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04高年級
又到了報稅季節,之前在上班時要報稅,那麼退休後,也需要報稅嗎?根據台灣的國稅法規定,當領到退職金,且達到退職所得的課稅門檻,就必須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
領到退職金之後,有哪幾種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方式?依請領退職金方的不同,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方式也不同,可分為三種情況:1. 一次請領退職金;2. 按月請領;3. 部份一次請領,部分按月請領。
根據「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上所明列退休金報稅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金額在188,000元乘以服務年資金額以下者免繳所得稅;超過188,000元乘以服務年資金額,未達377,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以半數為所得申報綜合所得稅;超過377,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金額部分,以全數為所得申報綜合所得稅。(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一次領取退職金】
一次領取退職金的課稅計算方式 | 應申報的綜合所得稅金額 | 課稅 |
{ 18.8萬 x 服務年資 } = a | a為免稅額度,無需申報 | 免繳所得稅 |
{ 37.7萬 x 服務年資 }= b { 37.7萬 x 服務年資 } - { 18.8萬 x 服務年資 } = c b - a = c,再將 c ÷ 2 = d | d | 半數課稅 |
退職所得總金額 - { 37.7萬 x 服務年資 } = e | e | 全數課稅 |
總申報退職所得金額 = | d + e |
舉例,陳先生工作20年,退職金可領900萬,其中免課稅部分為376萬(18.8萬 x 20年);半數課稅的部分為189萬(37.7萬 x20年)-(18.8萬 x 20年)=754萬 – 376萬 = 378萬。再將378萬 ÷ 2 =189萬;全數課稅的部分為900萬-754萬 = 146萬。
因此,陳先生一次性領取的退職金900萬,其中有335萬(189萬 + 146萬)是要被歸類應稅所得,所以335萬的退職所得是需要申報,這部分需要被課稅。
{陳先生一次性領取退職金900萬} | 應申報的綜合所得稅金額 | 課稅部分 |
900萬裡面,18.8萬 x 20年=376萬,此為免稅額,是不用申報的。 | 0元 | 免繳所得稅 |
(37.7萬 x 20年)-(18.8萬 x 20年)=754萬 – 376萬 = 378萬 378萬 ÷ 2=189萬 | 189萬 | 半數課稅 |
900萬 - 754萬 = 146萬 | 146萬 | 全數課稅 |
總申報退職所得金額(189萬 + 146萬) = | 335萬 |
以該年所領取的總金額,減掉81萬4千元的免稅額後的餘額,就是要申報的個人綜合所得稅。
退職所得總金額 - 81萬4千元 =應申報的綜合所得稅金額 |
舉例,陳先生每月可領10萬元,每年可領120萬,那麼該年度陳先生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他應該申報退職金所得為38.6萬(120萬 - 81萬4千元 = 38.6萬)。
陳先生分期領取退職金 |
每月10萬 x 12個月 =120萬 |
120萬 - 81萬4千元 = 38.6萬,此為應申報的綜合所得稅金額 |
若是混合式領取退職金的方式,也就是一次領取部分退職金,剩下的部分再按月領取,其計算方式則按比例依前2 項方式來計算。
備註1:退職服務年資之尾數未滿6個月者,以半年計,滿6 個月者,以1年計。
備註2:勞工退休金有兩筆:一筆是「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另一筆是「勞工退休金」(勞退),勞保因屬於人身保險,全額免稅;而勞工退休金是屬於退職所得,則需要報稅。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已成為必然的趨勢,面臨退休或已經退休的職場就業者,104 應該如何幫助他們?
《高年級》就是以「發揮健康長者的價值」為使命,孕育誕生的新服務。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園地,讓高年級們,替自身的價值、知識、生活經驗,再次找到合適的舞台,能將他們的寶貴經驗轉化為可以讓後輩學習的課程體驗。讓知識可以傳遞,讓經驗可以傳承,讓高年級的價值再發光!
★ 更多 高年級老師 在104高年級 開班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