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2.01.06 | 2464次觀看

找到職場上的「贊助人」,讓職涯價值如「預購商品」般令人期待

有別於架上常態性陳列的商品,「預購商品」總令人期待,原因在於品牌信任、行銷方式及發展潛力。工作者在職場也有類似隱形價值,要成為何種「人才」使雇主及企業青睞,除了「職涯導師」協助,更應找尋「贊助人」角色,為你提升曝光機會、增加競爭力。

文/公關人生相談室方格子授權轉載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採買生活用品還是預購商品,購買商品這樣看似再平常不過的行為,其實也隱含了我們對於事物的價值認知,而每次的新購入或重複購買,都像是我們再次肯認自己價值觀的行為。舉例來說,如果到大賣場去買衛生紙這樣的日常消費品,有些人只看哪些品牌是檔期特價商品,反正擦過就丟,哪一個牌子都一樣,CP值高比較重要;有些偏好大量採購,一次買很多囤起來,反正很便宜多買一些備用也無妨。

你可能也曾經預購過商品,無論是有名的糕點、募資中的課程還是限量的品牌商品,在只知道部分商品全貌下,可能是因品牌信用、宣傳手法或是自己的偏好,而提前投入金錢希望在不久之後可以取得商品。

在職場上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類似的標價,隨著我們身上的不同特質的組合而有不同的價格,其中的變因可能包括學經歷、年資、技能、企業品牌甚至是業內人脈,或是組織裡隱而不宣的組織政治還是內部角力。說來說去,組織內的資源分配其實也跟我們如何支配金錢做出購買決定很像,當資源有限,每一分投入,都是機會成本跟沈沒成本的拉鋸,即便我們從來無法100%確定每次出手是否有回報,但每個人都想要從每次投入中槓桿出最大的利益。

但在職場上,有兩種人會真切地影響我們在職涯道路的前進方向跟眼界,一種是導師,另一則是贊助人

我們或許都知道該在職涯上尋求「導師」的協助,無論是業內資歷較深的前輩還是同公司不同部門的資深同事,導師投入時間聆聽我們的問題,也從協助我們當中獲得提攜後輩的成就感,或是在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經驗中萃取出值得傳遞的價值。

但是導師與導生的互動,基本上是單向的能量流動,原因在於導師並不求從導生身上得到實質報償,無論是職場的升遷或是金錢資源的挹注。這樣的關係,其實就像是我們在商店的募款箱投下零錢、向非營利組織捐款,我們其實不期待要得到回報,而是出於支持與認同,而投入自己的金錢希望能幫助到我們認同的群體。

然而,若要在職場上更有目標地前進,或許我們更需要的是「贊助人」的角色。在《被賞識的技術》書中也提到,​贊助人幫助我們擴展事業的原因是,他們把我們視為「他們在職涯、公司或願景的一項重要投資」,而「贊助人」可以為我們所做的就不只是傾聽或是給予人生建議,而是會為我們解讀並擴大我們的能力範圍、引介給更高階的領導者、提升在公司的能見度、持續提供曝光機會、引薦我們給客戶與給予我們的形象和表現,給予誠實的建議以提升我們的競爭力。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限量預購商品呢?

贊助人彷彿就是精品品牌廠商,揭露自己旗下的新商品給他的VIP客群,在商品仍未上市前,就開始進行曝光與媒合買家,以自己的品牌力幫自己旗下的商品掛上保證,並開發與創造更多潛在銷售機會,最終壯大自己的品牌羽翼。然而,贊助人與導師的主要差別即在於,「贊助人做得更多,而且贊助人會私下告訴你必須知道的事」,導師在你的職涯過程中扮演聆聽與解惑角色,但跟導生通常沒有利害關係;而贊助人則是會主動伸手幫忙排除職涯路上阻礙的必要推手,無論是給予機會在你本來無權參與的會議上曝光,或是告訴你你不知道的事情,甚至是親自指導你該如何改善工作,贊助人與被贊助人是唇齒相依的共生關係。

贊助人的主動顯現在他所協助的人,即是自己自我品牌的延伸,因此被贊助人的成功,對於贊助人本身的職涯發展也是至關重要,他必須以經營自身品牌同等的用心去促成被贊助人的成功,以擦亮自己的招牌。被贊助人所能給予最好的回饋就是補足贊助人的不足,強大贊助人的火力進而以贊助人的利益為利益,創造共同的成功。

每個專業職場人在漫漫職涯,或許都該不時估量自己的品牌定位,並找尋自己的導師和贊助人作為自己的職涯導航和同行者,才能在摸清楚職涯方向的同時,有強力的應援團與推手在職涯的路上持續前行,成為市場上令人引頸期盼的限量預購商品。

(原文標題:職場上的你是隨手就買的消費品還是令人引頸期盼的預購商品?)

【關於方格子】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在104發表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各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
方格子網站  方格子臉書粉絲頁


創造屬於自己的職涯價值,你還可以這樣做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