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新冠肺炎」優質文章,提供受疫情衝擊後的職場訊息|104職場力
看更多「求職」優質文章,為面試求職作好萬全準備|104職場力
看更多「職場」優質文章,提升職場競爭力|104職場力
看更多「專題」優質文章,提供深度報導與剖析|104職場力
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文章,有效做好人力管理|104職場力
看更多「法令權益」相關介紹,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建議|104職場力
104「掌聲」記錄著台灣土地上的人們,在逆境與苦難中,依然身體力行心中的美好初衷,堅定用生命促動任何改變世界的可能。在風雨拼搏之後,留下溫柔而堅定的永恆信念,這是一股值得被傳遞、被宣揚的普世價值。
跨領域挑戰人資工作,能擠得進競爭激烈的窄門裡嗎?社會科學背景的Wesley,最初職涯在NPO擔任社工師,在第一線更加了解社會樣貌、社會需求。而跨領域轉職企業人資HR的契機,從管理角色中看見人資管理與組織設計重要性,秉持「對人服務」初衷,積極行動克服轉職困境。
科技業一向是台灣經濟的中流砥柱,「護國神山」台積電的大名在台灣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高薪的誘惑更使得許多人才對科技業趨之若鶩。究竟科技業是做什麼的?有哪些工作機會?這麼多人想要進入科技業,該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得到面試機會?科技業的高薪神話是真的嗎?
Kimi,「白色玩意兒」貼圖創作者,靠著百萬名「拇指粉」,不只證明興趣也能當飯吃,也告別魯蛇的悲慘命運。玩貼圖之前,他是師長眼中沒出息的頭痛人物!考0分是家常便飯,很驕傲考2分竟然贏過5個人。找工作不順,他曾待業一年,甚至差點借錢度日。
你想從事媒體工作嗎?多年來我面試無數新鮮人,再對照後來在業界的發展,其實會發現後來能夠在業界發光發亮的新鮮人,其實技能是其次,有這四種人格特質的,往往都能佔有媒體界的一席之地。不論你有興趣的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這些人格特質是不是你的DNA,絕對左右你踏入媒體業的未來成就。
看到網紅、YouTuber公開月收入五六十萬好羨慕?也想從事YouTuber?先等等,此類型工作者在5月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報稅」,也可能得繳上一筆不少的金額。網紅報稅該注意什麼?YouTuber廣告收益分潤屬於什麼?本文帶你一次了解。
許多人都很好奇,一部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導演工作的內容、薪資和工時,又是怎麼樣的呢?台灣電影產業為何一度走入低谷?不同導演的片場,有何不同?每一位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電影不是殺青就結束了,拍半年,就要剪半年?導演適合哪些人來當呢?想了解更多電影產業和導演工作的大小事,就快繼續一起收聽到最後吧!
徐嘉凱 (Jack) 身兼導演與創業家,不時需要在身份的轉換間自我調適。比起當老闆,他更喜歡做導演,認為自己不是商務人士,只是一位懂商業的創作者。希望用商業的知識和腦袋,來將好的作品推薦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想了解,老闆和導演有何不同?為什麼有的工作使人熱血,有些工作卻叫人意志消沈?想知道結合最新科技話題的開創性電影《聖人大盜》的靈感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有時衝得太快也沒有用?就讓我們繼續一起聽下去吧!
身為導演和創業家,徐嘉凱年紀輕輕,便入圍了第 56 屆金馬獎 (GHA) 最佳新導演,不僅獲選 2021 Gen.T 新銳先鋒,還榮獲 2018 台北市創業菁英獎。究竟嘉凱當初,是如何決定要踏上導演這條路的呢?導演平常都在忙些什麼?要如何和嘉凱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未來道路,和屬於自己的人生夢想呢?原來導演和老闆有許多相似之處?當導演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在成為自己的同時收穫成功?想知道更多關於新銳導演的成長故事,和追夢旅程,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一集!
上集彥名和我們聊怎麼觀測流量指標、如何運用知識飛輪讓學習持續循環增強。EP8 我們要來談經營自媒體很重要的一環「理解受眾」要怎麼轉換成求職力,行銷自己的優勢、抓住用人主管的心,殺出重圍得到理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