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職場力

你有「愛睏腦」嗎?事情拖到深夜才動工...學3招擺脫!

瞌睡

到了晚上終於下定決心「不能再拖」,開始挑燈夜戰、熬夜趕工。不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做不下去,然而這樣的工作模式卻是形成拖延腦的原因,睡眠不足更會使自己對周造事物變得敏感、產生更多壓力。擺脫「愛睏腦」從改善睡眠開始,多喝水、活絡筋骨與工作交替進行,對抗睡意保持大腦工作效率。

文/菅原洋平

愛睏腦的解決要點

愛睏腦實驗1  

透過睡眠整頓大腦

╳ 避免拖延而硬撐不睡覺

○ 好好睡一覺,整頓好大腦

有些人,事情拖了大半天都沒做,到了晚上才下定決心「不能再拖」,熬夜趕工。但是熬夜趕工反而是形成拖延腦的原因。

睡眠不足會增加杏仁核的活動。正常情況下,杏仁核受到前額葉的抑制來調節,但在睡眠不足時,前額葉的抑制就會解除。

杏仁核的作用是在受到某種刺激時,瞬間判斷該刺激是否對自己有害,並建立一個可以對抗它的身體。當杏仁核過度活躍,就連無關緊要的事情也會變得敏感。

例如,如果同居人砰地一聲關上房門,就開始瞎猜同居人是想表達:「你一整天什麼都沒做到底是在幹嘛?」像這樣,如果把對方的動作和言行看作是對自己的指責,即使是在客觀上非常平和的環境,也會感覺自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要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反應,必須讓杏仁核的活動正常化,而調整睡眠是最快的方法。

睡眠,是大腦的活動直接作為成果表現出來的現象。而且與白天的行為相比,它是無意識的,不被記住的。所以即使是自己的睡眠,也容易與自己分開來看。引導大腦順利入睡後,剩下的就交給大腦,這樣的後設認知很好用。

睡眠門診一開始是針對「睡不著」等與睡眠直接相關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但真正的目的是觀察一個人的睡眠變化,並根據變化採取最合適的行動。

後設認知能力會隨著睡眠的完善提高。後設認知能力提高後,不僅是睡眠,白天的行動也會減少拖延。

也許有人認為睡覺就是休息,但其實,睡眠是讓大腦保持最佳清醒狀態的最有效方法。本章將把睡眠定位為改變大腦的工具。

我們每個人都能立即改變睡眠,而且可以清楚察覺,只要睡眠改變,大腦的運作也會隨之改變。

愛睏腦實驗2 

每個小時補充180c.c. 的水

╳ 專注的時候不攝取水分

○ 每隔一小時補充180c.c. 的水

精神恍惚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多半是脫水了。戴口罩會使人更難注意到口渴,或者如果您過度專注於工作,您將無法擺脫水。由於大腦中的營養物質是由血液攜帶的,因此脫水會降低攜帶營養物質的能力。

為了穩定地供給大腦營養,每隔1 小時要補充180c.c. 左右,也就是大約裝滿1 杯的水。如果好一段時間都懶洋洋地在網路上東看西看,先懷疑自己是不是脫水,離開座位補充水分看看。

回到座位後,感覺肯定會不一樣。與其等心情來,不如將營養傳遞給大腦,更容易提高專注力。

愛睏腦實驗3

運動和工作交替執行

╳ 一整天都坐著工作

○ 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動一動,運動和工作交替重複

如果一直坐著不動,睏意和煩躁都會襲來,工作效率也會降低。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警醒程度,提升專注力,減少壓力反應。為了向大腦傳遞養分,每隔30 分鐘就起來運動一下吧。當你在遠端工作中出現嗜睡時,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而是忍著不睡,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強忍睡意到了極限,開始打瞌睡→迷迷糊糊睡著後仍有睡意,一直發呆→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又沒有睡意,睡不著,睡眠品質降低→第二天上班又想睡覺。

我們可以想成控制大腦的警醒程度,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來擺脫這種惡性循環。例如做5 次左右的深蹲,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就會增加。多巴胺會被廣泛地投射到位於大腦前部的前額葉,提高大腦的警醒度。同時,它會抑制大腦中不必要的神經活動,暫時提升注意力。

研究證實,如果一直坐著工作,30 分鐘左右大腦的血液流動就會停滯。當大腦的營養供應停滯,它的功能就會降低。因此,將30 分鐘設置為工作休息時間,過了30 分鐘就站起來,深蹲5 次,重新開始工作。

因此,將30 分鐘作為工作的分段,過了30 分鐘後站起來,下蹲5 次,再返回工作。

重複這樣的操作,可以同時保持大腦的工作效率和對抗睡意。

節錄自:高寶書版《告別拖延腦:靠意志力沒用!用認知實驗提升大腦警醒度,改善8種類低效率症頭/菅原洋平 著 》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