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印象裡,除了創業者(當老闆)之外,絕大多數的工作者應該都是「受雇」(上班族),但根據統計,台灣的自雇者人數已經達到132萬,約佔總就業人口的12.6%,也就是每8位工作者中,就有一位是自雇者,比例並不算低,也許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或家人就是自雇者。
文/我是老查(李全興)圖/Ravi Pinisetti on Unsplash
整理編輯/104高年級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這種工作型態的特點是高度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以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還可以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在許多方面與傳統雇佣關係截然不同,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同時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著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了現代的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這種心態並不僅限在年輕人,中熟齡人士因爲個人志趣、家庭照護需要或是希望發展新的職涯成長曲線,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工作與家庭平衡等議題,進而考慮自己的去留。相信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也許就不會再回到企業,而選擇以自雇者的方式繼續自己的職涯。在經歷25年的上班族生涯後,我也先以自雇作為新的職涯探索起點,從2019年到現在歷經四年多。
根據我的觀察,自雇者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自雇業務型態以顧問與專業服務為主,其中部分業主需要我定期進辦公室與他的團隊協作,大部分是遠距提供諮詢服務,也有單次性的短期專案。
自雇工作型態雖然提供了自由和靈活性,但也伴隨著一些挑戰。例如,需要自行管理財務、尋找客戶、保持收入穩定,並自負各種職業風險。對於在企業受雇的人來說:公司內會有規章、制度、文化、方法,會辦教育訓練,會有工作夥伴組成的團隊或社群可以提供支持,甚至有很多書籍對於企業、組織與管理者、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建議與指導。但自雇者只能依靠自己,業務好壞也很受大環境變化影響,不免感覺有些無助。
然而,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和遠距工作開始被廣為接受,自雇者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更容易地接觸到不同地區甚至是全球的客戶,利用線上平台擴大業務範圍,並通過社交媒體等管道建立個人品牌與進行推廣。越來越常看到自雇者也是社群裡的意見領袖,具備高度影響力的案例。
自雇者的興起,也為企業提供了與這些獨立專業人士合作的機會,組織的發展不再受限於內部的人才與專業。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職場環境的不斷演進,可以預見自雇者將在未來的勞動市場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更多【老查的中年級觀察】:
李全興(老查) 數位轉型顧問、出租大叔、商業好書說書人,以及正在探索人生下半場可能性的中年級實習生。 2000年起即投入數位產業,累積逾20年電子商務、社群、數位內容領域工作資歷,致力將數位經驗運用於協助企業數位轉型與內容經營、社群行銷。目前則在探索百歲人生時代,自身職涯的第二條成長曲線。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