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長

2023.04.25 | 5150次觀看

15年網路創業乾貨分享(上):沒經驗沒資源可以開店嗎?要準備多少錢?

剛創業準備要投入電商的人,最常問的問題就是「網路開店需要準備的資金是多少?」,或是「相關的花費、成本又是多少錢?」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經驗,所以一些數字和想法多少會有些主觀,但創業沒有絕對公式,不代表我寫的就對,不過應該會有一些參考價值。希望我10多年的網路創業經驗可以幫助想創業的你。

文/Mr.JK

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比較多是開店平台之間的比較,或開店平台的費用,關於網路開店相關費用的資訊相對比較少和零散,所以想說來寫一篇,方便想投入電商的人能比較好做評估。

這篇算是屬於混合型,主要是以投入電商這個市場的角度思考,帶有一點創業的成份,所以不單只有開店平台、通路平台的費用與差異,而是包括從零投入的所有費用;除了主要進入電商的相關費用外,會想先談的是我認為比起費用更重要的事,像評估自身狀況、和資金的基本邏輯。

因為是自己的經驗,所以一些數字和想法多少會有些主觀,但創業沒有100% 絕對的公式,不代表我寫的就對,不過應該會有一些參考價值。如果只是想單純了解網路開店的費用,可以直接看電商的相關費用(包括通路費用、開店平台費用等),同時為方便觀看與查詢也再另外整理成表格。

數字部份隨時間會有所變化,會不定期更新,若有不正確的也麻煩讓我知道,感謝!

主要四個主題(點擊可連至該章節):

1. 評估條件與適合策略

2. 資金的基本邏輯

3. 電商的相關費用(見下集)

  • 固定成本
  • 變動成本
  • 混合型成本
  • 電商費用整理總表
  • 通路平台費用表

4. 開店費用與選擇方式(見下集)

  • 開店平台選擇方式
  • 開店平台費用表


評估條件與適合策略

會想先談這個,主要是很多人上網找了一些資料,就開始計算相關的花費,然後拼湊出需要的資金,或依照部份文章的教學,用現在擁有多少預算直接去換算適合的開店平台方案,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我認為這樣的先後順序不太對,很容易讓後續的費用評估不準、或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導致經營的資金不足進而失敗。

我認為評估費用的邏輯應該是這樣:

了解自身條件→確認目標→評估適合策略→計算所需資金

倒過來說,操作的策略取決於自身條件和目標,所需資金則因操作策略而有所不同。

這和買股票有點像,剛玩股票的人,很多都會先看自己現在有多少錢、能買什麼股票,或是看別人說哪支股票好就存錢去買,不過忽略了每個人對金錢的承受能力都不同,很常多放幾個月就能從賠錢變成賺錢,但因為急需用錢只好賠錢賣掉;又或是下跌時要進場,想分批往下買但買不到底,升上時又賺不到那麼多,就是沒有先做好「資產配置與管理」的規劃。

評估自身條件,我通常會以「經驗」和「資源」兩項做為評估,經驗是指營運的經驗,可能創業有一定時間,或工作內容會深入接觸公司的營運、行銷、產品、策略等;資源則是自身是否有資金、導流能力(導流這點比較特別,稍後會談到)。

A類。沒經驗也沒資源[用時間去換錢]

如果是這種情況,初期就只能用時間去換錢,我最早網拍的創業也是處於這種狀態下,缺錢、沒條件、又輸不得,所以能不花錢就不花錢,什麼請人、投廣告最好都先不要,設計自己學,真的不行再外包,目標是先活下來直到能付自己的薪水。

當然也不要去弄什麼公司,每月銷售額在8萬元以下,無須課徵營業稅,先把營收搞到8萬再申請商行,快到20萬再去開公司,然後乖乖開發票。

小建議:不要等到存到錢才開始行動,沒錢有時是好事,先用最少的錢與成本開始運作。
1.不斷提升選品、行銷、設計等能力。
2.經營並累積流量渠道,不論寫blog、經營社群、IG、或當youtuber等。
3.同時透過互動了解主要TA(目標客戶) 的需求,調整產品策略。|
4.累積銷售渠道,主要是像團主、團媽,在這時代很重要,但都需要時間去找和試。

B類。沒經驗但有資源[用錢去換時間]

資源有兩種,通常大家都是指「資金」,另一種是我認為電商特有的就是「導流能力」。

如果資源是足夠的「錢」,那就能用來換時間,不過因為經驗還需要時間累積,開銷上要保守,可以先把資金投入在能減少高度重覆性的工作上,像撿貨、包裝、出貨,把時間空出來做最重要的事,然後投入一點錢在KOL 和廣告上,初期金額不用多有了成效再慢慢放大。

資金多少算足夠呢?這滿難說的,我認為以完全沒經驗來說,現在投入電商至少也要個50、60萬以上(不算進貨成本、備用資金),也很多人說要幾佰萬才行,主要是導流成本的上升、各種紅利不在,所以大部份錢都會花在買廣告或找KOL。

如果資源是擁有導流能力,像本身就是KOL 有一群粉絲,不論是社團、IG、youtube 都行,我認為這會比有錢來得更好,因為電商最難搞的就是流量,所以很多網紅、知名藝人做電商,比起開實體店反而有不錯的成績。

舉個例子,我們有位商店客戶,雖然沒有電商的經驗,但本身是作家有很強的引流能力,粉絲的黏著度高,初期光發電子報就有很不錯的成績,短短時間就達到別人半年以上才能達到的營收。

小經驗:銷售的策略有很多,不一定都會花到很多錢,像實驗商店初期沒花什麼錢,但那是已經有一定的經驗,沒有經驗會比較燒錢,我認為至少要一年的時間拼命學習和成長,才會有「手感」知道電商、做生意是怎麼回事,半年能賺到錢的通常是「生意囝歹生」,不過如果能找到相當經驗的人合作或學習速度會快很多。

C類。有一定營運經驗與資源

這裡的經驗是指營運的部份,有營運經驗不過還沒有做過電商,這類型通常像實體轉電商,或是在大公司累積了經營和資金出來創業;除了和B類一樣資金先投入減少重覆性的工作上,另外能找到懂電商、有實戰經驗的人會有一定的加速,不過不建議初期要找太高階的,像整體營運leader,因為有問題會很不好處理,弄不好整個團隊會垮。

對比來說,團隊成員的組成更為重要,特別是產品、行銷、設計;行銷人員一定要有純電商至少3年以上經驗,並對數據、TA研究、廣告操作各面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時專精於其中一項;視覺設計也一定要有電商經驗,因為這和傳統平面設計差很多,電商的設計師要懂如何與行銷合作,透過數據、用戶心理來討論設計而非用感覺,並懂得如何從資訊傳遞和設計美感中取得平衡。

小建議:有營運的經驗,在產品、資金運用、組織架構上應該不是問題,就需要運用人的經驗快速了解電商生態與操作,電商很重要的是行銷能力,TA的了解、數據、設計等,找到對的人會加速很多,自己則把最核心的產品搞好。

以4個象限來說應該還有「有營運經驗但沒有資源」,這個我覺得和A類做法差不多就不特別寫了。

資金的基本邏輯

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

簡單來說,「固定成本」就是沒生意也要付的錢,「變動成本」是有進出貨才會需要付的錢。

沒做生意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特別思考這兩者有什麼不同,但若是做生意這個觀念會對營運有很大的影響,資金配置不只能讓資金因應不同的階段投入在核心的項目上,也能透過交互轉換的方式來節省成本、提升淨利。

  • 在初期盡可能減少固定成本的支出,若能轉移到變動成本是最好。
  • 接著營運穩定開始規模化,一些變動成本能因為規模化減少費用,這時就再把變動成本轉回到固定成本上,例如:倉儲外包轉為自己出貨、或攝影外包改自己請攝影師弄攝影棚。
  • 而核心事務、核心競爭力則必需自己掌握,例如:設計感是公司的強項,那設計就不要用外包,或是主打服務那服務人員一定要自己規劃KPI、OKR等。

備用資金(週轉金)

這是指除了初期開業費用外,還需準備另一筆資金做為備用金、週轉金使用,大部份的建議是最少準備半年,以固定費用為主,例如:人事成本、租金、水電等,全部加起來乘6個月,我的經驗最好估出來後,再多加50% 比較保險,因為現實總是比悲觀還悲觀。


文章未完,請見下集《15年網路創業乾貨分享(下):做電商有哪些成本?通路平台怎麼選?附2023最新開店平台費用比較

  • 電商的相關費用(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混合型成本、電商費用整理總表、通路平台費用表)
  • 開店費用與選擇方式(開店平台選擇方式、開店平台費用表)

(原文標題:網路開店需要多少錢?投入電商相關費用?15年經驗談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