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產業新聞,藉由求職者感興趣、市場最新徵才趨勢,反應人力市場供需兩端的需求,提供有別於市場的「資訊+職缺+應徵」一站式服務,幫助您掌握各行各業的產業新知、焦點新聞、產經新聞、創造更高的職涯價值。
為您完整搜羅整理職涯各階段的精選「求職」文章,包括履歷面試、適用不同情境的工具包、就業須知,最新的工作機會,期待能為您的面試求職作好萬全準備!
分享各種職場大小事,包括人際關係培養、職涯規劃、菜鳥該如何防雷?向上管理、領導帶人,內容包羅萬象,甚至囊括生活理財和健康職場,歡迎追蹤、一起提升職場競爭力!
不定期為您更新時事、職場議題、產業最新觀察等「職場專題」,包括網路最新熱議、職場力獨家統計票選,人物專題、各家觀點,帶您掌握最新輿情風向球!
為您整理104人力銀行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文章,包括人資新知、HR在「選、訓、育、用、留、考、離」的領域的經驗談,104人力銀行所提供的相關服務、最新勞動法令的資訊,協助您有效做好組織人力管理!
勞動權益、勞資糾紛、勞動法令更新,以及專業律師的見解和提醒,我們為您整理齊全的職場「法令權益」相關文章,期待能提供您在面對各種勞動情境時,都能獲得最佳的解決方案建議。
104「掌聲」記錄著台灣土地上的人們,在逆境與苦難中,依然身體力行心中的美好初衷,堅定用生命促動任何改變世界的可能。在風雨拼搏之後,留下溫柔而堅定的永恆信念,這是一股值得被傳遞、被宣揚的普世價值。
收錄104人力銀行旗下Podcast節目:「職涯診所」解答職涯疑難雜症、「高年級不打烊」帶你綻放第二人生、「青春通識課」陪你轉大人、「高中職Podcast」領你成長探索,千萬別錯過!
現在的職場早就不是「有工作就好」的年代了。想吸引頂尖人才、留住核心成員,企業光靠高薪和漂亮的招募廣告還不夠。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一個有溫度、有願景,員工自己都願意大聲說「我在這裡上班」的雇主品牌。而要打造這樣的品牌,核心關鍵就在於—員工敬業度(Employee Engagement)。
自2025年起,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買中心公布公司治理評鑑將首度納入「員工滿意度調查與改善機制」,象徵企業治理已從制度與股東結構,延伸至組織內部溝通與員工聲音。員工體驗成為影響留才與團隊效能的關鍵指標。本文介紹104員工體驗調查平台八大構面,協助企業透過數據掌握問題、優化職務設計、強化信任氛圍與薪酬透明,打造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實現績效與幸福雙贏。
「免費讓員工上課,怎麼沒人報名?」、「投了訓練資源,為何看不到效果?」如果這是你的困擾,這一集聽夥伴教練侯安璐分享,IDP個人發展計畫不是有做就好,也不是從眾效顰!IDP的主角是員工、不是主管,主管應讓員工暢所欲言,引導員工未來發展方向,加入目標時間感,協助訂出執行計劃,過程中,動態修正、即時回饋。員工知曉組織目標和主管任務之後,也可主動提出IDP,尋求個人發展。
在當今競爭激烈、變動快速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者無不追求更高的營收、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與更穩定的營運模式。然而,真正左右企業韌性的關鍵,往往來自最被低估的一項資產:員工的「敬業度」。敬業度低落不只是士氣的問題,更可能是潛藏的營運風險。如果我們持續忽略它,企業文化可能逐漸崩解,優秀人才可能陸續出走,而這一切往往在財報數字出現異常之前早有跡象。
人才荒來襲,高薪也不一定找得到人。企業面對「招不到、留不住、找不對人」的現況,本文作者、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至堯,提出破解人才荒的「7大戰役」,從人才供給數據、雇主品牌、面試體驗到讓新人軟著陸,打造吸引力十足的人才磁力場,讓企業從源頭強化人才競爭力。
在永續已成為企業經營核心的今日,光靠財務績效已無法全面展現企業價值。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表現正快速成為評估指標,其中道瓊永續指數(DJSI)因其國際影響力,正深刻改變企業的經營策略與內部管理。特別在人資管理領域,DJSI不僅要求制度完善,更重視實際成效。本文將解析DJSI的評分標準、人資部門應對挑戰,以及台灣企業如何因應轉型,強化永續競爭力。
許多HR朋友分享,即使參加了校招、做好了雇主品牌,仍然找不到人。或者,許多公司將校招定位為大拜拜,藉由校招場合擺攤、宣傳、行銷雇主品牌、有良好印象,就結束了。 校園招募只是一個開啟招募流程的時機點,善用銷售思維來構想招募流程,可讓招募的各個環節轉換更順利,從履歷蒐集、篩選履歷、邀約面試,到最後即使成功招募,也須再檢視是否有優化成功招募的關鍵。
在關稅與供應鏈不穩定衝擊下,企業招募趨緩、預算緊縮,人力規劃更保守。HR雖不立即開缺,卻不能停下布局腳步。若未及早建立人才信任與品牌印象,將在未來招募時陷入搶才危機。因此,現在正是經營雇主品牌的關鍵時機!本文從市場趨勢出發,解析HR在觀望期應掌握的三大實務策略,為下波徵才先行卡位。
2025人才招募進入轉型關鍵期,HR面臨「找不到適合履歷、招募時程拉長、到職不穩」等困境。主動式招募成為企業因應之道:從被動等人轉為積極經營人才關係,透過人才庫佈局未來、數據化盤點招募漏斗、善用社群與品牌曝光雇主品牌,強化人才經營思維:「獵才、囤才、留才」,打造永續的人才生態圈。
招募早已進入「Digital HR Marketing」時代,招募不再只是貼職缺,更要靠圖文設計、內容行銷與 HR Tech 工具,打造企業雇主品牌。本文由104整合招募服務處顧問黃亭綺Sara,分享 5 大招募行銷實戰心法,從職缺優化、品牌包裝到時程規劃,幫助 HR 成為企業招募行銷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