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結果

標籤『健康』,共有702筆資料
2天前
1753 次觀看
你也狂加洗衣劑?常見4使用行為縮短洗衣機壽命!5跡象出現該換洗衣機了

洗衣機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電之一,有些人甚至天天使用。一台洗衣機通常可以用好幾久,不過清潔達人提醒,一些不好的使用習慣可能加速縮短洗衣機的使用壽命。至於何時該換洗衣機,有些跡象要留意,例如漏水、噪音過大……等,有時換一台節能、高效的新機,都比繼續維修舊機省錢。

2天前 | 1753 次觀看
2025.06.11
1289 次觀看
腎結石、膀胱結石6大高風險族群應特別當心!多喝水、不憋尿是關鍵

腰痠背痛以為是姿勢不良?當心尿路結石找上身!結石是泌尿道常見疾病,隨著結石位置不同,會造成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症狀也有所差異,有些甚至無特別疼痛感,一但發作就會疼痛難耐,且說不出確切位置的腰部痠痛,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泌尿科醫師提醒,6大高風險族群應特別當心。

2025.06.11 | 1289 次觀看
2025.06.09
1312 次觀看
「路怒症」是什麼?緩解路怒傾向的關鍵是「調整心態」

日前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外發生重大死傷車禍,78歲駕駛余文正駕車衝撞造成3人死亡、12人輕重傷的憾事,有網友根據相關肇事影片,懷疑肇事余男可能有「路怒症」,引發大眾熱議。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路怒症為描述一種在駕駛過程中,因交通相關情境觸發的強烈憤怒情緒,進而導致攻擊性或危險的行為,屬於現象上的描述,並非醫學上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

2025.06.09 | 1312 次觀看
2025.06.09
1534 次觀看
女性「偏頭痛」是男性3倍!醫矚每週止痛藥不應超過2天,要做「頭痛日記」助診斷

女性總在經期前後無精打采、頭隱隱作痛,甚至以為忍一忍就好,其實,這可能不是普通的疲勞或情緒,而是長期被忽略的「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呼籲,有女性甚至每個月頭痛天數高達20~25天,不能一痛就吞止痛藥,預防性治療才能降低頭痛發生的頻率。

2025.06.09 | 1534 次觀看
2025.05.26
1254 次觀看
兒童「假性近視」還有機會恢復嗎?眼科醫5對策防惡化:控制度數是關鍵

小孩開始使用3C產品的年齡越來越低、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戶外活動減少的情況下,兒童與青少年的近視比例逐年升高,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國小1年級新生就有高達19.8% 的近視率,到了2年級倍數成長到38.7%,6年級時更高達70.6%。對於預防近視、及如何選擇正確視力矯正方式是許多家長的擔憂。

2025.05.26 | 1254 次觀看
2025.05.26
107709 次觀看
端午節「午時水」招財轉運!午時水用法禁忌有哪些?全台景點整理

午時水是台灣過端午節的重要習俗,2025年端午節在國曆5月31日星期六,命理專家分享製作午時水的方法,只要在端午節中午11~13點期間,接取自然湧泉、瀑布、井裡或家中自來水即可。午時水招財、淨屋、淨身的5大功用、全台午時水聖地,想要招財改運記得把握時機!

2025.05.26 | 107709 次觀看
2025.05.25
1276 次觀看
「恙蟲病」是什麼?高燒畏寒、頭痛倦怠症狀跟感冒超像!留意是否出現「焦痂」是重點

你知道「恙蟲病」是什麼嗎?清明掃墓時不少民眾到山區活動,因誤闖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常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而恙蟲病常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突高燒畏寒、頭痛倦怠,但仔細檢查如果身上出現焦痂、出疹的狀況,就有可能是染上「恙蟲病」,本文為您整理包括症狀、預防、治療等方法,歡迎參考利用!

2025.05.25 | 1276 次觀看
2025.05.24
1395 次觀看
心跳忽快忽慢該緊張嗎?醫授「SHED」四原則監測心臟健康

「醫師,我的心臟有時候突然砰砰跳,還跳很快!」小心,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徵兆。根據統計,8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心房顫動的發生率高達10%,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不可輕忽心房顫動帶來的威脅。對此,醫師分享心房顫動的相關衛教,並且分享測心律、穩心律和防血栓的秘訣,幫助民眾守護心臟健康。

2025.05.24 | 1395 次觀看
2025.05.23
1939 次觀看
新冠又來了!醫示警3症狀「跟感冒不同」 6招築牆防病毒入侵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在臉書發文指出上周新冠疫情已經明顯嚴峻,這周更是不遑多讓,提醒大家務必注意三個症狀,也希望大家遵從「防禦三大招與三小招」。張益豪並補充,新冠與流感症狀相似,建議身體出現不適時,跟醫師討論「A流+B流+新冠」三合一快篩,戳鼻子一次檢查三個病菌。

2025.05.23 | 1939 次觀看
2025.05.20
1429 次觀看
「低血壓」竟不一定是壞事?心臟科醫:心血管負荷是否過重才是關鍵

不管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很多人以為血壓不正常就代表身體出問題,但其實未必如此。心臟科醫師指出,如果血壓偏低但身體沒不舒服,反而可能是長壽的象徵。像是兒童或體質偏瘦者,天生血壓低卻非常健康,甚至有研究發現,很多百歲人瑞的血壓都在100/60毫米汞柱左右,這是血管彈性佳、循環系統年輕的象徵,反而比常人還耐用。

2025.05.20 | 1429 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