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調查成年人最恐懼的事情,「公眾演說」名列前五名,比飛行、失火還害怕。99%的人上台其實都想著「我可以下台了嗎?」,這樣的不安全感,還能夠「好好表達」嗎?,其實你一開口的聲音狀態、自信與是否充分準備的口氣,都會展露無疑,建議把專注力放在「我等等該如何好好地呈現」,你的表現將會更有力量!
文/林依柔(小大人表達學院 創辦人)
還記得第一次被老師叫上台自我介紹的樣子嗎?還記得第一次要站在全公司面前會報專案的自己嗎?還記得在家準備了好久,終於要去面試工作的心情嗎?還記得第一次要向自己心儀對象告白的當下嗎?
以上這些情境,我想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但總是在這些「關鍵場合」無法自在從容地表現自我,甚至還造成令人尷尬的反效果嗎?
有一個有趣的調查,美國加州查普曼大學在二○一四年向國內成年人進行「最恐懼的事情」調查,而「公眾演說」名列前五名,比飛行、失火等還要來的害怕。因此,如果害怕上台說話這件事情是你一直無法突破的,千萬別覺得很丟臉,因為全世界有超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你絕對不是唯一。
不過,你知道九九%的人在上台演講時,都在想什麼嗎?根據我的教學經驗,九九%的學員站上台時,心裡都在想著:「我可以下台了嗎」。
而下一位即將要準備上台的學員,你知道他在想什麼嗎?大多數的人,都是在想著:「我希望他可以講久一點,因為我還沒準備好要上台」。
那麼,已經講完的人,你猜他正在想什麼?大多時候,講完的人想的是:「那我可以先離場了嗎」。
所以有沒有發現,現場只有一個人最認真在聽台上的人說話,也就是評審。
幾乎很少有人會認真在乎台上的人表現得如何,也很少有人真正歡喜地和台下聽眾交流自己所準備的內容。完成任務的講者,更不在意那些還沒講完的人,只覺得自己鬆了一口氣,熬過了這場報告,然後開始放鬆做自己的事情打發時間,甚至開始躁動想離開現場。
這些場景,有沒有似曾相似呢?
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真正、好好地學過說話,也不知道原來一般人與人的面對面溝通,和站在台上的演說分享,會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與情境,因此表達的技巧與需要注意的細節,也會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我們除了沒有好好學過演說的表達方式,更沒有學習到該如何當一名好聽眾,導致我們沒有在專心聽他人說話,幾乎所有的人(講者、等待者、完成者)都是把專注力聚焦在自己身上,並非在他人身上,以至於我們無法去學習欣賞他人的優點、懂得與台上的人互動連結、更別提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了。我們總是在自己的世界裡忙得一團亂,很難在混亂的情緒中拉高格局,去思考現在自己的處境。
我們一起來思考,若當一位講者站上台時,心裡都在想著「我可以下台了嗎」,這樣的不安全感,或是不願意面對這件事情的狀態,導致他們站在台上時只想趕快逃離現場,那麼你覺得他們能「好好表達」嗎?
你覺得這樣狀態的人,會想和底下的聽眾互動嗎?
如果不想互動,那你覺得他的聲音會清楚讓大家聽見嗎?
如果聲音很小聲的話,你覺得他的咬字發音會清晰嗎?
如果咬字發音不清晰,你覺得會有生動的聲音感染力或高低起伏嗎?
如果沒有感受到他的「聲」命力,你會認真傾聽他的說話內容嗎?
如果沒有認真傾聽,那你會知道他現在站在台上,到底在說什麼嗎?
假若這一連串問題,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甚至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那麼恭喜你,我們終於開始慢慢進入到不同思維,去看待同樣一件事情了!
接著,我們把畫面轉到下一位即將上台的學員。倘若他現在的思維是「我希望他可以講久一點,因為我還沒準備好要上台」,那麼你覺得他準備好了嗎?如果他都已經要上台了,但是他卻還沒有準備好,會不會上述的狀態接著又重新上演一回?
下一位講者的專注力應該要放在「我等等該如何好好地呈現」,甚至應該要想的是:
其實你一開口的聲音狀態,就會決定大家怎麼去感受你的氣場,你的自信與是否充分準備的口氣,也都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透露。因此要把思緒的專注力調整一下:將「希望台上的人講久一點」改為「我等等一定會一開場就讓別人覺得很不一樣!」這兩者之間的思維最大差異就在於,前者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身上,而後者是我們可以去掌握自己的狀態,相對來說會更有力量!
而最後一個視角,就來到當我們「講完時」,很多人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因此就想著何時可以離場、希望下一次不要再上台等等;也會有另一種人,會在下台時開始檢討自己剛剛的表現,但多半也會是覺得懊悔:「剛剛講得好爛」、「有些地方忘記講到了」、「為什麼其他人都那麼厲害」。
若調整一下,當我們講完之後,可以趁機觀摩一下台上的分享者,記錄下你覺得很棒的地方,或是在同樣的主題之下,有哪些人分享得很有特色、有哪些人的風格很令你欣賞。調整不同的思維和行為,就可以在每一次的上台分享中有更多的收穫。
節錄自:遠流出版社《 表達力決定你是誰:提升表達力,成為自己期待的樣子/林依柔 著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