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結果

標籤『職業災害』,共有52筆資料
2025.04.14
1261 次觀看
職災若是勞工過失導致,雇主可以減免補償金額嗎?

如果勞工發生的職業災害,肇因乃是勞工過失導致,雇主是否可因此要求減免補償金額?律師指出,首先要看勞工所請求的是勞基法當中的「職災補償責任」或民法的「損害賠償責任」。如是前者,其法的背後精神為「補償」,只要勞工發生職災、雇主就有責任「補償」生活受影響的勞工。

2025.04.14 | 1261 次觀看
2025.04.09
1715 次觀看
中高齡重返職場遇職災 可同時請領2份年金

近年為因應人口高齡少子女化,政府積極鼓勵中高齡勞工再就業,許多勞工於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後,再度投入職場;若因而遭遇職業傷病保險事故,於符合災保年金給付條件時,即可同時領取勞保老年年金與災保年金給付,不過得依規定予以減額調整。

2025.04.09 | 1715 次觀看
2025.04.09
45474 次觀看
【2025年最新】勞工「職災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保費分擔金額表總整理|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常會配合基本工資調整而變動,民國112年(西元2024年)的基本工資為27,470元,因此「職災保險投保」的薪資分級、第1級投保薪資修正為27,470元。《104職場力》小編為您整理「最新職災投保級距」,供您參考!

2025.04.09 | 45474 次觀看
2025.03.14
4001 次觀看
補助違法慣犯遭審計部點名 勞動部訂3項情節重大將追回

發展署於本月初公布職業訓練補助計畫規定涉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令情節重大」 適用範圍,明訂從受理申請補助前1年至案件核銷審查止,若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令累計遭罰100萬元以上或單次罰50萬以上、違反職安法遭部分或全部停工、發生職災死亡或罹災3人以上,將追回補助。

2025.03.14 | 4001 次觀看
2025.02.14
2260 次觀看
【PTSD職災認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申請勞保理賠嗎?鑑別標準為何?│台中氣爆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是由「工作場所的嚴重創傷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健康狀況。近期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就可能導致相關人員出現PTSD的症狀。但PTSD是否能作為職業災害來申請勞保理賠?背後有哪些鑑別標準和程序呢?

2025.02.14 | 2260 次觀看
2025.01.24
1595 次觀看
職災後勞工自請離職,可要求雇主補償醫療及「不能工作」的相關費用嗎?

勞工一旦因職災發生後而自請離職休養,但後續即便人已離開工作崗位,卻因職災導致不能工作,因此希望比照勞基法第59條規定:要求雇主「補償離職後不能工作期間之工資補償、以及必需之醫療費用」,企業該怎麼做?

2025.01.24 | 1595 次觀看
2024.12.12
1343 次觀看
走過工傷不孤單!勞動部拍影片 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不容易,過程須仰賴多方資源協助身心復原,進而復工。勞動部以職災勞工真實案例改編影片,講述作業員阿文下班通勤職災,手部受傷難以從事原職務,透過職災專服員即時慰問與協助,並搭配醫院的職能復健服務,半年後順利地回到職場,生活也回歸日常。盼藉由影片讓更多職災勞工獲知職災重建服務資源。

2024.12.12 | 1343 次觀看
2024.11.01
4034 次觀看
職災勞工先向公司求償、再請領勞保給付,雇主可要求將勞保給付金額返還給公司嗎?

勞工遇到職業災害時,除了可向雇主請求職災補償之外,如符合請領資格,亦可向勞保局請領職業傷病相關給付,實務上常碰到職災勞工先跟雇主請求補償、之後再針對同一個職業傷病向勞保局請領「職災給付」,但雇主可以因此要求勞工返還勞保局所核發的「職業傷病給付」嗎?律師建議勞資雙方應先簽署協議書,以明確雙方之權益。

2024.11.01 | 4034 次觀看
2024.10.21
2069 次觀看
嚴防重大職災!勞動部今突襲83公共工程勞檢 開罰733萬元

為督促公共工程落實施工安全管理,勞動部職安署今召集各勞動檢查機構發動全國同步勞檢,對職安管理績效不彰公共工程祭出重罰,總計勞檢83工地,查出違反288項、停工27處,總共開罰733萬元。

2024.10.21 | 2069 次觀看
2024.07.31
1902 次觀看
法院認證的職災:台南阿伯下班通勤繞道吃鹹粥發生車禍

先前曾發生過一起令人難忘的「職災事件」:下班繞道吃鹹粥出車禍,算職災嗎?當時的法院判決認為路程屬「合理通勤路線」並直指「吃鹹粥」是台南長輩日常生活的一環,因此判決屬職業傷害無誤。律師提醒:實務上「合理通勤路線」一般會在「就業場所」和「日常居住處所」兩點間擇取各種路線,不要差異太多一般仍會被行政機關、法院認定為合理路徑,但如果明顯超出上下班所耗費的合理通勤路徑(繞道),就不容易被認定合理。

2024.07.31 | 1902 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