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前後吃什麼止飢最好?夏日游泳減重全攻略:選擇溫水可增加柔軟度、促進血液循環

優活健康網
2023.08.12
3332次觀看

夏天戶外運動不僅滿頭大汗,還得洗衣褲好麻煩…而「游泳」不僅達到運動目的也能享受清涼,而成為許多人夏日運動首選。究竟游泳有哪些好處?想運動減肥但游泳完反而更餓?游泳前後吃什麼才能補充能量?游泳常見QA分享給您,讓你消暑又健康!

文/王韻雅 由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隨著夏天正式報到,不少人都會跑去海邊、溪邊玩水,或是到泳池游泳;其中,游泳既能達到運動的目的,又不用流得滿身大汗,也成了不少人運動的選擇。這次《優活建康網》整理游泳相關QA,包括游泳好處、游泳前吃什麼、游泳後吃什麼,讓你夏日游泳也能安全又健康!

游泳好處有哪些?

提到夏天適合的運動,除了在健身房跑步外,大多數人的優先想到的就是「游泳」,而游泳也是一項四季皆宜、老少咸宜的有氧運動。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提及,研究發現,水的浮力可以抵消身體90%的重量。因此,對於某些不適合從事負重運動的人,游泳成為運動首選。

游泳好處有哪些?林頌凱表示,持續性的在水中運動,還可以改善柔軟度,增強心肺功能,不僅可以提供與陸地上運動同樣的效果,更由於水中運動多屬緩慢重覆性的動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率。如果能夠在溫水游泳池中做運動,較高的水溫能有效地增加柔軟度、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放鬆並減輕疼痛。

此外,很多復健專家認為,游泳可以幫助復健,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是一種不錯的運動。另指出游泳可以讓骨頭組織對抗外力的能力增加,使骨頭不容易斷裂。總體而言,游泳的好處很多,想知道更多可參考「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

明明常去游泳,為什麼瘦不下來?

游泳屬於有氧運動之一,因此許多人都會將游泳當成減肥的運動之一,但是想要靠游泳減肥沒有那麼容易。舉例來說,必須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時間;而且想要游得久,就需要依靠強大的心肺耐力和正確姿勢。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游泳對健康有好處,但是研究也發現,由於長期浸泡在相對低溫的水裡,導致食慾大增,因此游完泳容易感到肚子很餓,進而大吃大喝,反而讓體重不減反增。蕭捷健表示,想要邊游泳邊減重,必須認真計算熱量才行。

那麼游泳會消耗多少熱量?若以50公斤的運動者作為參考,運動30分鐘消耗的熱量,蛙式游泳消耗297大卡、自由式游泳消耗435大卡;相對慢跑消耗234大卡、跳繩消耗225大卡來說,游泳消耗的熱量相對較高。

為什麼游泳後會餓?

你是否也有過游完泳肚子很餓的經驗,明明跑步、重訓完都熱到吃不下,為什麼游泳卻容易肚子餓呢 ?營養師蘇妍臣指出,研究表明,在同樣的游泳運動量下,冷水(20度)及溫水(30度)游泳池相比,發現在冷水(20度)裡頭游泳比較容易餓。

除此之外,實驗也發現,在冷水(20度)及溫水(29度)游泳池相比,在冷水(20度)裡游泳後的攝取熱量,比在溫水(29度)游泳池裡的高出40%。因此,若是想以游泳當成減重的一種方式,建議民眾換個溫水游泳池。

游泳前吃什麼?

運動前到底要不要吃東西呢?運動前吃東西,主要是為了讓身體有足夠的能量,避免低血糖及空腹飢餓感造成運動時的不適,例如暈眩、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狀況。因此,建議避免在完全空腹的情況下運動,若於餐間進行輕度運動,則不需要額外補充食物。

但如果要進行長時間或強度較強的運動,如持續的有氧運動,像是跑步、游泳、球類運動等,且運動時間離前一餐進食時間比較久,建議民眾,可以在運動前1~2小時補充100~200大卡的的碳水化合物,像是半個小地瓜或1根香蕉,來儲備運動時能量需求。

其他要注意的事項:

  • 運動前避免攝取高油及高纖的食物,以防消化不良及脹氣引起腸胃不適。
  • 運動前30分鐘,補充300~500毫升的水,避免脫水情況。

游泳後吃什麼?

游泳會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游泳後必須正確補充能量,才能讓身體恢復。常理來說,運動後30分鐘~1小時是補充能量最好的時段,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應為3:1或4:1,不僅可以增加肌肉量,還能提升基礎代謝率。

營養師沈宛徵指出,在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可提供合成及修補肌肉組織的胺基酸,因此需要增肌的朋友們,可以在運動後補充適當的高優質蛋白質。以下為游泳運動後的飲食補充:

  • 1杯乳清蛋白
  • 無糖豆漿+1個拳頭大的水果
  • 優格1杯+1份水果

夏日游泳很清涼消暑,不過也要注意游泳前後的飲食補充,民眾也可依照自身身體健康調整。《優活建康網》呼籲民眾,在認真的運動後,都不應該選擇高油、高鹽、高糖、低營養的食物,才不會讓身體吃不消。

(原文標題:游泳前後吃什麼容易瘦?帶你看游泳攻略:想減肥水溫「●●度」最剛好


關於維護更優質的【職場健康】,推薦您這些好觀點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