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上面的煩惱,職場人際絕對是很多人困擾的問題。對於不擅交際的人來說,對上的溝通、同事之間的交往,皆是每天都必須面對的難題。想要增進自己的社交能力,又不如其他職能課一樣按部就班就可以確保能力提升。究竟要如何改善職場人際關係呢?
文/胡慎之 圖/Helena Lopes
整理編輯/104高年級
有一次,一位來訪者問我:「胡老師,人一定要有社交活動嗎? 今天公司有聚餐,大多數同事都參加了,我也去了。但其實我非常累,只想回家休息,而不是去應酬社交。我也想過拒絕,但這是公司聚餐,不去好像又不合適。所以那個晚上我不得不強打精神參與聊天,飯也沒吃幾口。結束後我回到家就直接癱在沙發上,一動也不想動,實在太累了!」我可以感受到,這位來訪者是真的無助且疲憊,似乎所有的精力都被消耗完了。
人一定要去社交嗎? 如果不社交會不會很孤獨?
實際上,只要你身處各種關係當中,就一定會有社會交往或者人際互動。有時這會成為我們生命中難得的滋養時刻,但有時也會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讓我們感到非常疲憊,尤其是當你在一段關係中沒有任何收穫,或是必須不斷去討好別人,又或是被別人忽略時,就會越發感到被消耗,委屈感、孤獨感隨之而來。在這些時刻,我們情願一個人待著,也不願去社交。
然而,社交又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需要分享和互動。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說:「生活中沒有『他人』的存在,比世界上最嚴重的疾病更加讓人無法承受。」社交是我們在自我社會化時的一種能力,也是人類認識自我、理解他人和感知社會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但是,不是每一段社交關係對我們來說都是有益的,只有真正能滋養我們、讓我們感到舒服的關係,才是我們需要的關係。
那麼,什麼樣的社交關係才是好的滋養關係呢? 或者說,怎樣定義有效社交呢?
它一定包含以下三點:
從生物角度來說,人是群居動物,不是獨居動物。沒有社交,個體很難獨自生存,因為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事情都需要人與人合作才能完成。尤其在原始社會,想要生存,人們就必須彼此合作、彼此依附。嬰兒剛出生時需要被媽媽照顧,爸爸外出打獵給家庭提供食物,孩子長大後逐漸開始對家族有所貢獻,也開始照顧衰老的上一輩,直至死亡。這個過程就是人類自古以來群居的生存方式,充滿了合作與分工。因此,一個有效的社交關係一定不是一方單方面的付出。
當一個人與其他人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連結時,就失去了歸屬感,同時自己也會產生強烈的虛空感。你會發現,自己身邊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沒有人關心你,更沒有人牽掛你,似乎全世界都把你遺忘了,這種感覺非常糟糕。在《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長期獨自一人生活在一個孤島上,內心空虛而絕望。他用撿來的皮球做成人偶,說話給人偶聽。在這裡,人偶就是一個很好的陪伴客體。
一個長期處於沒有連結狀態的人,更容易出現憂鬱傾向。要解決虛空感,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積極地與他人建立連結,來到我這裡的一些年輕來訪者,他們會經常組織和參加各種各樣的群體活動,一起出遊、一起運動,其潛意識就是在尋找一種群體中的存在感。另一種方式是讓自己的內在充實起來,當內在的自我相對豐盈時,比如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有自己熱愛的事情,並能從中獲得很多成就感和滿足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虛空感也會減少。
一些有著共同愛好與目標信念的社交,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段深度連結的關係。如果你有一個一起打球的朋友,你們可能會各自苦練技術,然後相約一起比賽切磋,你們之間相互競爭卻又相互合作,你們是親密的戰友也是親近的對手,你們借助彼此完成共同的目標:提升球技,獲得成就體驗。其實不僅僅是運動,這種體驗在其他興趣愛好或學術研討上也很常見,社交中很多觀點的碰撞會讓我們產生看待事物的新鮮角度或是新的靈感。
節錄自:啟示出版《恰如其分的孤獨,作者/胡慎之》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