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照、學習第二專長、重返校園再進修⋯⋯為了在職場持續進階,不能少了學習力!但如何用最短時間學得更好?世界記憶大師在《大人的高效獨學法》一書中分享親身實證的獨學策略,從記憶、思考到表達,建構高效學習途徑,有感提升學習力!
文/池田義博 圖/Andrea Piacquadio
整理編輯/104高年級
現在許多人為了職涯發展或持續自我提升,持續地學習新知,學習已不僅限於求學階段或校園。尤其是透過「獨學」的方式,更成為許多人選擇的學習途徑。
所謂「獨學」就是當我們試圖學習某些知識,無論是透過課堂或講座等形式,向老師或指導者學習新知,或是與同伴教學相長,最終都還是必須靠自己獨自運用腦力來理解、整合,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知識。在這層意義上,可以說所有的學習活動都屬於獨學。
而在獨學的過程中,記憶又是左右學習成效的關鍵。之所以能如此肯定地斷言「記憶是左右學習成效的關鍵」,正是因為從我們的學習經驗來看,所有學習幾乎都脫離不了「記憶」。就拿英文考試來說,最終往往是由英文單字的「記憶量」來決定成敗。
再以我自身為例,我本來是個工程師,我的生活跟記憶這個領域幾乎沒有太多交集。在四十幾歲、這個普遍認為記憶力和認知能力開始走下坡路的年紀,我偶然接觸到記憶術,並把自己當作實驗對象,進行大約一年的記憶訓練。在四十四歲時,我參加日本記憶力錦標賽,竟然在眾多年輕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全日本記憶力冠軍。我之所以能勝出的關鍵,正是因為掌握了大腦的記憶機制加以運用。
大家提到「記憶力」時,可能會先想到看見或聽到一次就能記住的能力。確實,這也是記憶力的一種,但這種記憶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腦中,以學習來說也不如想像中的實用。
實際上大腦中存在記憶機制。近年的研究結果證實,記憶主要可區分為「用於思考的記憶」和「長期儲存的記憶」,也就是除了與背誦接近的功能之外,也跟思考有密切關聯。想提高學習效率,就需要巧妙地運用這兩者,也就是「快速記憶」和「慢速記憶」。
前面提到,「慢速記憶」就是與「背誦」相關,用於儲存資訊的記憶方式。由於需要長期保留在腦海中,故稱之為「慢速記憶」。而與慢速記憶相輔相成,還有一種更常用於「思考」或「理解」的記憶。需要即時的處理和消化訊息,故稱之為「快速記憶」。快速記憶不僅能有效記住初次學習到的內容,也容易與既有的記憶產生連結,進而實現快速學習的效果。
正如前面介紹到的,「快速記憶」有著非常出色的功能。不過,它同時也有弱點。
大腦中的「筆記本」能夠記錄的資訊量並不多,也就是說,它在短期內能保存的資訊量有限。事實上,針對近年來時常出現的「多工處理」(Multitasking),也有報告指出這會降低每項任務的品質。反過來說,這恰巧反映出快速記憶容量有限的問題。這意味著快速記憶的能力,有極大程度會受到集中力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嘗試處理某項任務時,如果快速記憶處於空閒狀態,我們就能有效地提取並活用這些資訊。但如果這時候產生某些擔憂、不安或與任務無關的想法,就會優先被記錄在筆記本上。這樣一來,筆記本就沒有剩餘空間了,也無法搜索出任務需要的資訊。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腦袋一片空白」。
想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要做的事其實很簡單。只要把筆記本裡擔憂或不安的內容,轉移到實體的筆記本上就可以了。雖然被稱作大腦的筆記本,但畢竟是在腦海中,無法直接看到內容。因此,擔憂或突然冒出的想法,可能會不斷盤旋在腦海中,甚至把事情想像得比原本還要複雜。
為預防這一點,可以把這些擔憂和想法實際寫出來。如此一來,透過「可視化」,就會發現問題其實沒有原本想像的嚴重,才能夠放下心來。這麼做也能使快速記憶變得更清晰,進而為解決任務發揮最佳效率。
最後我想釐清一個觀念,記憶不是天賦,而是和你是否了解「大腦運作機制」相關聯。也就是說,無論是誰,無論年齡多寡,任何人只要有心都能增強自己的記憶力。
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大人的高效獨學法,作者/池田義博,譯者/林佑純》
關於【人生第二曲線】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