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產業新聞,藉由求職者感興趣、市場最新徵才趨勢,反應人力市場供需兩端的需求,提供有別於市場的「資訊+職缺+應徵」一站式服務,幫助您掌握各行各業的產業新知、焦點新聞、產經新聞、創造更高的職涯價值。
看更多「求職」優質文章,為面試求職作好萬全準備|104職場力
看更多「職場」優質文章,提升職場競爭力|104職場力
看更多「專題」優質文章,提供深度報導與剖析|104職場力
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文章,有效做好人力管理|104職場力
看更多「法令權益」相關介紹,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建議|104職場力
104「掌聲」記錄著台灣土地上的人們,在逆境與苦難中,依然身體力行心中的美好初衷,堅定用生命促動任何改變世界的可能。在風雨拼搏之後,留下溫柔而堅定的永恆信念,這是一股值得被傳遞、被宣揚的普世價值。
收錄104人力銀行旗下Podcast節目:「職涯診所」解答職涯疑難雜症、「高年級不打烊」帶你綻放第二人生、「青春通識課」陪你轉大人、「高中職Podcast」領你成長探索,千萬別錯過!
經濟部投審司統計,去年台灣核准對美投資件數117件、年增30%,核准投資金額141.2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45.78%,光是台積電對美投資就占125億美元。在川普2.0時代下,專家表示,我國對美投資將進入大成長時代。
過去一個月,超過27萬名求職者透過104人力銀行找工作!以民生消費產業的上班族人心最浮動;騎驢找馬轉職潮,最想前進半導體、軟體及網路業、以及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為加速求職求才媒合,104人力銀行網站與104工作快找APP同步推出「企業積極徵才與最新聯絡時間」標籤提示。104人力銀行產品暨價值營運處資深協理王之璘指出,徵才積極度排名前30%的職缺才可獲得「積極徵才中」的綠色友善標籤;為了讓徵才資訊更透明,企業人資7天內的聯絡訊息也會同步顯示「多久之前,聯絡過求職者」。
越式洗髮以其獨特的加值服務和尊榮感,在台灣掀起一股熱潮。平均5天開1間店的驚人速度展現其成功的商業模式,但大量店家跟風,加上被低估的管理成本也隱藏著危機,且看業者如何分析這項新產業的崛起與挑戰。
隱身在台北車站的「Magic7 Curve修改室」,是內行人才知道的「萬元名牌衣修補店」,老闆娘吳寶珠從學徒開始,以職人精神、精湛技術和商業頭腦走出自己獨特的路,甚至紅到國外,讓各大品牌爭相合作,真正做到「無可取代」。
「這個海苔看起來好好吃!」相信許多消費者近期都被韓國電商酷澎(Coupang)的廣告吸引,主打「火箭跨境」韓國商品美妝一周到貨、「火箭速配」台灣商品隔日到貨、不用搶折價券即有優惠的折扣價格,大舉搶攻台灣電商市場,更帶動酷澎APP下載衝上台灣排行第一。為何選擇退出日本,衝刺台灣?是如何在全球市場群雄割據中擠身第5大電商?
餐飲業人才缺口最大,獨家訪談現為麥當勞昆明店餐廳經理聶仁軒,餐飲業年資29年。他如何從工讀生到兼職再到正職,一路晉升為專業大店長,年薪超過百萬?餐飲業帶給他什麼樣的學習和成就感?
擔任運動教練/健身教練需要什麼條件?一定要有運動相關背景嗎?如何在此領域長期經營?本文專訪從資訊工程師一職轉職健身教練的Bryan,分享如何克服轉職挑戰,以及對於有意投入運動產業擔任教練的工作者的提醒建議!
104人力銀行發布最新一期的《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五大民生消費產業當中,住宿服務業於2023年第一季平均每月人才短缺2.7萬人,最缺飯店工作人員,多為房務和清潔員,占比達43%,人力缺口較疫情前(2020Q1)增加1.17倍之多。而外界普遍認為房務人員是勞動量大、薪水相對較低的基層工作,但對於晶華國際酒店房務部副王羿云來說,房務不只是打掃、清潔、換床單,而是一門具高度專業且不可或缺的職人。頂著英國碩士高學歷在房務領域待了十五年,她如何在外人看似簡單的房務工作中學習成長,進而找到成就感。
104人力銀行連續第四年發表產業人才白皮書,今年將觸角從半導體產業延伸到五大民生消費產業,發布2023年《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歡迎下載,內容涵蓋餐飲業、零售業、批發業、住宿服務業、以及運動及旅遊休閒業五大產業最近10年,共計8.6萬家民生消費產業1,018萬筆徵才職缺、以及最近五年共計191萬筆從業人員薪資資料,並透過訪談人資主管與職人,掌握第一手招募與工作實況。其中,「徵才篇」摘要如下:
繼「人工智慧教父」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之後,「半導體女王」AMD超微執行長蘇姿丰也來台再掀AI熱!104人力銀行徵才資料庫顯示,AI相關工作機會目前已超過2.6萬個,近六成集中於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近兩成來自一般製造業,近一成合計來自批發/零售/傳直銷業 、及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職缺所需工作技能以ChatGPT、Midjourney、以及Stable Diffusion為例,也在最近三個月顯著成長。104人力銀行數據長李魁林指出,「作AI」的研發工程師炙手可熱,「會AI」的應用人才同樣水漲船高,人才會AI,平均身價至少高出一成;大學生透過選課、自學、實作或實習,超前部署AI相關技能,不用等到畢業,有望先卡位超夯AI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