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親愛的讀者們,職場力於01/17(日) 06:00 - 09:00 進行封站更新,若造成不便十分抱歉><"!
看更多「求職」優質文章,為面試求職作好萬全準備|104職場力
看更多「職場」優質文章,提升職場競爭力|104職場力
提供「104數據分析、產業新知」優質文章,快速掌握趨勢|104職場力
看更多「專題」優質文章,提供深度報導與剖析|104職場力
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文章,有效做好人力管理|104職場力
看更多「法令權益」相關介紹,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建議|104職場力
在職場,「年齡」是一道大家心知肚明但不說破的坎。年齡不是轉職限制,卻可能是求職限制。年齡大確實很難找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因為在我們認知裡,照理說四、五十歲能力夠強的,通常是自己創業,或者被挖角,大家樂於邀約合作。因此若要轉換跑道,通常是由獵頭或者是人脈資源裡去轉職,如果還像新鮮人一樣猛投履歷,真的很難從人力銀行找到伯樂。
即將實施的「中高齡就業專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期望能為職場帶來一些新元素,逐漸消弭長久以來困擾著兩性都很困擾的「年齡就業歧視」問題,但專法推動施行固然可喜,真正的成敗關鍵,依然在於推行後的就業情境檢視,是否真的讓職場環境獲得改變?
我國史上首部為中高齡及高齡工作者所量身打造的中高齡就業專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將於2020年的12月4日正式上路,今天我們訪談104人力銀行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們,透過簡易的10則問答,深入淺出的解答大家對於專法的一些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過了四十歲後,如果還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工作沒動力,應該要考慮是否轉換跑道?四十歲就是你重新開始的機會,好好思考什麼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不要一直擔心:「都已經這把年紀了,還能重新開始嗎?」無論到幾歲,絕對都能重新開始。
中高齡長者的職場經驗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隨著我國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不久的將來勢必會碰上和國外相似的勞動問題:青壯年勞動力不足、需要中高齡者繼續投入職場的協助。面對中高齡再就業的問題,除了主管機關需要協助配套措施之外,中高齡者本身也需要針對職涯的延續去作出相應調整和預先規劃,方能發揮影響力、讓年輕世代學習仰望。
前一陣子我開始倒數四十歲的到來,也煞有其事地搜尋了中年的定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中年人年齡的界定為45至59周歲的人。中年是指年齡已越過青壯年,但尚未開始步入老年的族群。」 但對於新創產業或國際級的品牌戰爭來說,任何年齡的定義都要再上升一級,所以,再501天即將四十歲的我,就要步入老年了吧...。
你有職場中年危機嗎?最近有些老朋友陸續離職,有人找到新工作,也有人被裁員失業。不過大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年紀都超過40歲了。難道一切只是巧合?
我2018年底由待了16年的外商轉進到台商,由科技業跨到製造業,由業務行銷變成IT人員,由只看台灣市場變成負責全球的策略客戶,這改變不可謂不大,說沒有害怕是騙人的。如果連我這樣已經45歳,又待在同一家公司16年的人,都可以跨出這一步,我相信你一定也可以!
其實不只是受疫情影響的行業,許多目前仍有工作在身的在職者也都有這個疑慮,受景氣衝擊的影響,離職找工作需要更大的勇氣,但原本的公司營運狀況又搖搖欲墜,讓人心猿意馬,好像怎麼選擇都不對,到底該怎麼分析這個狀況?
台灣確已走向整體人口老化加劇、年輕勞動力加速外流、勞動人口日益下降的高齡勞動時代。面對這樣的挑戰,續用或聘用高齡工作者或許是企業人才招募上另一個需要積極採用的策略。
「中年失業」不是病,這些「資深人才」所擁有的「豐富經驗」與「才華」沒變,只是因為社會「對年齡的刻板印象」,才使得他們隨著年紀增長,「機會」和「選擇」也跟著不斷受限。很多企業哀嘆找不到穩定又有能力的人才,其實是因為大家都遺忘了「中高年級生」!「中年求職者」的價值不該被低估,中年失業是現象也是問題,今天就讓小黛老師來跟大家分享關於「中年人才」的分析與看法吧!
人生難免不如意,在職場上,失業的原因也有許多種。不論是「青年失業」還是「中年失業」,只要是「非自願性」的失去工作,都會讓人十分困擾。一旦失業了,失去「收入」與「自信心」的種種挫敗感往往會接踵而至。「年輕人失業」和「中年人失業」,所將面對的情況與因應方式各有不同。如果你也正深陷相似的困境,別灰心,讓職場經驗豐富的「職涯諮詢師」王淑華,來告訴你該如何因應這場「失業的挑戰」吧!想「重回職場」,這「5種心態」是關鍵,好好調整自己、重新出發,或許危機也有可能變成轉機喔!
如果你任職多年的公司進行重組,即將人力精簡,你會留下來共體時艱?還是選擇離開習慣的環境?前航空公司總經理 田地表示,假如是公司合併,通常新雇主對於老臣較嚴格些,也傾向另培養自己人馬,所以資深員工不妨可以評估一下條件,有時候"離開"其實也是一項不錯選擇,或許是開啟第二職涯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