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數連續49個月「生不如死」 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9.2%

2025-02-10報導 經濟日報記者胡順惠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內政部10日公布最新人口與戶籍統計,台灣的總人口數為2,339萬6,04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萬3,784人,持續呈現負成長,這也是自2021年元旦以來,連續49個月人口數呈現「生不如死」的狀態,人口數減少的趨勢顯示出目前社會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與老齡化挑戰。

延伸閱讀:危機能否變轉機?超高齡社會缺工,政府企業的留才策略從這地方著手!

2025年1月的出生數為9,495人,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4.78,較去年同期下降13.86%;與此同時,死亡人數為1萬5,018人,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7.56,死亡人數遠超過出生數,使得自然人口減少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一趨勢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結構的失衡,對勞動力市場等方面的衝擊正逐步顯現。

台灣的老齡化問題亦愈加嚴峻,2025年1月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人口數已達450萬8,419人,占總人口的19.27%,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未來的社會福利與醫療支出將大幅增加,勞動力市場的緊縮將對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0至14歲的青少年人口比例為11.70%,而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為69.03%,人口結構不斷往高齡者靠攏,未來台灣的勞動力需求將進一步依賴於少數年輕人口,進而可能帶來人才短缺與勞動市場競爭的問題。

若進一步就各縣市觀察,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是桃園市,新增人口為1,130人,其次是台中市,增長人口為1,524人,新北市則增長了589人,代表這些縣市仍然有較強的吸引力,成為台灣人口增長的主要區域,可能與當地的就業機會、生活條件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因素有關;部分縣市,如嘉義縣、彰化縣等,則面臨嚴重的人口流失問題,反映出各區域間呈現發展不均狀態。

此外,性別結構亦逐漸失衡,2025年1月,男性人口為1,152萬3,083人,較去年減少了0.25%;女性人口則為1,187萬2,966人,較去年略微增長0.04%,性別比例偏向女性,性別比例為每100名女性對97.05名男性。

台灣的人口問題無疑會對未來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出生數的持續下降、死亡數的居高不下,加上人口結構的快速老齡化,將對台灣的勞動力市場、社會福利以及公共資源的分配帶來重大挑戰。

超高齡社會到來,「三支柱商機」隨之興起,帶你認識中熟齡值得發展的新職業! ft.商周主筆鄭郁萌

超高齡社會到來,「三支柱商機」隨之興起,帶你認識中熟齡值得發展的新職業! ft.商周主筆鄭郁萌 | 高年級不打烊 x 中年來作伙 EP212

《商業周刊》1936期曾探討「三支柱商機」,剖析人口結構變遷帶來的趨勢與需求,並具體提出中熟齡值得發展的三大新職業。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商周資深主筆鄭郁萌到節目中,與大家分享這三個新職業及她的觀察,解析趨勢重點,也期盼帶給聽眾不同的啟發,為自己思索並開創人生新機會。

從代溝到共融,高效跨世代的職場文化

從代溝到共融,高效跨世代的職場文化,不是口號!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職場也迎來資深人才退休潮與Z世代年輕人同時進入職場的變革。不同世代在工作價值觀、溝通習慣及管理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若未妥善處理,恐影響團隊氛圍及人才留任。104高年級50+顧問團隊,長期觀察人才趨勢發展與現況,發現打造共融的企業文化,將成為提升團隊創新力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中高齡轉職難?破解職場重生的關鍵心法

中年找工作,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挑戰。許多求職者在轉職時感到困難重重,擔心經驗不被認可、適應新環境有挑戰。但事實上,關鍵不在年齡,而是你的態度和學習力!嚴選人才顧問教你六招關鍵心態,給中高齡的求職小秘招,別讓年齡成為你的絆腳石,讓我們一起突破職場困境,開啟新的職涯可能!

48歲爸年前被資遣「投履歷全沒下文」 過來人曝3大實用建議

48歲爸年前被資遣「投履歷全沒下文」 過來人曝3大實用建議

很多人想在年前找好工作,一名網友分享,自己在去年底被公司資遣,投了1個多月的履歷,卻都沒有面試機會,讓他相當焦慮,不知道該怎麼應對。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整理包/中高齡再就業好難 未來恐成下流老人?除了「薪酸」還有這三大問題待解

整理包/中高齡再就業好難 未來恐成「下流老人」?除了「薪酸」還有這三大問題待解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報告指出,中高齡就業者有超過8成害怕失業後找不到工作,更有6成認為能選擇的工作少。而這些不僅出現在個案上,未來的某一天還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何台灣明明有輔導中高齡再就業,數據卻仍是拉不上來呢?《經濟日報》整理相關資料供讀者參考比較。