夠有幸福快樂的權利。接下來則是要客觀地看待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優勢、技能或特色。哪些領域呢?像是身體、心靈、嗜好、工作、家庭關係、人際關係、情感關係⋯⋯,如果逐一去檢視跟盤點自己的現況,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並不能夠簡單的用「好」或「糟」去定義,就只是不一樣罷了。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價值。
習慣以正面思考看待周遭發生的事
除了正面看待自己之外,要提升我們的心理韌性,必須也要用正面的心態看待周遭發生的事。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出門前,發現自己的牛仔褲上有個明顯的污漬,你的反應會是什麼呢?是慶幸自己幸好出門前就發現了,剛好可以改穿最近買的另一條新褲子,開心!還是會覺得自己真的很不順,還沒出門就已經出狀況,擔心可能出門之後還會碰到更倒霉的事。像這樣同樣的一個狀況,可以有正面的和負面的兩種解讀,你可以想想,自己比較習慣是正面思考或是負面思考呢?
如果希望轉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在《啟動你的韌性開關》書裡建議我們可以用「A.B.C模型」的作法:
A是Activating Event,指的是外在環境發生了什麼事。
B則是Beliefs,是我們腦中產生的想法。
C是Consequence結果,就像是做出什麼反應,或是產生什麼感受。
舉個例子,例如我們跟一個擦肩而過的同事點頭打招呼,對方不理我,這就是A Activating Event,如果你認為對方應該是討厭我,這是一種想法 Beliefs,也許就導致之後的C consquence是:你再也不想跟他打招呼。
但如果你的想法是「他應該沒有看到」或是「他可能在想心事」,當我們的Beliefs 想法不同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Consequence 結果,你可能會跟上去問他是不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或是之後你也還是會繼續和他打招呼。所以同一件事,因為想法不同,就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所以書裡建議我們可以用自己最近經歷的情境來做個練習,想想看,如果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的時候,結果會不會也比較正面?在做這個練習時也可以感受一下,到底自己會比較習慣往正面的角度思考呢?還是負面的角度呢?如果發現自己常常會往壞處想,那就應該要調整一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人生給我酸澀的檸檬,那就讓我把它做成檸檬汁吧!」我自己的個性也是比較會往負面的角度思考,擔心很多事會不如預期的人。後來我就設法養成一個習慣,在把事情往壞的方向想的時候,硬是逼自己要做出「如果往好處想,至少這也有可能如何如何⋯⋯」的另一種思考,讓想法平衡一下。習慣了之後,就不會對事情有太過負面消極的感受了。
書裡還建議我們可以用以下的做法培養正向思考:像是每天晚上可以花一點時間想今天的三個W:What Worked Well,像是:今天有哪些不錯的事、有什麼自己表現得不錯的地方,也可以寫一段「感恩日記」,記下有哪些人、哪些事值得感謝。又或者是想一想明天有哪些事會讓我們期待呢?就算是小事情也沒關係。這些方法都會讓我們的想法轉為積極正面。
運用「正向關係溝通」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與挫折
除了自己的心態調整之外,通常我們與別人相處時的感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溝通」。正面來看:好的溝通技巧會讓我們容易達成目的,相反的,若是缺乏良好溝通,會讓我們容易誤會別人,或是導致對方的誤解,自然造成不必要的摩擦或挫折感,進而消磨掉我們的韌性。作者提醒我們,所謂的韌性,除了是指從逆境中恢復過來之外,也應該提升自己不至於陷入逆境的能力,良好的溝通就有這樣的效果。
那麼要如何改善溝通呢?首先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
來比較一下這兩句話「你應該早點告訴我」跟「如果我可以早一點被通知就好了」,這兩句話要表達的意思是類似的,就是希望自己有早一點接收到資訊,但是前一句的主詞是「你」,對方也許會覺得被責怪、被抱怨,可能會引起防衛心態,甚至回一句「是你自己沒注意,怪我嗎?」。而後一句的主詞是「我」,用暗示的方法表達希望對方可以早一點通知,就比較不那麼針對性,對方也比較可以有同理心。
《啟動你的韌性開關》書裡建議我們可以用「正向關係溝通」模型,採取像接下來這樣的句型:首先主詞用「我」,接著表達「請求」期望對方做的事,也就是What。接著是「請求的理由」Why,以及請求對方回饋,給我們feedback。舉個例子,像是「我希望在下週要出發旅行之前2天,你可以把你的行李打包好,會讓我們可以確定是否會超重,你覺得可行嗎?」,句子裡面包含了What, Why,也尋求對方給予feedback,就可以讓溝通保持在正向的討論裡進行。
透過強化韌性,包括接受不完美的自我、練習正面思考,到掌握正向溝通技巧,幫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減少不必要的情緒波動。只要願意改變思維模式和行動方式,我們都能在中年階段找回內心的安定與幸福。
關於作者
李全興(老查) 數位轉型顧問、出租大叔、商業好書說書人,以及正在探索人生下半場可能性的中年級實習生。 2000年起即投入數位產業,累積逾20年電子商務、社群、數位內容領域工作資歷,致力將數位經驗運用於協助企業數位轉型與內容經營、社群行銷。目前則在探索百歲人生時代,自身職涯的第二條成長曲線。
更多【老查的中年級觀察】:
- 如果人生有第二次機會,這一次為自己好好選擇《發現你的天職》
- 【老查的中年級觀察】從上班族轉換成自雇者,必須要有的思維轉換
- 哈佛研究 50歲後影響你的幸福指數,居然不是財富或工作成就!? 這個原因將決定你下半輩子的身心健康!
- 【老查的中年級觀察】做自己的老闆,十項靈魂拷問確認你自己適不適合當自僱者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