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運用「Small Talk」的人,往往在人際關係與職場表現上更具優勢。如何避免閒聊淪為無意義的八卦或開玩笑?Turing Space執行長胡耀傑分享,多說這3種話:「可以讓對方開心的話」、「可以驅動對方的話」、「可以變現/得到資源的話」。
文/李佳樺 圖/鍾士為攝 由Cheers授權轉載
你認為工作時閒聊只是在浪費時間嗎?研究顯示,會在飲水機旁花時間跟同事交流的人,比不花時間交流的人能力更強,好感度也更高。
別小看閒聊(Small Talk)的力量!從讓同事願意與你合作,到提高主管對你的印象分數,通通少不了「 喇賽 」,尤其對於創業家而言, 閒聊更是攸關生存的能力,能在短時間建立專業形象、帶來資金與訂單,區塊鏈新創Turing Space( 美商圖靈)執行長胡耀傑就是箇中翹楚。
他曾到德國出差時,在準備登機的1小時空檔,用LinkedIn發陌生訊息給120位德國當地企業的最高負責人,成功約到10個午、晚餐聚會,一一成為Turing Space推展跨國業務的關鍵人脈。
如今Turing Space已協助近500間機構 ,包含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聯盟PMNCH(編按:全球最大為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福祉而結成的聯盟,擁有超過1,400個合作組織 )、歐盟旗下支持青年教育的基金會Erasmus+等打造區塊鏈證書。
胡耀傑如何聊出商機、談出資源?《Cheers》整理他主動約出10位董總的閒聊心法,教你如何在言談間開創機會。
如何避免閒聊淪為無意義的八卦、開玩笑,胡耀傑曾聽聞要多說這3種話:「可以讓對方開心的話」、「可以驅動對方的話」、「可以變現/得到資源的話」。
「如果不在這3個種類裡,都是廢話。」他透過實戰驗證。
第一種話例如:對方喜歡的話題,或是稱讚對方的想法。交談者容易覺得你們合得來,更願意繼續聊下去,像是胡耀傑在德國跟創業家聊德國啤酒、足球比賽,這些對方熟悉的話題,有效創造如同朋友聊天的氛圍。
第二種是大膽提出要求。舉例來說,胡耀傑與潛在客戶開會後,會請對方幫忙想想,自己公司哪個部門最適合跟Turing Space合作,並提出引薦的要求,對方通常都很樂意幫忙。
要有效驅動行動,最後5分鐘是關鍵。「會談最後我通常會說:今天聊得很愉快,感覺有3件事情是我們可以一起做的,分別是⋯⋯」接著他會提出跟對方加LINE,並在聊天框中用條列的方式把待辦事項列出,讓對方清楚這次的閒聊達到的效益。
第三種話沒有絕對的定義,但你該嘗試在對話中突顯自己的可靠性,讓交談者想要請你幫忙。胡耀傑譬喻,「業務跟客戶閒聊的重點是要創造出『醫病關係』,理想的結果是對方主動請你開藥。」
透過不斷練習,自然說出這3種話的能力就會變成肌肉記憶,幫助你在不同情境下,說出恰當的話。
如何讓自己的特質、事蹟烙印在對方心中,未來有相關業務都能想到你?
胡耀傑建議「用短影音的思維」,練習把自己的過往好成就,用30秒到1分鐘的時間,說出一個生動、有頭有尾的故事。
例如他曾經進入世界衛生組織日內瓦總部,與旗下聯盟PMNCH合作發證, 常引起陌生人好奇:「你如何在台灣沒有會員身分的狀況下入場? 」
當時胡耀傑與PMNCH負責人好不容易穿過三排國旗抵達門口,卻發現台灣不是會員國而被擋在門外,胡耀傑靈機一動,想到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台澎金馬特區」選項或許可行,最後他與團隊也成功進入會場、完成發證。
胡耀傑說,對方聽完這個故事,可能會對你產生的印象包含:「聰明伶俐 」、「國際化」、「叛逆」等,在短時間內建立自己的個人特色。
許多人會用數據呈現自己過去的成就,例如產品得了幾個獎、成交幾位客戶等,但對方未必會記得交談的每個細節,但會記得「你是那個進去世界衛生組織日內瓦總部的人」,故事如果夠令人印象深刻,對方還會扮演散播的角色,幫你連結其他機會。
平時就要準備好幾個能代表自己的故事,嘗試說給別人聽,直到可以掌握說故事的節奏、時間長短。即使是和老闆在同一班電梯巧遇,也能自信地開口。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原文標題:跟老闆搭同一班電梯也不怕的閒聊法:工作上只需要說3種話,其他都是廢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